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两性科普教育中的应用

2018-03-31 12:22汤婵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普教育虚拟现实

汤婵

摘要:近两年来的新闻报道,关于儿童性虐待等恶性事件频发,使得大众对于儿童两性教育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由于我国人民在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使得我们无论是在学校或家庭中,对于两性教育总是回避隐讳,讲解的不够明白和透彻。基于这样的情况,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的模拟和诠释两性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满足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它的独立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教育过程中的尴尬。

关键词:两性教育;虚拟现实;科普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6-0210-02

近两年来的新闻报道,关于儿童性虐待等恶性事件频发,2013-2015三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共968起,受害儿童超过1790人,这一数据尚不包括表述为‘多名儿童等概数的情况。公开曝光的案件中,一人对多名未成年人施害的案件比例从2014年的15.51%攀升至2015年的28%。而这,仅仅是基于公开报道的数据。大部分的儿童性侵案,都因为种种的主客观因素而未能公开。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隐案比例是1:7,换言之,一起性侵儿童新闻的曝光,或许意味着7起案件已然发生。引起大众对于儿童两性教育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两性教育的实际的情况是:一边是对于两性教育的迫切需要,希望通过教育增长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悲剧的发生。一边是受传统旧思想的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对于丙性教育总是回避隐讳,无法全面具体及时的诠释相关的内容。这两者中间的矛盾需要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所以如何来及时的全面的开展两性教育,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都成为了具备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内容。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基于现实的情况,虚拟现实技术或许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教育的全面性。两性教育在课堂和家庭教育中通常是通过图画或者口述的形式来表现,很难全面立体的表现。对于儿童来讲,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够具体。比如两性生育的问题,对于两个细胞结合生长的过程,还有对于细胞分裂胚胎发育,在传统的教育中最多也只是几幅图片来表达,对于语言的描述也是老师和家长比较难表现的地方。

老师在课堂的有限的时间内可能讲到知识内容有限,家长在家庭中讲解时有可能自己的专业能力受限,表达不完全。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运用三维模型模拟细胞的外观,模拟细胞生长的环境,利用动画模拟分裂的效果,使得整个生育的过程可以全面地立体的动态的展现出来,不仅可以对于细胞的内部结果进行详尽的展现,对于细胞活动的规律和分裂发育过程也可以动态的展现。

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教育及时性。对于两性教育的时间,在学校,老师通常是在固定的时间讲解固定的内容,往往不可能一次性将相关的内容连贯的具体的讲授清楚。在家庭中,父母也仅仅通过零散的时间,拼接的一些碎片的相关知识来传授。通过虚拟现实的模型动画技术来讲授的话,首先他不受到时间的限制,只要被教育的对象需要,就可以随时展现,不需要固定的时间讲固定的内容。对于知识的连续性也把握得很好,就像看動画片一样的连续连贯。比如,两性教育中细胞结合分裂发育的一系列连贯的内容由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完毕以后,可以通过网络在自有的设备上运行,在任何时间段观看,儿童可以在学校业余时间,也可以在家里进行普及教育,同时,对于相关的内容也会根据需求不间断的输出。这样的教育普及方式对于学校和家庭教育来说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其次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的提升教育效果,加强教育的深刻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领域比如交互游戏,现实虚拟交互等等,借助一些外部设备,将现实世界和虚拟的情景结合。这样的表达方式很受儿童对象的欢迎,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现实中通过文字和图片表现不出来的东西,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实现。同时,这种形式本身也符合儿童不断探索,寻求新奇的心态。所以应用这样的形式来对儿童进行两性教育是最合适不过的方式了。再进一步分析,首先,虚拟现实的连接设备新奇的外表就第一时间会引发他们的兴趣。目前比较普及的设备是虚拟现实眼镜。设备的吸引力跨出了引导教育的第一步。其次,虚拟技术构造的环境逼真,同时也可以将微观的世界模拟变大,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将带领儿童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这又是第二层的吸引力。最后,设备结合技术模拟的360度的虚拟空间效果,并赋予一定的互动功能,使得大脑进入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心无杂念。观看到的内容,体验到的效果将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记忆。这种教育的方式更加进一步地提升了科普的效果。

最后,虚拟现实技术的独立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教育过程中的尴尬,满足教育私密性。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模拟的环境往往一人一环境的独立形式。也就是当儿童接受两性教育的时候,我们通过机器设备将输出的内容设置好,启用单人使用的虚拟现实设备来传授内容。这种方式是摆脱了由老师家长面对面的传授的方式,使得教育的方式变得更加的方便和直接,也解决了一些教育者受到的一些老思想带来的影响而产生的教育困难。

通过以上的分析,基于儿童两性教育在全面性,及时性,深刻性和私密性的需求,虚拟现实技术都可以通过技术、设备和设计方式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动态技术,可以将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360度的模拟放大,也可以逼真的模拟相关的环境,动态效果全面的模拟各个生态演变的过程,很好的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虚拟技术制作的相关内容具备有无限次随时启动的特点,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可以用来保证教育的及时性。逼真的效果,身临其境的环境和互动的设计,保证了良好的科普效果。最后,技术设备的一人一机的特点,也很好地解决了教育私密性的需求。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非常适合应用在两性教育上。它可以很好的普及相关的内容,保护儿童,减少悲剧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科普教育虚拟现实
论虚拟现实艺术的“沉浸”
REALITY BITES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虚拟现实:另一个真实世界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