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春:团结凝聚全市职工群众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而不懈奋斗

2018-04-01 05:04
上海工运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会职工机制

不断深化推进职工宣传教育工作

实施思想理论学习宣传行动。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活动,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手段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贴近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法,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实施劳模工匠精神弘扬行动。做好全国和上海市劳模先进、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及劳模年度人物等的推选表彰活动。深化上海工匠培养计划,每年选树100名左右技能精湛、奉献社会的优秀工人典型。

实施职业道德培育建设行动。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各类职工群体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创新职业道德建设载体。

深入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和素质提升活动

搭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平台。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政策协调和工作推进。着力推动产业工人收入待遇提高、技能素质提升、职业发展通道顺畅。

搭建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平台。深入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上海全面推进“五个中心”、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及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46届世界技能竞赛等重大任务,深入开展市级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

搭建职工素质能力提升平台。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实施职工学校推进计划,帮助广大职工群众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

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维权体系

健全完善源头参与机制。积极参与同职工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工作,提出工会的主张建议。

健全完善维权维稳机制。深化“四方合作”工作机制、“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建立健全党政主导、工会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会社会化维权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民主协商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各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策参与、制度构建、检查督导,促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常态化有效运作。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大格局

深化实事项目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服务职工实事项目管理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党政、社会、企业等各类服务资源,推动各级党政把服务职工实事项目纳入本地区、本系统或本行业民生实事的范畴。

深化困难帮扶体系建设。推动政府救助保障政策覆盖更多困难职工群众。针对因病、因企业或岗位调整面临突发困难的职工及农民工、新型就业群体等,实施精准帮扶。

深化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专业机构等的联动合作,共同推进“健康企业”建设。

深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维护和发展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作为工会的重要任务,在更高水平上推进职工文化建设。规范场馆管理、强化公益服务。

努力创新工会工作运行机制

提升群众化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工会干部蹲点、直接联系基层工会和一线职工等各项制度,推动大调研活动常态化。

提升社会化工作水平。发挥工会服务机制、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区域资源,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网络化工作水平。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积极参与网络治理,推进宣传方法手段创新。以“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为契机,加大对互联网背景下各类新型就业群体的工作力度。

提升法治化工作水平。加强工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借助工会“两书”、政府信用信息平台等各种手段,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切实加强工会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央和市委、全总决策部署在上海工会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争当工会改革实干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活动。

持续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建会入会方式,加大实地实体型工会组建力度,健全完善街镇“小三级”工会组织架构,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组织体系。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工会机关挂职干部选派、专职干部遴选、志愿者招募等各项工作。

着力提高工会改革的能力水平。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综合运用各种载体手段,整合党政、社会各方资源。

着力提高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能力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化工建工作机制,扩大工会组织、工作和服务覆盖。

猜你喜欢
工会职工机制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工会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