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企业定额动态管理探讨

2018-04-02 09:27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定额水平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一、引言

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盛行,定额计价模式的退出舞台,建筑企业的内部定额成为了工程招投标制度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建筑企业实施企业定额的编制工作陆续开展,国内学者对企业定额的重要性和编制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许多科学有效的编制方法。然而由于市场信息更新快速,新技术与新工艺水平日益提高,新材料、新设备在建设领域不断应用,同时由于企业定额编制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编制的效率与质量低下,这两大方面都导致企业定额的编制适应性跟不上市场节奏,无法合理体现企业在施工技术上的真实水平,降低了投标报价的自身优势。

因此,建立企业定额的动态更新机制,利用大数据资源平台的对定额信息进行时效性的管控与数据分析,对提高施工企业在不同项目工程里的施工水平、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和在工程清单计价招标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定额的含义及作用

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在合理的技术和组织条件下,结合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施工技术,确定生产合格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的数量标准,是由企业独立进行内部编制的体现自身技术管理优势和真实生产力水平的产品生产所消耗资源的数据化表达。企业定额对内进行成本核算,对外进行投标报价,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技术与机械化生产水平的集中反映。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统一量,市场价,竞争费”的原则下,企业定额作为建筑企业自主报价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工程招投标上确立自身竞争优势,还在施工过程里成为成本把控的基础依据。

(一)投标报价主要依据。建筑企业依据自身施工过程里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平均先进水平,对人工消耗量、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消耗量等施工水平进行合理的确定编制。企业再依据该定额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编制,确定施工计划、作业计划,进行有效合理的人员、机械设备需求的配置。最后根据企业定额结合招投标清单,估算出施工企业完成投标工程所需计划成本,再从实际环境和生产条件出发,确定本工程拟获得的利润、预计的工程风险费用以及其他应考虑的因素,最终确定投标报价。[1]

(二)施工成本控制依据。企业定额是企业过去的生产实践的生产力水平体现,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可用其作为控制目标数或底线目标数,完成现场施工水平管理的维持或提高。施工过程里运用企业定额进行各项工作量的完成度及效率度的评定,有助于企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依据企业定额计算工程成本,有助于施工单位进行经济核算、计算效益和成本管理。

三、企业定额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建筑业发展,施工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内部定额,但由于侧重于生产与经营,导致企业在定额的编制完善和管理上相对缺乏,同时企业定额的编制水平也参差不齐。定额原始数据的测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4类:(1)经验估计法:由于没有以往施工的消耗数据,仅凭经验丰富进行定额估算,此类估算值精度较低。(2)统计分析法:对以往施工项目资料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中测定定额信息。(3)理论计算法:在施工图纸等完备工程资料和施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人机料等信息计算出定额理论消耗量。(4)现场观察测定法:即在施工实地进行施工工艺流程写实记录,确定人工消耗和机械台班定额水平。[2]

以上方法编制的企业定额反映的都是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并没有解决企业定额因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导致的管理时效性问题。建筑企业需根据市场竞争,不断在现有定额水平的基础上,定期更新定额信息、持续修订其不合理之处,同时应与市场平均先进水平和竞争者的水平进行不断比较,以保证自己跟上市场发展。

然而由于所处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膨胀,市场价格变化迅速,同时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械的更新换代越发频繁,企业定额的整体编制工作量越发庞大,企业内部的定额管理也相对懈怠与滞后。这样的结果导致的是企业本身内部定额已然不适用于市场实际情况,低于同时段行业的实际生产力水平。

四、企业定额动态管理新方法分析

建立科学、准确、时效性强的企业定额并保证其不断与市场动态适应、与企业内部静态适应,同时保持企业在同行内的竞争力,则建立企业自身的定额信息动态数据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一)建立信息数据平台。首先,建立以企业所在地某省某市为中心的小区域性定额信息初始数据库,主要收集该地区各种近期完成的大量典型招标工程的信息资料即政府机构保存的工程招投标文件,和政府发布的定额标准和近期发布文件的调整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初加工整理、归纳、输入分部分项工程人材机消耗量数据库、人材机价格信息数据库等系列初始信息数据库。同时随着市场变化,不断更新工程信息和市场调整数据,做到日常定期定额信息收集和维护。

(二)建立数学模型。其次,根据所建立的工程信息初始数据库,通过合理的一套数据处理判断标准,对原有数据进行筛选,剔除统计资料中明显偏高、偏低的不合理数据,建立合理科学的数值分析模型,得出该模型分布的置信区间与置信水平。然后根据建立的分析方法,以某几个定额子项为例,重新采集特定地区最新项目数据,通过上述方法分析得出全新的定额子项,与传统定额形成的方法形成的定额子项进行对比,验证建数学模型的合理性。

(三)新旧定额动态对比。最后,以建立的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为标准,对企业的工程各类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一系列可作为造价指标数据的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新定额信息。该新的动态定额可作为现行企业定额的一种补充,与之进行全面比较,体现企业在某方面的技术优势或劣势,以及企业的局部管理或全面管理方面的优势或劣势。同时施工企业可根据此结果及时调整思路,最大发挥自己的价格和技术优势,改善劣势,紧跟市场,不断提高自己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该方法主要是以提供与市场流向实际关联的动态定额信息为目的而展开的定额信息管理过程,通过强地域性的手段以解决企业定额信息时效性问题,对预算定额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展现其信息价值并加以利用来提高建筑企业的优势,改善不良。

五、结语

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不仅需要编制一套符合自身施工水平的实际内部定额,更需要根据社会平均施工先进水平,不断进行企业定额的改进完善的动态管理,以此提高企业在不同项目工程里的施工水平、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帮助自身在工程清单计价招标里找到自身竞争优势,完善不足。

猜你喜欢
定额水平工程
张水平作品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作家葛水平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