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与平庸之间只隔一个“哈利规则”

2018-04-02 09:37刘勇
山东国资 2018年9期
关键词:出众雇员哈利

□ 刘勇

如果你问一位领导:“你愿意任用比你表现更优秀的人吗?”相信每一位领导都会回答:“愿意。”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都希望并会雇佣能力比自己差的人。

这就是南加州大学校长史蒂文B.桑普尔在《卓越领导的思维方式》中提到的“哈利规则”,意思是人们总会雇佣不高于自己能力的人。

按照哈利规则,如果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为99%,那么他会雇佣相当于自己能力99%的人——即:综合能力的绝对值只有9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的最高层领导者是具备99%能力的人,那么企业中第四层雇员的能力绝对值将是不低于92%的人。

但是,如果最高领导者的综合能力只有90%。根据哈利规则,他将雇佣相当于自己能力90%的人——即:这些人的绝对能力为81%。而这些绝对能力为81%的人所雇佣的人,其绝对能力为66%。因此,企业第四层雇员的综合能力绝对值只有43%。

难以摆脱的“哈利规则”

实际上,在很多人身上,也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哈利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相似性在作怪。人们都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排斥与自己不相似的人,在他们看来,喜欢比能力更重要。如果有人提出异议,他们就会说“德比才更重要”,我们需要有能力的人,但我们更需要有德行的人。

不相似,就是德行还不够,很多表现优秀的人才就是这样被踢出局的。但是,能够比我们表现更优秀的人往往都是与我们不相似的人,甚至是我们所讨厌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相似。

二是虚荣心在作怪。人们往往接受不了他人比自己更优秀,特别是下属比自己更优秀,这会让自己很难堪。担心“能力出众”的下属会让自己相形见绌,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和发展。

总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下属有什么表现,就是在和自己作对,许多人三缄其口就是不想为自己惹麻烦。但实际上,下属不“出众”,做上司的也无法“出众”,没有得力的下属,我们恐怕做什么事也会力不从心,虚荣心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哈利规则”是领导生涯中的一道坎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一些领导者,有的人很聪明,人际关系经营得也不错,也很有能力,专业知识也很强,精力旺盛、雄心勃勃,年纪轻轻就走上了领导岗位。按说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可总是走到“半程”就停止了,再也很难往前迈进了,有的甚至开始走下坡路。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一条原因是“哈利规则”在作怪,不能尊重和任用一些比自己更有水平和能力的人。而且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是想方设法“打压”一些人,限制一些人的表现,从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处处表现自己“卓越的领导才能”。如此一来,下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消磨殆尽了。

可以说,哈利规则就是每个领导者生涯中的一道坎。有的人迈过去,成就了卓越;有的人没有迈过去,只能忍受平庸。

猜你喜欢
出众雇员哈利
读《哈利•波特》有感
好脏的哈利
勇敢的哈利·波特
服务上万名养殖户!一个单品销量100万,这位经销商为何如此出众?
浅谈海外项目当地雇员管理和风险处理
本月推荐
本月推荐
香港破产机制中的雇员权利及其保障
台媒:美企CEO薪酬是雇员300倍 迪士尼差距最大等4则
美国提高联邦雇员最低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