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生教育培养

2018-04-02 13:50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培养目标导师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6)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由“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最先提出的。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和《卓有成就的管理者》等著作中对“目标管理”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最终建立了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强调管理的目标导向,目标管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目标管理减少了角色概念,加强不同角色的个体之间的沟通,在制定目标上,将个人与组织的目标共同纳入到目标制定的体系中。其次,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在于,我们能够以自我控制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强制性管理。”目标管理是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以内部控制代替外部控制,通过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实现,在努力达成个人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目标。最后,目标管理是重视结果的管理。运用目标管理要注意结果的考核,将结果考核的指标定量化。

在高校中,目标管理具有未来性的特点,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高校通过自我管理,可以实现学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管理的本质就是要以目标为导向,尊重个人的自主性,激发人的潜力。高校管理者应该运用目标管理,制定适合高校管理目标和考核体系。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内部控制来帮助学生将组织目标和个人成就结合在一起,

高校的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评和总结反馈四个环节。首先,目标在制定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目标是高校目标管理的第一步。高校的目标制定应该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有“弹性”,又要有“刚性”,体现出在目标制定上区别于企业的特点。其次,高校的目标实施上应该有必要的监督机制。最后,高校的目标考核主体应由多方面的人员构成,不仅限于高校的内部人员,应该将政府、企业、行业的人员也纳入到考核小组中,更加体现公平公正性。

高校中研究生的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将目标管理应用到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首先,研究生教育培养在目标制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第一,目标制定不合理。在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学校和学院的目标制定应该根据实际,不能只重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而忽视研究生的个人发展。第二,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在研究生的目标制定上,学院和学校提出的发展目标往往是“口号式”的目标,目标没有定量的指标来控制,不能有效地指导学院和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第三,目标体系构建缺乏民主性,学校和学院在制定目标上,研究生不能参与到目标制定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目标。

其次,高校缺少目标管理考评和控制机制,一方面,目标模糊难以考核。高校教学组织及管理组织不同于企业,高校的许多目标难以量化、具体化。另一方面,目标控制机制不健全。目标管理不仅要确定目标,检查目标,而且要适时调整目标。如果由于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者目标本身就有重大失误,就要重新制定目标。只有定期地检查目标,适时地进行调整和反馈,保证目标管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顺利推行。

高校应该根据培养方案上的要求,层层分解,步步落实,和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一个具体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使得每个研究生自入学开始就能确立自己专业方向和发展目标,然后以目标为导向对研究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总的目标的实现。

在目标管理中应该采取导师小组制度代替单一导师制。在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单一导师在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已经实行了多年,除了导师自身兼有学校的其他职务,不能全力辅导学生外,同时也不利于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为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管理中应该以导师组制度代替单一导师制。导师小组制首先明确的是导师的不同权利和责任,小组中应该有主导师,该导师负责全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具有根据目标管理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给予评价和学分认定。要有合作导师,该导师应该来自于其他学科,具体学科应该根据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来确定,主要为弥补研究生知识结构上的短板,帮助研究生解决在科研中存在的专业问题。应该有辅助导师,帮助研究生解决其生活中和学校日常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导师小组制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可以帮助研究生补足知识结构上的短板,而且辅助导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研究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压力,使之能够更好地完成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目标。

研究生本人在研究生教育培养阶段应该确立研究方向,和导师共同参与制定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目标的制定上应该有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通过定量的指标来考核和评价阶段性目标的实施状况,通过不断控制最终实现总目标。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除了学院和导师的监督外,研究生本人也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有意识、有目标地、高标准地要求自己,最终实现总目标。

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本文从学校、导师、个人三个方面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在这三个层面中,学校的带头作用很重要,但是同时也需要导师和研究生个人的积极配合,共同制定出一个适合研究教育培养的目标管理机制,只有将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个人纳入目标管理的体系中来,才能保证目标管理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顺利推行。

[1]谢为群,施利毅.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目标管理体系建设初探——以上海大学试行全系统目标管理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05):129-133.

[2]郭必裕.高校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1):55-57.

[3]董泽芳,何青,熊德明.关于75所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的调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02):15-21+120.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培养目标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V eraW an g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导师榜
当代农民的农艺教育培养工作探讨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