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育企业构建

2018-04-03 02:01黄锦棠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师傅电子商务院校

黄锦棠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90)

1 现代学徒制试点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伴随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不断尝试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在2011年,江西省新余市的多所中高职院校率先开展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尝试,接下来浙江、广东、吉林等省也相继开展并逐渐扩展到了全国,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到2013年,各省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分别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鼓励以地级市、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为主要申报单位进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申报。到2015年,已经有165个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课题获批为国家级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围绕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现代学徒制的管理制度及评价等课题研究结果已经得出并公布于众,结果表明,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企业的冷态度。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还没有同产业结构及职业标准完全对接,所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还不能完全契合企业需求,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的企业是不情愿拿出成本来培训徒弟,而兼有学生身份的徒弟出徒后,随意跳槽到别的企业,造成了企业成本与收益(cost-benefit)的不确定性,这种态势造成了企业并不愿意参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二是学生的参与热度不够。“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90后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学徒过程中的各种权益不能得到妥善保障导致了学生参与度不高,有的学校不得不采用校内学习及企业学徒两种制度并行,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三是师傅参与热情不高。师傅带徒弟时,由于学校和企业没有出台完善的鼓励机制并给予充分的利益保障,在利益与良心的博弈面前,有些师傅不愿主动参与该学徒制[1]。鉴于以上现代学徒制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教育企业的构想,希望能对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启迪。

2 教育企业对接高职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

企业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按其经营活动的部门分,有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服务企业等”。教育企业作为服务企业的一个类型,惯常称作培训机构,且承载的项目多数是幼儿或基础教育、各类考试、技术技能培训等,目前我国的培训机构同职业院校直接对接的人才培养并不多见,而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将教育企业植入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利于解决以下问题:

1)有利于解决企业的冷态度。

教育企业既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企业的特点,也具有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教育企业是通过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来获取更大的利润。为了获取利润,教育企业会主动寻求更多的人来培养,这种主动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热切心情有利于解决工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冷态度。此外,教育企业是数百家甚至是数千家企业联合出资委托其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即使最后培养的人才规格不符合某家企业的需求,但可能符合其他企业的需求,数千家企业供毕业生选择的现象,会使毕业生在联盟企业内部选择工作及岗位,由此而解决了“培养产权不明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深层根源”的问题[1],从而实现了“谁投资,谁就收益;谁收益,谁就投资[3]的理想投资状态,也杜绝了外部企业“搭便车”现象。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育企业兼有教育的功能有利于降低学生到企业不适应感。教育企业作为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另一个主体单位,可以预先制定一整套完善的针对学生学习期间的学习权益监督与保障制度,有利于避免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异化为企业的廉价用工”[4]现象的发生,进而解决了参与学徒制的学生“既是学生身份,又是学徒身份”[5]的一大难题,有了利益的保证,又不失学生身份,势必会提高学生参与到教育企业学习的积极性。

3)有利于鼓励师傅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企业的教师是由高职教师及教育企业的培训师共同担任。教育企业中的师傅岗位与其培养的徒弟的未来工作岗位不同,不存在日后的师徒竞争问题,解决了在完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中“师傅一方面要顾虑自己在企业内部师傅的地位问题,另一方面又担心所培养的学徒有与自己竞争就业的可能性”[1]的矛盾。排除了担忧与顾虑,师傅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并做到最大限度地传授徒弟技术技能。

3 教育企业的构建——以电商教育企业为例

3.1 电子商务教育企业简介

高职院校将电子商务公司引入校园,并与该电商公司及其他多家工业企业或电子商务公司签订有偿“代育人及接受就业”协议,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或众创空间等场所,打造成真实的电子商务公司,聘用校内专任教师为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派员工以师傅的身份进行现场指导,按照真实公司的运作模式,实现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多个有产品销售的专业共同参与的集群效应,从而实现学校教师“企业化”,学生“徒弟化”,电子商务公司“效益化”,创新创业团队能“孵化”的良性互动的教育企业。

3.2 电子商务教育企业的构建

1)“双主体”师傅的构建。

每个在教育企业培训的学生配有两个师傅指导。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任教师负责其理论课程传授及管理工作,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及模式进行。来自于电子商务公司的培训师负责其电子商务实操,开放阿里巴巴、亚马逊、速卖通等账号进行真实业务的指导,按照真实交易流程完成项目的交易活动,企业师傅的实际工作经历及经验和固定客源的特有优势可以避免“新手上路”找不到客户的现象,也能合理规避交易中违反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等风险。

2)“双基地”功能的构建。

该电子商务教育企业安家在高职院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或众创空间,本身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孵化”意识。学生从事的商贸活动对企业是具有生产性的有偿服务,意味着教育企业有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学生在商贸活动中的收益及学分的获得是通过“底薪加提成” 转化成学分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好的商品交易业绩将获得好的收益及高的学分,这种奖励、考核和评价机制又将反作用于学生的创新及孵化积极性,因此教育企业是兼有“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双基地”功能。

3)“双业”并行的构建。

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公告,全国高职院校2013至2016四届学生半年后就业率分别是:91.2%、91.9%、91.6%、91.9%,此数据表明有接近一成的学生无法就业。教育企业与千百家工业或电商企业预先签订了“代育人及接受就业”的协议,保证了教育企业的人才培养是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量体裁衣订制而成。教育企业能帮助毕业生很快就业,毕业和就业并行的态势自然会产生。

4)“三方”参与的评价体系构建。

教育企业及高职院校是校企联合育人,采用共同管理和评价考核学生的机制。学校与企业协商制定企业的岗位考核、业绩考核标准及校内管理及考核办法。教育企业和高职院校作为协同育人、共同管理,共同考核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两大主体,确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研究表明,作为现代学徒制办学两大主体的学校和企业,很难对现代学徒制的整个活动做出客观、精确的评价,难以建立科学有序的质量监管体系来发现学徒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症结[6]。有鉴于此,引进社会信誉过关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教育企业中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全程动态评价,形成学校、教育企业、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三方”评价机制更能体现现代学徒制的优势。“三方评价”不仅能够及时反馈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效果,还能对该生同其他同伴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三方评价”的构建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助推作用。

4 结语

教育企业作为一种服务型企业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中,有利于丰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有利于解决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双主体”、“双基地”、“双业”、“三方评价”模式构建教育企业,期望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对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吴学峰,许国庆.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国内文献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5-57.

[2]赵志群,陈俊兰.现代学徒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重要补充[J].北京社会科学,2014(1):28-32.

[3]欧阳忠明,韩晶晶.成本:收益视角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6(6):85-93.

[4]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3):74-77.

[5]吴建设.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1-44.

[6]杨宏荃,苏维.基于管办评分离的中国现代学徒制社会评价机制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7(4):11-17.

猜你喜欢
师傅电子商务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