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美术资源 高效开展美育教学

2018-04-03 02:06化州市下郭街道中心小学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乡土美育美术

文/化州市下郭街道中心小学 龙 华

乡土艺术,是富有乡土特色的一种区域性文化,蕴含着当地发展痕迹、风土人情、思想文化等研究价值,是彰显一个地区文化的外在呈现形式;而乡土美术资源,则是指乡土艺术中涉及美术教学内容的板块。当中,很多乡土美术资源是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以及创造美能力的形成。为此,笔者从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和它作为近代教育范畴的事实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利用好地方文化的美育资源,将身边的美育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

一、多管齐下,开设美育教学课程

在美术课堂中,我们利用身边最熟悉的东西进行创作,充分挖掘茂名地区的美术资源丰富美育教学的内容,并在课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开展粤西特色教学,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让粤西文化和地方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美育效果。

1.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教学资源,形成美育特色教学课堂

茂名乡土特色文化众多,与美术教学相应的就有高州的木偶戏,化州根雕、角雕,信宜的玉雕,电白飘色的和贝雕等等,为此,在美术课堂中增设茂名艺术欣赏课程,创设茂名情境教学活动,利用兴趣班的开设,形成美术特色的教学课堂,这些课程都是以茂名文化为内容去进行创设和编排的,充分运用了本土资源区去进行茂名乡土文化课堂的特色教学。

2.结合相关学科课程,跨科开展美育教学活动

乡土美术资源在美育教学中的运用,也不仅仅限于美术课堂,毕竟,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美育教学也是一门综合学科,就更需要贯穿于各个科目教学活动之中。例如,我们可以结合语文、音乐、体育等相关学科共同去开展茂名美育活动;又如,语文学科可增进诗歌朗诵,音乐学科可增进地方曲艺欣赏、高州木偶戏、电白春班戏、化州花棚戏、信宜镇隆飘色等民间项目的表演,体育学科可增进舞狮、跳禾楼等校本课程。

3.制作精美课件,开发校本教材,形成美育艺术课程

课件是美育教学高效开展的助力器,特别是城市的中小学校,几乎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平台。合理地运用电脑设备和教学资源,视觉上的直观性,对学生是很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所涉及的技巧应用,若应用在本地的传统特色技艺的传承里,必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挖掘乡土美术资源,开展美育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方面,通过在美术课堂中传承和发扬茂名乡土美术文化,把本土传统技艺课程引进校园,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美育课题的活动开展,引导教师积极创新编写本土教材,打造特色教学课堂,形成了师生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

1.独特的自然美景,提供国画创作的资源,鉴赏美的艺术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学习。例如,信宜的天马山就是学生最贴近的国画创作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是任何艺术无法代替的。将本土的美术资源转化成国画创作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充分利用本地的山水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天马山美景,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认识美,从而激发个性,提高艺术素养和文化品格。

2.学习木偶工艺,传承和发展乡土美术,创造美的艺术

高州有 “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的美誉,木偶的制作,顾名思义,是“琢木为偶”,是集平面脸谱,立体绘画、造型设计为一体的手工制作艺术,在选用坚韧的原始木材加工成型的基础上,采用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根据不同的造型角色,进行彩绘、装潢,使之成为具体、生动的舞台人物形象。

3.学习冼太文化,弘扬巾帼情怀,传承美的精神

茂名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名城,历史给这古老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冼太文化是茂名具有特色的一个文化。让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冼太文化,学习巾帼的精神。让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

教学实践证明,充分挖掘乡土美术资源,通过不同的形式去参与、体验乡土美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充分培养与提高,让美术教学的课堂更具有时代的特色,更富有朝气和活力,这就乡土美术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乡土美育美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