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的方法

2018-04-03 02:06湛江市第二中学黄晓娟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效性中学语文文本

文/湛江市第二中学 黄晓娟

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 尹庆焕

高效课堂是一种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教学效益的课堂,它基于高效教学,是针对传统课堂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理念。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在网络时代的更新变换中,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时代的发展中也不断改进、创新,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对此,要深入探讨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的方法、策略,并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能力,实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一、当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网络媒体、信息的迅速发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中学语文阅读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了阅读内容的选择,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也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眼界,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阅读教学方式保守,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内容单一化。当代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内容单一,缺乏深度的情况,以致于阅读的拓展性、深层性以及高效性无法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少,没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学生阅读没掌握一定阅读方法,阅读有效性不足。

二、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性的方法

(一)创新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

语文阅读课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的基础,大部分的语文阅读课堂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只重视文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教学,阅读内容形式比较浅显,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生活经验交流较少,不利于培养具有较高审美情感的中学生。对此,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要立足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创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形式、手段,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特别是要体现语文阅读课堂的创新性和多样化,并由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课堂教学形式方面,要不断设计不同的课型,如讨论课、专题讲座课、比较阅读课、辩论课、学生自主讲读课……这样,就可避免枯燥无味的课堂,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以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项脊轩志》时,可引导学生与《陋室铭》的空间配置、精神象征、人格特质、生命故事等进行比较阅读。此外,还要提倡个性化阅读,在上 《长恨歌》时,学生可结合电影 《妖猫传》来讨论:“唐王与杨贵妃是真爱吗?”让学生活跃思维、自主领会,因地制宜地选取阅读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二)把情境教学融入中学语文阅读课堂

情境教学侧重于情感、态度体验,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帮助学生进行深阅读、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核心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具有很大作用。在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推进情境教学,更能体现现代语文阅读教育的意义。进行阅读教学时采用情境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从作家、作品和学生阅读心理出发,创设不同的情境。比如在上 《烛之武退秦师》时,我先展示了一段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常用的语句,让学生从中推敲出潜在的意思,如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很大;会谈是有益的——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能坐下来谈就很好;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然后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文中每个人物的身份与处境仔细研读人物对话的潜台词,这样一来,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达到了文本细读的阅读效果,同时也训练了说话的技巧。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比较重视课内文本的教学,而且重视就文本解读文本,由于考试的文本不是出自课本,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课本的作品不感兴趣,甚至于有的教师也不愿意讲解课内文章,直奔做阅读题方法指导,这实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其实语文课是应该极具技术含量的,应该在语文课上进行丰富可拓展的语文教学方法指导。语文课上“怎样读”比“读了什么”更重要。

比如在进行小说教学时,情节与人物常常是学生关注的重点,但如果只是知道什么人什么事那还是浅阅读,还要懂得小说常用的结构及效果。比如张洁写的 《拾麦穗》,文章是散文化的手法,具有 “无结构”的结构,是用一种内在精神编织的 “情结”文体。我们在指导阅读这篇文章时,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淡淡哀恋,还要能读出 “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然后我再推荐张洁的 《爱是不能忘记的》《森林里来的孩子》等小说给学生阅读,加深对这种创作技法的理解与运用。如果每一篇讲读课文我们都能确定一个阅读技术,并加以强化,那么学生就会逐渐掌握许多的阅读方法与途径,这对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解读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四)积极调动学生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常常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这种传统的语文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体现权威的一种方式,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剥夺了自主阅读和学习的权利。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重视个性阅读,重视学生主动地获得阅读感悟,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举办阅读活动: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沙龙、阅读手抄报比赛、阅读专题成果展示等。在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阅读与思考。在课外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爱好,让他们进行一个人物专题研究:《从郭靖身上看中国传统的英雄主义特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叙事艺术》等。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自主的阅读环境。

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能力。

猜你喜欢
高效性中学语文文本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