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制度保障研究

2018-04-03 06:13马立武郑建林
关键词:美国大学社区服务责任

马立武,郑建林

(1.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处,辽宁 沈阳 110034)

一、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与大学生社会责任

自从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时代产生以来,大学从来就不是与世隔绝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从其产生开始,大学就被作为满足社会对职业、牧师和政府管理等方面的需要的机构。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不仅是职业培训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与社会紧密联系,大学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的教育就注重直面社会的现实需要,形成了注重实用的教育传统。殖民地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直接移植于英国和欧洲大陆,当时的大学与欧洲的高等教育机构一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也兼顾高等学校的世俗服务功能。特别是18世纪后期,殖民地学院的课程表现出日益注重社会服务的特征。美国的学院应当成为服务于社会种种目标的机构,而不应当像牛津和剑桥大学那样成为民间的工联主义学者所独占的领地。大学为社会,即为政府、工业、农业和包括工会、公众利益组织及其他组织在内的各种特定利益团体提供直接服务,是美国高等教育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普林斯顿大学一个重要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美国和其他所有国家”。美国大学的这一传统形成于1862年国会通过的《莫雷尔土地赠与法》,莫雷尔法等一系列立法的通过和实施、赠地学院的建立,以及20世纪初期威斯康星大学所形成的“威斯康星思想”,打破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封闭体制,使大学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也使得为社会服务和国家经济发展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之一[1]。此后,美国高校把为经济发展服务看作自己的天职,为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一个办学导向和宗旨。正如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克尔(Clark Kerr)指出的,现代大学已经从原来的社会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地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已经帮助社会解决了无数的繁难问题而赢得了民众的信任,而大学在未来社会中的责任更重大、更艰巨[2]。

近年来,美国大学普遍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提高和改进本科教育质量,把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作为学生能力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学生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合格人才的要求[3]。很多大学和学者认识到通过给学生提供为社区服务的机会,有助于弥补现有课程存在的不足,可以发展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独立自主性、自我意识以及对人类多样性的理解[4]。M·莫法特(MMoffatt)的研究表明,对于40%的学生来说,自己亲身参与的课余活动成为最宝贵的教育经验。课外实践中学到的知识比学术活动更为生动有趣并贴近个人生活,由此能够对学生成长发挥更为长久和深刻的作用。学生要对贫困有深刻理解并形成扶贫信念,最好是参与帮助无家可归者的活动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有关贫困的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课堂所学一般会影响到学生的课余活动,课余活动又能够促进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参与扶贫志愿活动的学生,如果之前选修过有关贫困的课程,将可以使自己的行动更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若是学生先参加了扶贫服务,再学习有关科目则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更为深入的体会[4]310。

大学承担的这些社会责任,在传统上是以大学教授为主体的大学教学与科研人员来完成的。但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密切以及学生地位的变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视。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则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内容。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加强,无疑为大学职能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动力,不仅是实现大学职能的重要手段,也为学生个人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提供了条件。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1.直接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2.为社会和学校捐助;3.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通过社会服务,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公民意识和道德修养。

二、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制度保障手段

(一)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外部制度保障

1.大学认证制度保障

美国的大学必须经过政府部门严格审查和批准,大学可向各类认证机构申请评估。认证机构是民间组织,它独立于政府之外,由教育界人士自发建立起来,且有相对成熟完备的运行机制。全美共有六个区域性的认证机构,对各大学的教学、科研等综合实力做出认证,确定学校是否具备发放高等学位证书的资格,以及是否需要政府的财政援助,同时认证机构还对高校进行分类定位和排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除了运用全国专业认证委员会和地区认证机构等权利外,还通过立法、拨款和奖学金等手段,影响高等院校质量保证活动的方针、重点以及实施过程等。

美国自从近代以来便形成和确立了大学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传统上,由于学生在大学中的地位等原因的影响,促进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更多地体现在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国家、政府和社会等研究项目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开始注重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美国目前院校认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认证标准与院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并行接轨。高等院校问责制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州政府要求院校向州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交学生学习成果的数据。原先不从事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的院校研究办公室也开始把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作为院校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院校研究要求直接参与各种学生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估或为自我评估提供各种数据。1988年,在当时的教育部长威廉·伯奈特的敦促下,各地区性认证协会开始正式把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归入认证准则中去。如中北部州大学中学协会的“改进学术质量项目”旨在帮助院校系统地、持续地改进教学质量。新英格兰中学大学协会为把协会的标准与院校的标准接轨,对他们的会员院校就认证标准是否有效地测量院校的教学效果及会员院校如何自我评估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西部大学中学协会加强了与会员院校的对话。通过对话,西部协会在三方面对认证标准进行了改进:减少认证标准条目;加强认证机构与院校合作;突出教育效果评估[5]。1998年,联邦政府提出应该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接着,又提出《保证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考验领导力》(2005)报告以及《高等教育机会法》(2008),再次强调测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性。在美国,学生的学习成果从广义上来看,包括获得良好的职业、高额收入、对社会贡献、良好的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力等。当代美国社会对大学的评价除了关注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术水平外,也把大学的社区服务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的大学排名制度,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也把大学的社会服务作为评价大学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促进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2.学生资助政策和法律保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颁布了多个法案来改进社区服务状况。1990年,乔治·布什总统签署了《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启动了服务美国计划。该法案规定: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有意识地组织的服务来获得学习与发展;该活动要在社区进行并能够满足当地的需求,要在社区与中小学、大学或社区服务计划之间达成协调,同时激发出公民责任感;该活动要整合到学生的学术性课程或社区服务计划的教育要素之中,并能够对其发挥促进作用。该法案通过向中小学校、高等院校以及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计划拨款来改进公众对社区的服务制度化。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进一步重申了1990年法案的重要性,强调通过资助学生法案的学生贷款和延期偿还政策来保障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克林顿政府建立起一套学生通过服务国家或社区的方式支付他们教育费用的制度。1993年法案通过的同时成立了全国和社区服务协会,专门负责基金管理并设立了美国志愿服务团项目,致力于向各级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机会,使个人可以通过在公共需要领域服务两年来挣得接受中学后教育或培训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用于支付服务后的教育费用,也可以用于偿还教育贷款。美国很早就存在一些民间性质的志愿者组织,如20世纪30年代的平民保护团(the 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和平团(the Peace Corps)、VISTA、国家健康服务团(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Corps)等。另外,1993年立法修改了联邦工读计划,要求高等院校把它们工读计划拨款的5%用于社区服务。到1998年,立法又要求支持识字项目,这一部分增加到7%[6]。2002年颁布的《公民服务法》也把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把社会服务作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以学校为基地、以高等教育为主体和以社区为平台的三类计划。

(二)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内部制度保障

1.课程制度保障

完善相应的课程是美国大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保障。很多大学开设了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有密切关系的应用伦理等课程,这类课程已经出现在课程目录中,并形成了“服务学习”性质的课程计划,即把学习因素有机地融入社会服务活动中,强调社会服务和课程学习的密切联系。一些大学设立了专门性的服务学习课程,设置以社会服务、志愿者工作和公民参与为内容的科目,同时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机会。如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为学生开设了妇女研究导论课程,要求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必须为某一妇女组织提供服务并将个人志愿者的经历描绘出来,学生才能获得规定学分。

不少大学通过各种课程制度使本科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将课堂教学与社区实践结合在一起。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并切身体会如何关心照顾他人。与中国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各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同,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还比较注重“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7]。

2.大学招生政策保障

美国大学招生政策中不仅重视申请人的学术潜力,也注重申请人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可以反映出作为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如参加体育活动、社会义务劳动,以及其他展现公民意识的活动,不仅能体现该学生的上进心和事业心,也成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个导向。如康奈尔大学在招生时就明确指出会对那些形成良好性格和有益人格的无形但重要的因素予以全面考虑。因此,美国高中生为了升入更好的大学,不仅在学业成绩上激烈竞争,而且在课外活动方面激烈竞争,其中一个项目内容就是充当社区志愿者,或担当援助第三世界的慈善志愿者。

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除了标准化考试成绩、高中学习成绩外,哈佛大学非常重视课外活动、体育表现、为社会做出的服务与贡献(即社区服务)等“软性指标”。一般这种社区服务要求时间较长(1年以上),哈佛大学要求的社区服务类似于中国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哈佛所看重的是申请者通过这一活动体现出来的对于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行为。这些要求并非像考试那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而是要求申请者具有很好的综合素质。

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本科新生并不仅仅靠成绩,而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学校评价优秀学生的指标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创造力;(2)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和判断力;(3)为学校做出贡献的能力;(4)未来在本专业领域和社会发挥领导作用的潜力。

3.设立社会服务管理机构

各个大学普遍设立了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了多样的教育计划,积极引导学生为中小学、当地社区、政府机构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如芝加哥大学1992年就成立了作为学生自治的大学社会服务中心,有专业人员负责并增加了资助项目。2001—2006年,该中心新增了领导力发展计划、参与社会公平实践以及服务本地青年人等项目,日益发挥起信息平台的作用,为学生的社会服务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4.成立学生组织为社区服务

美国大学内存在各种学生社团和组织。由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学生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大学学生和大学学生组织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发生了变化,大学学生组织教育功能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世纪中后期,高等教育进入民主化和大众化发展时期,学生个体和群体利益受到学校当局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学生组织在大学管理、改革和发展中重新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与其他西方国家大学一样,美国大学学生和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现代大学凸显了为社会政治目的服务的特征,为大学学生组织及其教育功能带来了新的特点。大学学生组织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20世纪60年代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管理改革,由于大学的扩张,学生数量剧增,学生身份和来源也多元化,代表学生利益的学生组织成为大学内外不可忽视的力量。学生组织教育功能的发生范围突破了近代时期的局限,不仅关注其自身的权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参与社会的重大事件,大学学生组织成为推动大学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学生组织从单纯的校内组织走向社区和社会,开始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现代大学学生组织虽然有一些激进的行为和活动,但更多的学生组织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学生组织的教育功能也超越了传统的校内娱乐、交际的局限,出现了许多推动社会公正、民主的学生组织。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后,美国大学的学生组织就积极参与到美国女权运动和种族平等运动中。但由于经费、学生的主体身份和大学的自主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组织的活动及教育功能的发挥还是存在于一定的权限之内。

由于西方传统的影响,很多大学学生个人和学生组织都有自发性为慈善机构募捐的活动。如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每年四月份,该大学学生会为慈善机构募集捐款,它是全美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募捐活动,每年有数千圣路易斯人参加献爱心活动。该大学每年有四百多学生志愿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协助有关组织机构帮助解决艾滋病、饥饿、孤儿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三、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制度保障的主要特点及思考

(一)发挥制度建设的导向作用,促使学生接触社会实际,培养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为了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大学的社会服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联邦政府通过多项法案来保障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高等院校的课程计划、学生评价和招生政策等各个环节都把学生为社区服务工作作为一个重要事项纳入其中,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服务意识。

(二)注重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障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美国高等院校学生责任培养工作的制度建设,可以看到美国大学不仅注重学校自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也高度重视学校与社会的配合和衔接,弥补了学校已有课堂教学工作的缺陷和不足,有利于学生社会道德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美国大学通过注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来实现其社会服务职能

美国大学从南北战争时期《莫雷尔法案》颁布以来一直重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成为美国大学为社会服务工作的主体。但近年来,美国社会和高等院校关注到学生群体在大学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受教育和管理对象,使大学全员参与到社会服务工作中。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常态。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以及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在大学中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美国大学沿袭自英国传统的“替代父母”(loco-parenties)观念①英国早期大学新生一般只有14岁左右,学生在道德、学业和个人生活上不具备自我负责的能力,因而英国大学的传统认为从保护学生的利益出发,学校应当代表父母负担起相应的责任,大学有权以家长替代者的身份监督学生的行为,学生与大学的关系就好像儿童与父母或受监督者与受托人的关系。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被逐步废除,使学生成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又一个主要依靠力量。

大学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机构有责任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大学在关注其自身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工作,而这一使命的达成也并不仅仅局限于通过学校正式课程的实施。然而,大学作为一种致力于知识探索与传播的特殊社会机构,其对自身社会责任的界定以及发挥社会责任的方式与途径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殊性。在发挥社会责任手段与途径的选择上,大学也要遵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2]532。

通过美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一些大学中,社会责任培养成为教学和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因此在课程计划中社会责任的培养处于重要的地位。我国大学虽然也逐步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问题,但在教学评价中社会责任培养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评价中没有获得应该具有的地位,缺乏相应的制度去保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因此,我国大学在课程、教师与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1]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3.

[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32.

[3]高飞.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6.

[4]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梁爽,陈琼琼,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54.

[5]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31.

[6]菲利普·G·阿特巴赫,罗伯特·O·波达尔,帕崔凯·J·甘波特.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40.

[7]施晓光,严军.全球知识经济中的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6.

猜你喜欢
美国大学社区服务责任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期望嘱托责任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