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2018-04-03 10:46蒙佳所
发明与创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检索互联网+

蒙佳所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图书馆 广西 河池 547199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是信息化与数据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要想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就必须对读者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读者服务模式。

一、传统读者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1.文献检索流程繁杂

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统一检索方面仍然难以满足读者需求。例如,当读者对某一主题进行检索时,只能利用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查询相关信息,无法利用检索引擎对其他数据库进行访问并获得所需的文献资料。

2.纸质文献得不到有效利用

绝大多数图书馆都会按照文献载体的差异,建立不同的阅览区域。当读者需要查阅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时,通常要到各个相关阅览区进行借阅、查询。这不仅影响了读者的正常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文献资料利用率低下[1]。

3.文献获取方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借书流程是读者通过互联网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后,必须到图书馆现场借阅相关纸质文献。此外,部分数字化文献资料只能在图书馆内部访问固定的网址才能获取。由于文献获取方式单一,部分读者只能放弃使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二、“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1.服务方式信息化

在“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并提供多方面的读者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服务模式的不足。新时代图书馆可以建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一方面,读者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摆脱传统读者服务模式的弊端。

2.服务模式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静态的传统服务空间转变为动态的互联网虚拟服务环境,极大地拓展了读者服务模式。“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具有无限的信息资源,且能面向多个用户,读者能利用多种方式随时获取相关文献信息。

3.服务评价虚拟化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读者的服务效益评价由过去的借阅数量变成检索质量评价,同时,读者的服务评价体系也由过去的实体化评价变成现在的虚拟化评价,这就更清晰地反映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4.服务市场化

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改进读者服务模式,使读者服务工作向市场化与开放化方向发展,更加全面、综合地为读者服务。

三、“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措施

1.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现阶段,我国部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未曾学习过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相关课程,而“互联网+”时代又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要积极引入专业人员,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

2.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部分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没有认识到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实现数字化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立足于读者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3.大力发展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要将读者需求作为图书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利用调查问卷、网络评价等多种调查手段,收集读者需求,并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图书馆相关信息构建网络图书馆,对网络图书馆及相关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研究,以开发新的功能与信息服务系统[2]。

4.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互联网+”时代数字图书馆是发展趋势,将数字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有效结合,将馆藏书目相关数据与各种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能有效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认清现实,转变服务观念,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检索互联网+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图表的利用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