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8-04-03 11:29陈爱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影视片布娃娃课本

陈爱新

(晋江市第二中学,福建 晋江 362212)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作品应用于教学中,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从小学到大学,得出了可行性结果。早在2000年,Canning-Wilson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影视录像学习英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3]傅琳就影视教学在可行性、操作性和优越性上进行了探讨。[4]这些国内外学者们一致认为,影视作品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具有其他语言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是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利用影视片段的配合进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各类活动,主动地接受英语语言知识,促使课堂气氛活跃,语言学习变得轻松快乐、积极有效。

二、影视片段与高中英语课本教材整合的教学实例

通过认真钻研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所有教材,发现教材中很多内容是来源于欧美影视作品的资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影视作品剪辑后的片段来进行英语语言教学,变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为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学。以模块六课本为例,本书包括三个单元(Unit 16-18),其中Unit 16 Lesson 1 Stories from History来自于美国电影《庞培末日》(Pompeii);Unit 16 Lesson 3 Life Stories来自于美国电影《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Unit 17 Lesson 3 My favorite Comedy来自于美国电视剧《憨豆先生》(Mr. Bean);Unit 17 Communication Workshop来自于美国电影《格列弗游记》(Gulliver's travels);Unit 18 Communication Workshop来自于美国电影《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Unit 18 Language Awareness 3来自于美国电视剧《福尔摩斯探案集》(Sherlock Holmes)等。诸多的课本教材源自于欧美影视,为高中英语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影视片段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以来自于美国电影《海伦·凯勒》的高中课本Unit 16 Lesson 3 Life Stories一课为例,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教学的实践活动。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篇较长的阅读文章,共有12个自然段,讲述的是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的故事。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在自己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自强不息,尤其是在导师安妮·沙莉文(Anne Sullivan)的帮助下,Helen用顽强的毅力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的生命赞歌,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通过这个真实的名人故事,教育学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同时教师很自然地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人格的培养,有着不言自喻的意义。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剪辑

整部电影的播放时间是1小时30分钟。笔者对教材进行分析和重组,根据课本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对影片进行截取和合并,共剪辑了4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控制在3分钟之内。

片段1:Helen的固执和刁蛮。此片段截取了电影里Helen三个表现蛮横、躁动的典型例子,合并成一个的片段,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中描述的Helen的行为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片段2:导师Anne Sullivan刚入Helen家的“遭遇”。根据课文的描述,把三个截取文件合并成一个片段,充分展示为了纠正学生的无礼,师生之间进行的激烈的意志较量。

我知道停尸房里每天有几具死于手术中的尸体,在忙碌的手术室里我习惯性地记住他们的名字,通过尸身脚上悬挂的名牌把尸身从紧闭的不锈钢冰箱门推出,移至解剖台上。今天骨骼大军即将迎来他们的第207个士兵,一个全膝关节。我会为死者替换他的膝盖,完成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追悼仪式后,死者与他的关节假体在他亲人的嚎哭中被大火淹没,而他真正的膝关节将永存于世。

片段3:拼写字母布娃娃(Doll)的情节。截取Sullivan利用实物布娃娃,反复借助手语教会Helen拼写D-O-L-L这个单词的字母。

片段4:Sullivan教“water(水)”。影片中有三个情节是Sullivan在教Helen 拼写Water这个单词,截取这三个情节合并成一个片段。

(三)基于影视片段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

1.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过程与方式

Herron、Hanley和Cole共同研究发现:带有描述画面的录像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有极大的帮助。[5]首先,教师问:“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 very important event in your life? Please think about it and tell your partner.And I would like you to share your story with the class.”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他们不同的经历。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接着引入课本,并开始播放片段1。再问:“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girl in the film?”朴质的农村娃娃们开始从直观的角度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 :“ She is beautiful;She is cute.” 有的从课本中找到 :“ She is stubborn and angry. She is unbearable. ”学生绞尽脑汁地想出学过的描绘人物的形容词,有些学生想到却说不出来时就赶紧查字典,课堂气氛热烈。接着学生的讨论,教师立即要求每个小组用一分钟的时间写出学过的人物描绘性的形容词,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多,作为小组过程性成绩的评定。这样,既复习巩固了以往所学的知识,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其次,教师紧扣课文展开提问:

T: Why was the girl so stubborn and angry, and often broke things?

S: Because she was blind and deaf. She couldn’t see or hear, with these severe restrictions on her communication,her behavior was often unbearable.

T:What did the girl need to correct her?

S: A teacher.

学生回答:小女孩需要一个教师来引导、教育,这就顺理成章地为片段2埋下了伏笔。当播放完片段2后,同样要求学生描绘这个教师,班级又开始热闹无比。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从课中找到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教师又问:“If you were the teacher, what would you do after meeting the girl’s attitude of exclusion and attack ?”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Give up and duck(闪人)”。教师再问:“Why didn’t the teacher give up and leave?”几个学生分别站起来回答:“ She had the same life event as the girl and could relate to the girl’s difficulties”“She was to stop the girl’s troublesome behavior.”“She was a woman full of love”等,学生的回答把一个有坚强的意志和充满爱心的教师形象表述得淋漓尽致。

2.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教学,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过程与方式

澳大利亚乌龙岗大学英·布朗(Ian Brown)曾撰文呼吁,必须加强对学生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6]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并精读与布娃娃(Doll)有关的段落,随后要求学生合上课本,观看片段3。这个片段的情节是:Helen 把教师箱子里摸到的东西都扔了,但摸到布娃娃时,高兴地抱在身上,Sullivan把布娃娃抢走,迅速在Helen的手上用手势语写上doll,Helen 快速夺回布娃娃,也在Sullivan手上模仿同样的动作,还以为是在做游戏。这个电影情节与课本描述的内容完全吻合,对这个片段的处理是要求学生根据电影情节来回忆课文内容,借助Helen在“The Story of My Life(我的一生)”中的一段话:“Running downstairs to my mother, I held up my hand and made the letters for doll. I did not know that I was spelling a word or even that words exist; I was simply making my fingers go in monkey-like imitation.”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Helen)来描述这个片段,小组快速讨论并形成文字,然后派代表上台在一分钟内展示完毕。这种有视听、有材料的描述比较容易,学生都能快速地完成,有的小组还添加了关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述。

其次,教师赞赏完各小组的优秀表现后问:“When did Helen realize the spelling on her hand was a word?”学生在观看片段3之前已经阅读完文章,所以他们回答:“ When she understoo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water’.”接着播放片段4,让学生直观看到Helen understoo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water”的过程。Anne Sullivan把Helen带到水井边,她压水,让水流从Helen的一只手上流过,在Helen的另一只手上一遍又一遍地写上water(水),并反复让她体验“水”,终于Helen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教师的意思。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Sullivan坚信Helen最终会明白自己在她手上的动作不是游戏,而是教她学单词,这一刻终于来临了。在学会“水”字后,Helen 说:“‘Water’ awakened my soul, and gave me light, hope, joy and freedom.”可以说,一个伟大的女性就此“诞生”了。

这个片段是作为课后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延伸,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Sullivan)来描述和拓展这个片段,文章要求包含心里活动的句子,要充分体现Anne Sullivan最初教学的艰辛及对Helen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从学生的书面表达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把Sullivan 这个“自己”描述得生动形象,人物性格描写得有血有肉,故事情节写得合情合理,逻辑性强,能让读者深刻领会到Sullivan对学生深深的爱和她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影视片段教学中,教师的片段剪辑、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放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把单调无味的课本知识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语言教学环境。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影视片段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3]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影视片段整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和环境,变学生以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和提倡。

猜你喜欢
影视片布娃娃课本
影视片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影视片制作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布娃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影视片段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应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布娃娃脏了
可爱的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