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养成: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2018-04-03 11:29陈旭棋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监护人亲情儿童

陈旭棋

(福安市松罗中心小学,福建 福安松罗 355004)

社会中,将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称之为留守儿童。[1]福安市松罗中心小学在校生583人,其中留守儿童121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1%,学校生源主要来自松罗乡19个行政村。学校为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拓宽留守儿童的教育途径,组织教师利用节假日集中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力求从中找出深层次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在调查中,学校发现如下现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是老年人,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正确引导儿童的学习;老年人都很疼爱晚辈,对其容易纵容,使家庭教育出现了“真空地带”;有些老人想尽力督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但往往由于知识有限、精力不济等原因而力不从心。通过对调查发现的分析认为: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尚小,自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部事物及不良因素的影响,这是留守儿童问题的主因;另一方面由于监护人无法做到更好的陪伴、支持和指导,从而使得一般儿童都有的自制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从而激化了学校教育过程的矛盾。因此学校认为,应该围绕解决学生自制力这个核心问题,通过解决家长、教师的陪伴、支持、指导,培养儿童的自制力。

一、围绕提升儿童自制力,培养学生自动能力、思想和健康情感

何为自制力?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学校抓住自制力的核心内涵,从培养学生自动能力、思想和健康感情来提升儿童自制力。

(一)培养留守儿童“自动”能力,探索“四自教育”的办学理念

一代又一代的松罗中心小学人励精图治、薪火相传,不断凝练出“学习松柏精神,践行行知思想,打造‘四自’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做有品质的自己”的校训,孕育了“自美、自信、自动、自律”校风,以及“自主、自治、自强”的学风和“信任、严格、仁爱”的教风。本着“不落下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幸福成长”的理念,学校提出让学生“自动管理”的思想,即:在智育上自主、德育上自治、体育上自强、态度上自觉。在求知、做人、生活、做事、与别人共处的等方面,从基础做起,让学生逐步做到学以立德、增智、健体、尚美、爱劳。

(二)以阅读力增长阅历,创建适合留守儿童的“书香校园”

阅读可以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让儿童的阅历获得增长。阅读让人褪去庸俗,拥抱思想。学校留守儿童多,平常课外阅读量少,精神生活的贫瘠让儿童无法应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此学校营造优雅的读书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出创建适合留守儿童的“书香校园”的目标,循序渐进,从创设书香校园环境入手,逐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

首先是创环境。在学校楼道、走廊、书吧、图书室的醒目区域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佳句;在校园宣传栏、班级黑板报上设有“课外阅读”主题专刊;在学校一楼大厅及学生宿舍楼前建设实用精致的“诚信书吧”,全天候开放供学生阅读;在教室里配置班级书柜,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书香,做到校园处处有书报,学生时时可读书。

其次是丰书籍。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丰富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每学期,学校安排专项经费添置学生喜欢看的有益图书,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为学生捐赠书籍,同时,鼓励学生利用零用钱买书,订阅报纸、杂志,相互交换阅读,增强传阅,增进情感。

再者是保时间。学生除了图书馆正常借阅外,学校还提倡大课间、午休时光、傍晚活动、晚自习等课余时间,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要求教师布置作业科学、适量,尽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最后是培兴趣。学校通过尝试用“手拉手”让学生之间畅谈心得,开展读书活动,写读书感悟等方式方法培养兴趣,让不爱读书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感受氛围,群体影响,潜移默化中,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在大课间、课外活动时进行校园读书广播活动,每天一位学生朗读优秀文章,让好词、佳句、美文萦绕师生耳旁。多样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动力,让留守儿童与书“亲近”起来。

(三)加强亲情培育,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由于缺少亲情的关怀,造成很多留守儿童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使得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留守儿童中有的产生仇视心理,看不惯眼前一切;有的厌学、逃学,爱上网,乱花钱;甚至还有偷窃行为等等,成了人们眼中的“问题孩子”,[2]针对亲情缺失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等实际问题,学校做了三点尝试:

1.“谈心”交流,培育亲情。学校建立“谈心室”,搭建帮扶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沟通的平台。让“留守儿童”在每周谈心活动中,感受来自教师的关心关爱,弥补亲情缺失;对部分学习滑坡、情绪异常、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疏导,对其不良行为重点进行帮助和矫治;除此以外,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开展系列活动,如:福建电大福安学院教学处主任、双师型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讲师郑青老师开设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讲座,同时举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咨询,让家长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围绕家庭教育展开有益的对话。

2.“联合”行动,增添亲情。通过集体生日会、以及各种比赛等活动,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活动的快乐、成长的快乐,让留守儿童从温暖的同学情中弥补亲情缺失,促进健康成长。

3.“亲情电话”,温暖亲情。学校专门设立“亲情电话”,定期开展留守儿童与远方父母进行交流,让亲情在时空变换中流淌,在真情交流中递增,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抓住教师和家长两个关键促进留守儿童自制力培养

学校抓住两个关键——教师、家长,主要通过教师来解决家长知识贫乏、精力不足、力不从心,在陪伴、支持、指导上,采取提高教师和家长对留守儿童的陪伴、支持和指导来促进留守儿童的自制力培养。

(一)依托“一带二”托管新模式,落实教师的陪伴、支持和指导

近年来,福安市教育局在原有“结盟重建”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手牵小手”“一带二”的托管新模式,为此,作为薄弱校,学校充分利用这种新模式,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以陪伴、支持和指导为理念,使得留守儿童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1.实施代理家长制,做到“监护有人”。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发挥帮扶教师的“代理监护”功能。通过与留守学生经常性谈心谈话,了解其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定期进行走访,掌握在家情况,及时向学校反馈信息,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开展“以二扶一”制,实行重点帮扶。依托配备的两位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交流,随时掌握他们的身心变化,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落实“三个优先”制,实现真情帮扶。优先辅导学习。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进行分类、分组,了解他们的学业情况,制定适合其学习帮扶计划,明确目标,确定帮扶时间、内容、措施。同时指定学习帮手牵手一名留守儿童,任课教师对结对帮扶儿童建档立卡,对取得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档;优先照顾生活。学校对留守儿童生活实行“三多”:即多问一声,多看一眼,多帮一把。生管教师需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自护,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优先安排活动。学校特别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适宜的集体活动,或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培养了留守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又使其身心愉悦。

(二)利用新媒体、新网络,落实家长的陪伴、支持和指导

留守儿童教育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作为教育部门,要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利用好新媒体、新网络,有效整合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此,学校坚持做到“三加强”。

1.加强家校之间交流与沟通。向留守儿童的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公布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经常利用电话、家访等方式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真正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特殊情况,教师要及时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进行坦诚交流,真诚沟通,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加强改善委托监护人的教育态度,提升家长的支持度。儿童的成长需要家长良好的态度,家长的支持,有利于强化儿童良好的行为。班主任通过微信、QQ、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取得联系,使家长转变教育态度,改进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心理、生理状况,以及学习生活情况,引导鼓励儿童认真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好少年。

3.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提升家长的指导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结合福安市开展的民富中心乡村教育所,通过举办培训下乡、开设讲座、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家长的教育、培训、引导,使其掌握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应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要主动与乡政府、关工委、派出所、妇幼部门及各村委经常联系、紧密配合、解决问题,希望通过更大的范围,更大的力量来提供支持和指导。[3]

猜你喜欢
监护人亲情儿童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清明话亲情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