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组织户外区域自主游戏的策略

2018-04-03 05:19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1期
关键词:设置区域幼儿园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工作,是成长阶段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因此,把游戏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快乐成才,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户外自主游戏作为学前教育当前盛行的活动方式之一,既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需求,又给予幼儿自主选择、充分活动、尽情游戏、勇敢挑战的权利,深受幼儿的喜爱。它在带给幼儿基本动作、运动能力、社会性品质等多方面发展的同时,也颇受教师认可。但是,由于其自主的特性,幼儿往往比较分散,不便于教师管理;再者,在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挑战机会多,危险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自主游戏中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便成为了制约各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关于幼儿园安全组织户外区域自主游戏的几点思考。

策略一:科学设置区域

每所幼儿园的场地资源都不同,但它们却被赋予了共同的任务,即:满足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需求。因此,立足本园实际,科学合理地规划场地和设置区域便成为了安全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的前提条件。

1.因地制宜,全面规划

在适宜的区域做合适的游戏,是避免伤害的首选路径,不同的空间、地面和区域面积都是区域设置的依据。比如,在平坦且富有弹性的塑胶场地设置走跑跳、平衡区;在靠近墙面的地方设置投掷区进行单向投掷,避免投掷物伤人;沙水区尽量相邻,一方面是幼儿游戏所需,另一方面便于幼儿在沙子入眼或游戏结束时清洗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舒畅、乐玩的同时,减少伤害,是科学设置区域的基础。

与此同时,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性的。从幼儿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说,其教育内容也应该是广泛的、全面的。自主游戏作为户外活动的重要形式,绝不仅仅拘泥于健康领域中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攀、投、平衡等多方面的运动能力,还应在此基础上多方位提供场地、材料、机会,开设表演区、创意美工区、建构区、挑战区、探究区等,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环境氛围,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2.动静结合,科学设置

每名幼儿都是富有个性的,有的生性活泼,有的生性内向,有的精力充足,也有的身体瘦弱,游戏时只能承受较小的运动量。因此,在设置区域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在设置大运动区域的同时,设置汽车书屋、帐篷娃娃家等较为安静、轻松的区域,以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身体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策略二:规则示于环境

秩序是解决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想要解决秩序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规则问题。幼儿年龄小,我们可以用一些幼儿看得懂并且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规则呈现在幼儿面前,并使之付诸于行动。

1.音乐和信号提示

户外场地空旷,易散不易集中,尤其当幼儿游戏兴致正高时,集中的难度更大。此时,音乐就可以发挥很好的指挥作用。不同的音乐分别提示分散和集中,幼儿听到音乐后双手上举,并随音乐打出节拍,走到指定位置。当教师在游戏中,看到危险现象需要马上制止时,则可以用短促且连续的哨声作为提醒和警示。

2.环境提示

户外各个区域中,游戏的玩法丰富多样,其规则、路线和起始点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设立红色的旗子或撑开的小伞等,作为游戏起点处的标识;在起点处用图片的方式介绍游戏的玩法;在地面上画出箭头标清游戏路线;还可以根据游戏设立等候区,提示幼儿等候的位置等。这样,既能避免幼儿游戏时的盲目性,也能减少幼儿换区时出现的人员冲撞事件,还锻炼了幼儿辨别标识的能力,一举三得。

3.人数提示

在幼儿游戏时,往往有一些游戏是幼儿百玩不厌的,常会出现人员爆棚的情况。为避免人员超量而引发事故,在人员数量有要求的区域,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提示幼儿人数,即投放工作证或服饰。如:建构区投放安全帽,涂鸦区投放小围裙,沙区投放雨鞋,水区投放小雨衣等。幼儿进区时,一旦工作凭证用完,就表明本区域工作人员已满,后来者可根据自己的想法等候排队或者自选其他区域进行活动。

策略三:安全责任到人

自主游戏打破班级界限,也让教师对四处散落的幼儿的安全无从下手,安全责任范围变得模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避免教师在游戏中的责任懈怠,幼儿园要对游戏场地做一个整体的责任划分。幼儿游戏范围多大?一共设置了几个区?有多少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中来?谁负责哪里?负责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明确的。责任的划分,可以由园领导统一安排,也可以实行“责任认领制”,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势等进行区域认领,负责相关内容。责任的确立,最好用签订责任书的方式进行。

策略四:关注个体差异

大量事实证明,当一个人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时,往往容易出“问题”。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有相对独立的发展速度。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在自主游戏材料的提供上,在现有游戏场景的布置中,都应灵活把握。

1.能力差异

比如:在挑战区的钻爬通道中,根据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既要设有难度低的弯腰式钻,也需设有难度偏高的侧身钻或后退式钻;幼儿既可以在通道中只钻爬10米,也可以钻爬20米,从更远的口出洞。同样的游戏,可以让幼儿进行不同难度、不同动作的选择,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也使游戏的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区域游戏,尤其是运动游戏中大量软垫的投放也是必须的。

2.体质差异

除了幼儿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之外,幼儿的身体素质也是我们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幼儿偏胖、不喜欢运动,有的幼儿心肺功能弱,也有的幼儿可能当天伴有腹泻或感冒等身体不适。在自主游戏中,如果这些幼儿不能得到及时关注,便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为幼儿佩戴袖章,如红色袖章代表身体不适,蓝色袖章代表偏胖。这样,标识明显,即便不是本班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关注到幼儿,并进行随机观察,及时护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和平安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幼儿户外区域自主游戏的根本。唯有立足实际,以幼儿为本,做细、做实每个环节,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提升,快乐成长,还幼儿一个真正健康快乐的童年。

猜你喜欢
设置区域幼儿园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分割区域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