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女大学生的火中陨落

2018-04-08 07:05许树强
齐鲁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离校大火张某

许树强

1994年10月30日1时25分,山东某学院科技开发实业总公司培训中心学生宿舍突发大火。13位女大学生就此陨落。

子夜起大火,女大学生被锁在宿舍里

1994年10月30日凌晨1时20分,山东某学院一名教工与孩子外出到家。刚躺下,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失火了!快救人啊!”他从床上爬起来一看,不远处的三食堂二楼浓烟滚滚,烈焰映天。他三下两下穿上衣服,奔向火场。

“我跑到楼下时,已有十几个女学生逃下来。”事后,这位教工余悸未消:“有人正往楼下跳,学生们不知所措,我就大喊楼上的学生赶快疏散,学生们从东边跳下来一批……这时有人报了警,我到现场3分钟后,院领导就来到现场,组织灭火救人。从西边楼梯上跑出一个身上窜着火苗的女学生,我急忙找人用被子把她抬到汽车上送到医院……”

学院的教职工和学生们纷纷用脸盆泼水扑救,却如杯水车薪。一名职工子女首先拨通了“119”火警电话,然后她又迅速跑到路口去迎消防车。

消防车一路风驰电掣,接到报警后不到5分钟便赶到现场。30分钟后,大火终于被扑灭。

废墟中,12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焦尸赫然出现在眼前!遇难者全是住在4号宿舍的女生,最大的不过22岁,最小的仅16岁。

最先引起干警们注意的是一个电褥子的电源插头,虽被大火烧焦却仍插在插座里。难道这是起火原因?经仔细勘查分析认为,这次起火之快,火势之猛,绝非一般电器着火所能形成。空气污浊的现场残存有汽油散发的气味,也引起了干警们警觉。干警们断定,室内必有另外起火点。现场提取样品化验证实,大火应是汽油引燃而起的。

那么,汽油是如何点燃的?又是怎么洒到这间学生宿舍里的呢?

该宿舍共住有19名学生,除死伤人员外,另有两名学生起火前请假离校,分别在各自的亲属家中留宿。这两名学生证实,她们宿舍内没有存放过汽油。

一个更大的疑点被干警们察觉:失火现场两扇对开的房门上锁着一把中号三环牌挂锁。为了寻找这把锁的钥匙,干警们在现场的灰堆中一连筛选了三遍,终于找出了几把钥匙,然而这几把钥匙一一试过,都不能打开这把锁。

干警们一致认定:一、该锁系起火前被人从外面锁上的;二、该锁不是室内的;三、可以排除火因是由室内电器等物造成的。结论只能是一个——这是一起特大纵火杀人案!

这把锁的钥匙无疑便是破案的“钥匙”。

恶魔现形

干警们在短时间内调查走访了400余人,一条线索引起了干警的注意:被烧死的女生之一李××,曾与居住在樓下平房的原班长张某关系暧昧,但近期却时常发生口角。

张某,男,49岁,1993年9月自费来此培训中心非学历骨针班学习,曾为该班班长,因不守纪律被撤掉。1994年10月5日,因多次旷课,被培训中心勒令退学,并责其离校,但张某以种种借口一再拖延拒不离校。

30日早晨7时40分,神色慌张魂不守舍的张某正透过门上玻璃向外窥视,干警们推门而入,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审讯持续了9个小时。

“和李××的关系怎么样?”

“关系很好。”

“最近关系怎样?”

“也很好。”张某故作镇静。

“据我们所知,你们的关系已经破裂了!”

张某顿时紧张起来, 疑惑着问:“你们……你们怎么知道的?”

“你有几把锁?”

“4把。”张某一惊,毫无心理防备脱口而出。

“都放在什么地方?”

“在我宿舍里。”

干警们在张的宿舍里只找到了三把锁。其中两把找到了钥匙,红木箱上的小锁却找不到钥匙。

“还有一把锁呢?这把小锁的钥匙呢?”干警们紧紧追问。

“那把锁我放在窗台上被人偷走了。”张某支吾其词。

“你的箱子里放的是什么?你把它打开。”

张某从一条装满中草药的麻袋里拿出了一串钥匙,并打开了小红箱子上的锁。

刑警拿过那串钥匙,试着开启曾锁在现场房门外的锁。当第三把钥匙插进锁眼时,“叭嗒!”挂锁被打开了!

11月1日凌晨4时,张某的精神防线被击溃,交代了犯罪事实。从侦查开始到破案只用了44个小时 。

入学后不久,张某便与小她近30岁的同班女生李××套上近乎,以钱物为诱饵,与李××发生关系。1994年暑假后,李××对其开始冷淡,张多次到李的宿舍纠缠,李都不予理睬,李的同宿舍女生也对张的行径加以指责。

张恼羞成怒,产生了报复杀人的恶念。他准备了一塑料桶汽油,于30日夜深人静之时,悄悄来到李的宿舍外。为防学生逃生,他将宿舍门从外面锁上,点燃了那把罪恶的火……

11月15日上午,经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后,罪大恶极的张某被执行死刑。

这场大火成为了女生们的噩梦,爱说爱笑的变得寡言少语;有的见人就怕就躲,还有的一见到生人就神经质地喊叫……从大火中跳楼摔伤的女学生毕爱平,一谈及大火,就连连摇头:“不敢想,也不愿想,一想晚上就做噩梦。”

21岁女学生连迎秋全身烧伤总面积为100%,99%为三度烧伤。汽油爆燃时产生的热浪,还造成她气管、肺部重度呼吸道烧伤。唯一完好的是她的神态和舌头。专家们全力抢救,认为继续维持她的生命长达10天已是医学上的奇迹。

11月10日晚,连迎秋被烧伤的第10天,她年轻的心脏顽强地跳动了最后一下,使她成为“10·30”惨案死难者的第13人。

从黑龙江早已赶来的姑娘的亲人,此时才得以看到她。可是他们看到的哪里还是那个聪慧可爱的迎秋啊!连母当场昏倒,连父痛不欲生,抱着女儿的尸体哭嚎:“早知烧成这样,说什么也不让医院治下去,还不如早些让她去了啊!”

痛定思痛。有报道指出: “有的学校和培训班在管理和教育上所存在的漏洞是不容忽视的。这起特大纵火杀人案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张犯在行凶前曾经与李闹矛盾,宿舍区里两人相互贴大小字报,闹得沸沸扬扬,如果及时采取得力措施,靠上做工作,也许是可以避免发生这一惨案的。”

如果张某能及时离校,也许他不会有机会纵火。如果李某某能够谨慎交友,也许不会和同学们一起陨落火海。可是世上没有如果,13位女大学生的生命戛然而止,留给了亲友们不可磨灭的伤痛。

猜你喜欢
离校大火张某
你非叫我跑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面对一场大火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大火中的家——灾
大火是如何开始的?怎样才能停止呢?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