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企业共拓“一带一路”

2018-04-10 02:35王漪王梅霖
投资北京 2018年3期
关键词:两地北京市一带

文/本刊记者 王漪 特约撰稿人 王梅霖

京港两地合作由来已久,近年来合作方向也从早期的经济、商业扩展到科技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两座城市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

2018年2月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国家所需 香港所长——共拓‘一带一路’策略机遇论坛”。作为论坛的分场活动,市发展改革委、市港澳办、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市投促局与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投资推广署及“一带一路”总商会共同举办了“香港·北京两地企业对接会”,两地企业间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对未来双方在“一带一路”上实现共同参与、共享商机、共同发展具有务实意义。

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地共识

多年来,北京与香港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伴随京港两地在各领域合作的持续深化,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

香港·北京两地企业对接会现场

北京企业与香港企业负责人在对接会上“零距离”交流

来自北京市的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309家,其中香港设立541家,占总数的41.3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243.3亿美元,其中来自香港的资金为214亿美元,占总额的88%。截至2017年底,香港累计在京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达15125家,累计实际投资707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51%。2017年,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61.02亿美元,北京在香港直接投资企业210家,投资额达28.66亿美元,占北京全部对外投资额的47%。截至2017年底,北京累计在香港直接投资额达269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5%。数据表明香港已成为北京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和企业投资首选地,两地具有天然的互补优势。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此之后,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制定了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2017年,成立了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2017年11月28-29日,京港两地政府在香港举行第二十一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为京港两地发展写下新的篇章。会上,京港两地政府主要领导均表示,两地将借助共拓“一带一路”的有利时机,加强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为进一步深化京港两地合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控集团葡萄牙威立雅污水处理厂

首钢集团X80管线钢助力中俄东线天然气工程

此次京港企业对接会旨在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地达成的共识,14家北京企业与18家香港企业“零距离”交流,搭建起双方沟通平台,了解彼此在参与“一带一路”过程中的需求与意愿。

为双方合作出谋划策

目前,北京市的功能定位清晰,一方面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利用好本地的有限资源。另一方面,在疏解与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创新驱动与扩大开放,在服务业、高技术、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里吸引更多优势资源。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工在对接会的致辞中提到,香港在民生保障、金融 科技等领域的经验,对北京有借鉴意义。为了推动未来京港两地持续深入合作,携手发展“一带一路”,他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建立京港两地投资推广部门与商会、协会组织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京港洽谈会等大型会议的作用。每年共同举办“一带一路”建设专场交流活动,同时支持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和北京市工商联、北京市贸促会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资企业提供服务。

二是积极打造双向投资促进平台。目前北京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和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工程项目,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欢迎香港企业积极参与。同时,鼓励北京市有条件的企业赴港投资,为开拓海外市场搭建新的平台。

三是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企业服务。鼓励北京市企业在海外上市、境外贷款、发债融资方面加强与香港企业合作,引导北京市企业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中充分利用香港专业服务的优势,提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

四是拓展两地科技创新渠道,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香港分中心,促进北京市创新主体与香港相关机构合作,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孵化器的联合体作用,支持成员单位开展合作,促进京港科技人才的合作,支持香港科技人才来京工作。

五是加快培育京港两地人文合作品牌,充分发挥两地文化优势,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带一路”文化品牌活动。推动重点文化基地建设,共同开拓“一带一路”旅游新线路,搭建旅游信息交流平台,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推介活动。

北京城建集团马尔代夫机场改扩建项目

“我们相信立足于互信、互利、互赢的合作基础,依托紧密、畅通、高效的合作机制,京港两地合作一定会沿着共同发展的远景,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张工表示,此次京港企业对接会是新的起点,标志着未来两地合作将更加深入宽泛、具有成效。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对此表示,京港两地携手发展“一带一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无论商业、经济、民生与文化,北京与香港都正在朝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发展。未来将利用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京港企业将携手“出海”

市属国有企业一直是北京市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截至2017年末,北京市共有20余家市属国有企业参与了包括俄罗斯、巴基斯坦、埃及、马来西亚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美元,涵盖基础设施投融资、环保、电子信息、汽车、建筑、装备制造、能源等18个领域。

在此次对接会上,北京控股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同仁堂集团的负责人代表参会的14家北京企业,介绍了各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表达希望借助香港在贸易、金融和国际化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香港企业携手“出海”,拓宽“一带一路”发展的意愿。

“‘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对中国企业既是机遇也是考验,我们本着共建的原则进军国际市场,希望今后不断加强与香港各方面的深入合作,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优势,依靠香港地区财务、法律与融资方面的国际化人才,加快提升项目实施能力,促进海外投资项目顺利开展,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北京控股集团总经理侯子波表示,这是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对国内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和全球市场的贡献。

北京城建集团董事长陈代华在谈到京港合作建议时提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投资、贸易航运、现代服务和跨国人才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全面服务“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将发挥独特作用。因此希望与香港的人才、科技加强沟通协作,提升国际化管理能力,实现共同发展。

在北京企业介绍后,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代表参会的18家香港企业,围绕香港金融机构就如何服务京港企业“出海”,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众所周知,在京港两地合作中,北京企业是“排头兵”。对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它们应如何面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变化,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裁王磊认为,无论企业从事高端制造业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应该关注定价权,主动参与其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升值,同时更有效率地提升市值,降低发债成本,用好金融衍生品。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钟创新谈到,自己接触到很多中关村的科创型企业,它们所拥有的先进技术超过国外公司,具备很强的实力,对于香港的投资人很有吸引力。

据了解,多年来,香港凭借独特的金融优势,为北京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特别是近几年,借助香港金融服务优势,北控集团等17家企业在香港完成了发债,发债规模110.3亿美元,占北京市发债金额的60%以上。未来两地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将更加务实、精准对接,让两地携手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更加坚实。

猜你喜欢
两地北京市一带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轨交项目连中标,东南两地传喜报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