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2018-04-10 10:36王佳威王维薇
中国食用菌 2018年2期
关键词:出口量进口量冷藏

李 平,王佳威,王维薇

(1.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

近年来,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欧盟国家作为影响世界的重要经济体,其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面亦不容小觑,其中荷兰、波兰、英国和法国等欧盟国家是世界食用菌主要出口国家,尤其需要关注其在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控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事实上,鉴于中国食用菌贸易在世界上的重大影响力[1-2],关注中国食用菌贸易竞争力及贸易潜力方面的文献较多,且形成了一定共识,如曾杨梅等[3]和门殿英等[4]意见较为一致,其中曾杨梅等[3]文章结论表明1992年~2014年,中国食用菌出口额的国际市场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波动下降-波动上升”态势,中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的竞争力明显,门殿英等[4]也认为中国即使遭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不公正待遇,但是在寻求到解决方法后竞争力依然明显。王茹慧等[5]基本认同上述观点,而郭琳[6]则认为,中国食用菌的整体竞争力薄弱,但整体呈上升趋势。然而考虑到无法回避的国内外居民对贸易产品安全性的诉求,在食用菌生产标准建设方面,在肯定食用菌技术进步的同时,曹佳等[7]的研究亦不否认中国在食用菌技术方面需要继续强化的现实,进而赵晓燕等[8]认为,大力发展有机食用菌产业、生产有机食用菌产品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是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食用菌产品出口,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郭静利等[9]也表示中国食用菌在技术性方面达到要求后,市场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加强。当前,随着食品安全标准的日益更新以及国际经济的波动,不论是欧盟还是中国或是一些别的食用菌生产或消费大国,对于食用菌生产的要求或者品种需求也都在不停的改变。而众所周知,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对食品安全与食品要求的监管可以作为标杆,对世界食用菌贸易开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食用菌产业作为欧盟国家重要的农业产业[10-11],对其贸易概况及竞争力展开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以欧盟国家为研究对象,从其食用菌产量及国际占有率、进出口总体情况、主要贸易国及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对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新结论,并阐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1 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现状总体分析

对于食用菌产业来说,欧盟不仅对其产品安全要求严格,同时作为巨大消费市场,其总体贸易量可以代表整个欧盟经济体的状况,所以从欧盟食用菌整体进出口方面来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分别对欧盟食用菌的出口和进口的形势进行阐述,并运用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等进行多方面分析,具体见表1。

表1 欧盟食用菌出口情况(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Tab.1 Ediblemushuoon exportof EU(fresh or frozenmushrooms)

表1表明,欧盟国家食用菌出口情况在2000年~2014年14年间一直呈稳定快速增长的趋势。该区域食用菌出口贸易可在14年中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因为欧盟一直对自己成员国有着非常严苛的产品标准要求,该系列标准大幅领先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所以在别的国家食用菌产品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的时候,欧盟国家的食用菌产量依然可以稳定快速增长。同时表1可以看到2015年出口量突然大幅度的下跌,但这个下跌并不是因为欧盟国家的食用菌产品出现了问题,主要是由于2015年世界整体经济的衰退而造成的。从进口方面来看,欧盟国家食用菌进口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见表2。

由表2所示,2000年欧盟国家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 进口量为15817630 kg,而2001年的进口量为14589121 kg,为2000年的92.23%。2003年,欧盟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进口量仅为403742 kg。导致这次欧盟进口量断崖式下跌的原因可能在于,2003年欧盟拟订、颁布或实施的一系列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引起欧盟成员国的不同反应或法律调整,而且影响到欧盟以外国家对该市场的出口。综上所述,欧盟对于食用菌贸易产品的监管力度和安全要求标准高,在颁布新的标准之后使得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的进口量下降了98%。在进口量断崖式下跌的同时,对比2003年的欧盟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出口量,可以得出:2003年出口量相对于2000年~2002年依然稳定增长,并且2000年~2014年之间也一直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故而2003年欧盟颁布的新技术性贸易措施并没有对欧盟自身的出口造成影响,这从侧面也可看出欧盟的产品质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表2 欧盟食用菌进口情况(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Tab.2 Ediblemushroom import of EU(fresh or frozenmushrooms)

结合欧盟各国的食用菌产量以及欧盟食用菌总体出口量、进口量,进而利用SWOT分析法对欧盟食用菌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优势表现在:该区域在食用菌产业中虽不是年产量、年进出口量最大的经济体,但是欧盟的食用菌产业有着完善的产业链、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严格的标准要求。同时其劣势也较为明显:相比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欧盟的食用菌产量并不能与之相比,且中国人口众多,易形成后发优势,从而对欧盟国家食用菌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机会体现在:由于欧盟对于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所以在每一次颁布新的产品标准时,众多国家的产品将会被淘汰,欧盟在此期间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市场占有率。最后,欧盟所面临的威胁依然来自中国等国家,虽然现在中国的食用菌不能达到很高的要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等国家的食用菌生产掌握了新的、成熟的技术以后,欧盟食用菌市场必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2 欧盟对主要食用菌贸易国的贸易情况

对欧盟和欧盟食用菌主要生产国,以及对欧盟与其主要食用菌贸易国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欧盟食用菌的进出口状况以及欧盟各种新的安全标准对欧盟贸易伙伴的影响。

2.1 欧盟国家对美国食用菌的贸易情况

美国作为世界上巨大的经济体之一,研究美国与欧盟之间的食用菌贸易情况具有代表意义。首先对欧盟向美国出口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的情况进行分析,见表3。

表3 欧盟对美国食用菌贸易出口情况(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Tab.3 The ediblemushroom exportof European Union to the United States(fresh or frozenmushrooms)

由表3来看,2000年~2002年欧盟国家食用菌出口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虽然总贸易量不高,2000年为143935 kg,2001年为241303 kg,但就增值量而言,2000年到2002年增长接近80%。但是在2003年,欧盟对美国的出口量急剧减少,2003年其出口量仅为44537 kg。众所周知,2003年欧盟颁布了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因此对于欧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出口而言,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欧盟国家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结合欧盟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的总出口情况,可发现欧盟国家食用菌总出口量在颁布了新技术性贸易措施之后依然是增加的。所以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减小的同时,对非发达国家之前的出口量一定是有所增加的。对欧盟与美国间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 进口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欧盟对美国食用菌贸易进口情况(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Tab.4 The ediblemushroom importof European Union from the United States(fresh or frozenmushrooms)

欧盟对美国食用菌贸易的进口量在2003年颁布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之前呈现增长趋势,2000年为74563 kg,2001年为99910 kg。而2002年进口量仅为2400 kg,2003年~2006年进口量更是从1041 kg跌落至6 kg。因而,不难发现在欧盟颁布了新技术性贸易措施之后,美国向欧盟出口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的总量显现颓势。

2.2 欧盟国家对中国食用菌贸易情况

目前中国的食用菌市场已初具规模,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中国食用菌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达到世界总产值的70%。所以中国是欧盟国家食用菌的主要贸易国。由于中国本国食用菌产量巨大,所以中国食用菌进口量非常小。因此文中只对欧盟对中国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进口情况进行分析,见表5。

表5 欧盟对中国食用菌贸易进口情况(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Tab.5 The ediblemushroom importof European Union from China(fresh or frozenmushrooms)

由表5可得出与前面相似的结论。2000年~2002年欧盟对中国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进口量呈现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550361 kg增长到2001年的788400 kg,增长量约为40%。但是2003年进口量出现断崖式下跌,进口量仅为91000 kg,相比于2001年,进口量减少了89%,原因依然是欧盟2003年颁布的新技术性贸易措施。事实上,这项新的措施所造成的影响不局限于食用菌方面,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在向欧盟出口方面也受到巨大的影响。

3 基于TC的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竞争力分析

欧盟国家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 贸易TC指数见表6。由表6可以看到,2000年欧盟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 TC指数最低值为-0.55,而在2006年之后,TC指数已经达到0.99,并且2006年~2015年均保持在 0.98~0.99。

结合欧盟国家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进出口现状可知,欧盟在2000年和2001年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出口额均只有进口额的40%左右,其TC指数分别为-0.55与-0.47,说明当时欧盟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贸易竞争在国际市场处于明显劣势。而自2002年起,欧盟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贸易TC指数已经达到0.87,并在2002年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当TC指数大于0.6时代表已拥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并且越接近1,竞争力越大。所以欧盟在2003年颁布新技术性贸易措施之前,就已经成功地将自己产品的竞争劣势变为极强的竞争优势。2003年之后,欧盟的贸易竞争指数再一次上升,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但是结合上文可知很多国家在2003年时食用菌贸易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欧盟能在一年时间内将较大的竞争劣势转化为极强的竞争优势更多是因为欧盟食用菌产品的品质。部分欧盟国家同世界主要食用菌出口国产品贸易竞争指数见表7。

表6 欧盟食用菌(新鲜或已冷藏的蘑菇)贸易TC指数Tab.6 TC index of ediblemushroom trade of the European Union(fresh or frozenmushrooms)

结合表7与表1来看,2000年~2014年,TC指数均值最高的为中国,达到了0.97,虽然在个别年份受到金融危机或是贸易壁垒影响出现波动,但是相对来说影响较小,同时说明中国食用菌市场竞争力稳定。另一个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国家是波兰,TC指数均值达到0.95。而剩余的几个国家中,其中西班牙在2000年时TC指数同样达到0.94,但是在2005年之后已经跌出了极具竞争优势的国家行列,2000年~2006年的TC指数跌幅达到了0.85,2006年达到最低谷之后又有所回升,并于2011年再次具有极强竞争优势。这说明虽然西班牙的食用菌市场并不稳定,但是在一段时间的波动后仍然稳住世界食用菌贸易强国的地位。此外,分析还得知,白俄罗斯2000年~2014年TC指数波动较大,贸易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大国并不强。加拿大的TC指数在2011年之后已经稳定由负变正,说明其竞争力正在加强。而爱尔兰2000年~2008年一直保持着极强的贸易竞争力,虽然2009年~2011年大幅度下跌,但是2012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具有极强竞争力国家的行列。

表7 部分欧盟国家同世界主要食用菌出口国产品贸易竞争指数Tab.7 Export trade competition index of som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and theworld’smajor exporter of ediblemushroom

4 结语

在对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状况进行多方面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欧盟对自身产品质量的高要求,所以在颁布例如新技术性贸易措施后,对自身出口量并未造成任何影响,反而其出口量有所增加;事实上,自2003年后,欧盟与发达国家间食用菌进出口贸易都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只在进口方面受到影响;另外,越来越多发展中食用菌大国选择退出欧盟市场,转而选择标准要求低的国家,由于欧盟的食用菌产量并不高,只是在食用菌技术及标准方面领先,所以当国际市场上的食用菌产品接近欧盟标准要求后,欧盟市场可能迎来较大的冲击。基于数据可得性,利用TC指数测算的欧盟国家食用菌贸易竞争力发现,至2002年,欧盟食用菌贸易TC指数已经达到了0.87,此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持续呈现出极强的贸易竞争优势,具体到波兰、爱尔兰和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内部,贸易竞争优势差异也较为明显,如西班牙不同年度的TC指数波动也较频繁。

通过分析并结合国际市场情况,建议欧盟国家要稳固其食用菌贸易的国际地位,需继续强化食用菌标准和产品品质,同时欧盟各个食用菌大国需要开辟更多的市场来面对有可能到来的冲击,这些建议同样适用于中国食用菌产业,在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控制等方面也有着较大提升空间,以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张俊飚,李鹏.我国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7.

[2]陈小方,李主其,杜富林.欧洲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以北欧的丹麦为例进行分析[J].世界农业,2015(6):17-20.

[3]曾杨梅,张俊飚,程琳琳,等.中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竞争力与贸易潜力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8-16,142.

[4]门殿英,谭琦,王南.我国食用菌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类型及对策[J].食用菌学报,2004(4):51-56.

[5]王茹慧,张俊飚,张童朝.世界食用菌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格局动态演化分析[J].长江蔬菜,2016(16):24-30.

[6]郭琳.中国食用菌出口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7]曹佳,安玉发,陈丽芬.中国食用菌生产和贸易分析[J].农业展望,2006(7):14-17.

[8]赵晓燕,崔野韩,邢增涛,等.欧美地区有机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规程解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1):118-120.

[9]郭静利,郭燕枝.我国食用菌的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J].中国科技论坛,2008(6):109-111.

[10]Berryman P. 1-The EU food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regulation [C] //Advances in food and beverage labelling. Oxford: Woodhead Publishing, 2015: 9-12.

[11]Lucio Barabesi, Andrea Cerasa, Domenico Perrotta, et al. Modeling international trade data with the Tweedie distribution for anti-fraud and policy support[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16, 248 (3) :17-20.

[12]联合国统计署. 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DB/OL].(2017- 04-01)[2017-04-20]. https://comtrade.un.org/db/.

猜你喜欢
出口量进口量冷藏
2021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3月份我国化肥出口量同比减少40%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02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进口概况
2020年我国聚酰胺6切片的出口概况
2020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2020年我国己二酸的出口概况
2019年我国己二酸的出口概况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