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组通”铺就幸福路

2018-04-10 02:15文丨陈敬良
遵义 2018年7期
关键词:汇川区组组汇川

文丨 陈敬良

建制村通畅率100%!

通客运率100%!

组组通硬化率100%!

这组数据,无疑为汇川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了最具权威的诠释。

一直以来,公路建设作为汇川区重点民生工程,围绕做“亮”干线、做“精”支线、做“足”细线、做“实”专线、做“通”连线,汇川区超前规划、超前运作、超前实施,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助力脱贫攻坚跑出加速度。

交通先行

凭借“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的东风,自2015年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以来,汇川举全区之力,吹响着打赢交通扶贫“组组通”公路建设大决战的号角。一条条纵横交错、内外连接的通组公路正在汇川广袤大地上渐次铺开。

2016年,芝麻、山盆、松林、毛石、沙湾等西部五镇从原遵义县划入汇川区。因其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此,汇川区投入19.8亿元,着力建设西部五镇通村通组路。

2018年,公路建设被再次列入汇川区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以改建为主,新建为辅,结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人口数量等确定项目建设标准,编制6.5米宽通村公路和4.5米宽通组公路建设,确定技术人员负责公路建设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整体调度和技术指导。

通过“四好农村路”创建,遍布汇川区千山万岔的通村通组路由量向质、由通向畅迈进。

三年间,汇川区建成通村公路421公里,通组公路1566公里,惠及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边远山区贫困群众撬开了脱贫致富大门。

路面狭窄,坑坑洼洼,弯急坡陡,这曾是通往泗渡镇金田村公路的真实写照。

得益于汇川区“五改四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逐步推进,这个原属省级二类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424人的村子,因路的改善走上了康庄大道。

阳春三月,艳阳高照。笔者在去年底脱贫出列的金田村看到,由泗渡集镇到该村6.5米宽的通村油路盘山而上,良好的路况超出笔者想象,9.5公里路程仅用时10余分钟,便抵达金田村委会。

“路修好了,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泗渡镇金田村党总支书记雍建华介绍说。以前村里不通公路,村民出山全靠两条腿翻山越岭,农副产品要靠人背马驮才能运出山外,不仅运量有限,且花费时间长。

为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去年初,泗渡镇投入资金2279多万元,将通往金田村和境内9.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提档升级为柏油路。

过去路不通,从金田最边远村民组出发,靠人背马驮到集镇卖农副产品,一个来回要花费一整天时间。现在路修好后,从集镇到金田村车程仅需10多分钟即可抵达。

公路通则产业兴。笔者在金田村看到,一条条通组路犹如毛细血管,连接到每户农家,通达田间地头。

过去村里很难见到的机动车身影,如今已遍布半数以上的村民家庭。不仅如此,村里不少村民还添置了小轿车。

路通了,曾经种得出、长得好但卖不出去的无奈局面不再重现,村民脱贫信心更加坚定。为此,金田村两委引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过去,年年种玉米,效益低。今年,订单辣椒种植、菱角菜、西兰花等高经济效益农作物受到热捧。

“现在方便多咯,老板开着车来收,把菜放在田坎边边就可以甩上车咯。”看着地里长势旺盛的西兰花,村民余成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下雨天,路溜滑,勉强能通摩托车还要技术好的才敢去。”说起以前出行环境,村民蒋兴碧眉头紧皱。“做梦都没想到,4.5米宽的通组路修到家门口,还安上路灯,晚上串门都不用打手电筒了。”说到这里,蒋兴碧的喜悦之情同样溢于言表。

畅通之道

通畅的通村通组公路不仅打通了老百姓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还活跃了农村经济,带动乡村面貌巨变,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重要基石。

沙湾镇安村去年年底刚出列。这个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的村落,过去因大山阻隔,一直隐蔽在大山深处。去年,这条从沙湾集镇通往村子的公路全线贯通后,不仅缩短了安村到沙湾集镇距离,更为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带来了极大便利。

沿着一条6.5米宽的通村柏油路蜿蜒而上,古朴雅致的房舍、修整平齐的田垄错落有致排列在公路旁,不一会儿,安村精品示范点映入眼帘,犹如世外桃源般,掩映在茂林修竹中,浓浓乡愁顿时便舒缓了奔波的心绪。

路通了,村容村貌变了个大样。依托沙湾镇万亩映山红旅游资源,乡村旅馆在安村村悄然兴起,作为安村村精品示范点创建之一的大竹中心广场,以传统文化元素修建的二十四孝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在吸引外来游客的同时,还给当地村民提供了游玩的好去处。

村民刘远林自去年5月开办农家乐以来,收入成倍增加,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准备继续扩大旅馆规模,以吸引更多游客入住,让好日子越过越甜。

交通便捷的汇川新农村(潘义军/摄)

与此同时,围绕大娄山景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路,汇川区启动娄山关至观坝旅游扶贫公路、混子至仙人山景区旅游公路,协助配合崇遵复线和仁遵高速建设,按下了S207大桥至山盆镇路网改造作为加快启动西部快速通道的快进键。

“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如今,在汇川区各个村落,干净整洁的路面一改往日“稀泥脚”状况,形成了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

为管养好通村通组公路,汇川区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公路建设领导小组,镇(街)设立工作专班,实行区级月调度、镇(街)周调度的区、镇、村三级联动运行机制。

除此,汇川还积极探索创新“路长制”,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明确区、镇、村职责,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处和道路交通盲点,采取修建防护栏、垒防撞石墙、设立警示标志等方法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安全意识。

自2015年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以来,3年间,汇川区通过多种投融资模式,完成通村通组公路投资19.8亿元,如今的汇川区已实现镇镇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未来,随着2条国省干线升级改造、944公里通组路硬化、高坪互通、泗渡观坝下线口和桐梓河(汇川境内)5个船舶停靠点建设项目的启动,到2020年,以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为基础的便捷交通运输网络,将为汇川区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汇美之川新画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汇川区组组汇川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品学兼“忧”的好孩子
2020年汇川区关工委工作硕果累累
汇川技术 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组组通 通幸福
汇川技术工控界“小华为”跌下神坛?
贵州将研发“四好农村路”管理系统
合力破解“养护”难题
汇川温泉——中药养生温泉
一个行业记者眼中的汇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