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车工赵晶: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2018-04-10 02:27
遵义 2018年7期
关键词:螺纹钢车工数控机床

镗孔刀、螺纹刀、切槽刀……她能够熟练使用的刀具多达十几种;0.1毫米、0.01毫米、0.002毫米……她操作的数控机床,最大加工精度能达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三十分之一;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她用自己奋斗的青春赢得了无数光环,却依然低调谦虚。她是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数控车工赵晶。

2003年,刚满20岁的赵晶从做学徒开始,她凭着顽强的钻研作风、不懈的奋斗精神,在岗位上创造了一个个成绩,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2006—2008年,赵晶连续多次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数控大赛并名列前茅,成为数控车床界少有的著名“女刀客”。随着声名鹊起,赵晶接的难活儿越来越多。一次车间接到任务,要加工一批铜套,最大加工精度0.013毫米,而当时车床的加工精度仅为0.03毫米。要求高、难度大,没人愿意接单,难题最终落到赵晶身上。接到任务绝不推脱,为确保精度,她反复揣摩,一次次试制,一遍遍研究产品参数、琢磨加工方法,最终成功消除了加工中的不稳定因素,使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2013年,自治区级“赵晶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成立;2017年,国家级“赵晶数控大师工作室”成功获评。以赵晶名字命名的大师工作室成立之后,她就一直带领团队成员承担起攻坚克难、革新技术的重任。

赵晶最满意的技术创新项目是“螺纹钢套提质增效”。日常作业中,螺纹钢套的加工量很大,但一直沿用的工艺加工精度差、废品率高,且每个零件的加工时间长达65分钟。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赵晶尝试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并专门编写加工程序。“我利用下班时间,把程序一段段写在纸上,第二天上机操作,然后修改完善。”一个模块接着一个模块,赵晶编写的程序最后达到三四万字节的容量。那段时间,赵晶家里满是写满程序代码的草纸。赵晶的心思没有白费。经她改进后的螺纹钢套生产工艺一次即可加工成型,用时仅为5分钟,废品率也比以往降低了30%。

仅2017年以来,赵晶带领大师工作室团队成员就完成了近30项技术革新,革新后的生产工艺效率最高提升20倍。

“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必须脚踏实地,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突破,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赵晶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大师’称号对我而言是一个更高的起点,绝非是最后的终点。”

猜你喜欢
螺纹钢车工数控机床
成分对螺纹钢的性能影响分析
技术创新促进昆钢螺纹钢产品升级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高档数控机床数据采集应用
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管理经验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浅谈车工实习的设置
精轧螺纹钢
PLC在数控机床中应用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