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DCA循环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04-12 00:27孙善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4期
关键词:满意率心肌梗死护理人员

孙善红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心肌缺血、心肌坏死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若治护措施不当,不仅会降低治疗的效果,还极易导致其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是心脏破裂等情况。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护就显得十分重要[1]。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进行宣传和普及。因此,PDCA循环又叫做戴明环。在PDCA中,P(Plan)代表计划、D(Do)代表执行、C(Check)代表检查、A(Action)代表行动或处理。本研究主要分析用PDCA循环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其年龄为42~85岁,其平均年龄为(68.69±5.03)岁;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其年龄为43~88岁,其平均年龄为(70.83±6.1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及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用PDCA循环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计划: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然后在护理小组会议上针对患者的情况探讨对其进行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的重点方向,最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较好的护理计划。2)执行:在小组内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护理计划的流程和操作方式,如迅速转运患者、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对其进行心电图血氧指标的监测、对其进行用药护理或手术护理等。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各项护理技能的训练。培训完成后,考核成绩合格的护理人员可直接参与到对患者进行治护的工作当中。对于未能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小组负责人可对其进行二次培训,指导其自行分析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直至其通过考核后才能让其按照预设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3)检查:小组负责人协同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对本次护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复盘检查,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定期组织开展小组会议,收集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做好会议记录。4)处理: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小组会议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经验总结,如进行预检分诊的技巧、安全转运患者的方法、与心内科和导管室进行沟通的技巧等,并将总结出的结论应用到下一次进行PDCA循环护理的过程中[2]。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如发生药物外渗、护理人员未按计划进行拔管等。2)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此调查问卷共包括很满意、较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选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很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1.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3.05,P<0.05)。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很满意的患者有20例,表示较满意的患者有9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6.7%;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很满意的患者有12例,表示较满意的患者有10例,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8例,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7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9.46,P <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笔者认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较好的原因主要是:PDCA循环法是一种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的管理模式。将这种管理模式融入护理工作中,可通过为患者制定系统的护理方案、严格执行护理方案、对护理方案进行检查和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持续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在对其进行抗凝治疗、留置导管的过程中,若处理方法不当,不仅会延误其病情,甚至会导致其死亡。采用PDCA循环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护理,能使护理工作有据可依,进而有效地杜绝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4]。此外,护理质量的提高能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从而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用PDCA循环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护理方式不仅能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满意率心肌梗死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