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助政策下中职男生消费观的引导和培养

2018-04-12 04:29杨金妍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消费观

杨金妍

摘要:基于当前国家资助政策对中职学校的资助范围和力度不断深入扩大的大环境下,许多中职学生,尤其是男学生走进了消费误区,做出很多不当的消费行为,引导他们走出消费误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是中职学校迫在眉梢的重要德育工作。

关键词:资助政策;中职男生;消费观

中职国家资助政策自2007年开始实施至今走过了十年的时间,逐年来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范围和力度不断深入扩大,使得越来越多农村贫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能进入中职学校继续读书,学习技能。但同时许多受资助的学生(以男生较为突出),走进了消费误区,盲目消费,做出很多不当的消费行为,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是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职男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现状

中职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异地就读的学生,很多情况下父母都是直接把学杂费、生活费等费用交给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在年龄上处于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层,既有别于小学、初中学生,又区别已成年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比较薄弱,往往对钱财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做出很多不当的消费行为。而男生与同龄女生相比,思想上更不成熟,处事方面更不理智,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差,对钱财的支配、使用和管理没有正确合理的认识和规划,经常出现消费无计划性、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等不良现象。

中职学校的男生消费情况大致如下:1、伙食方面。经常不在学校饭堂就餐,而是一个电话一条微信的方式下单外卖直接送到宿舍,或是同学之间互相请客到学校外面饭馆就餐。晚上夜宵时间总喜欢三五成群地结伴划拳喝酒。2、购物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购的普及和简单方便,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在网上购买衣服、鞋子、生活用品、零食等。正由于网购方便省事,同学们就常常不自觉地买下比较多的东西,甚至一些价钱昂贵的名牌商品。3、娱乐方面。中职男生的网瘾较为严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他们经常会到网吧通宵上网,或者用手机上网、玩网络游戏等,这些网吧费用和手机费用也是相当大的一项开支。4、恋爱支出方面。据调查所得大概有35%的中职生存在谈恋爱现象,男生在谈恋爱上的支出占据其每月生活费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大约400—500元,主要花费在和女朋友逛街,吃饭,送礼物,为女朋友办生日会等。5、其他方面。包括抽烟(许多男生烟瘾较大)、同学过生日、获奖学金、比赛获奖等庆祝会的请客,自己过生日办生日派对,节假日外出游玩等。

中职学校的学生家长定期每月或每学期给孩子生活费,家里给的钱基本上都足够了学生的日常开支,则国家资助下发的助学金、奖学金,学生们一般都可以自由支配。大部分女生与男生相比更懂得合理安排、使用这些资助金,她们通常会自己存储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或让父母少给些生活费,直接把资助金用在自己的日常开支上,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而大多数男生几乎都是把这些资助金当作是额外零用钱,用于请客吃饭、不必要的购物、上网娱乐、抽烟、喝酒、谈恋爱,甚至是赌博,诸如此类的消费行为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不正确的,这也与国家资助政策的意图和目的严重脱离。

二、中职男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存在问题的分析

1、社会大环境因素。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中购物、消费简易快捷,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巨大变化,过度消费、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给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易于跟风的中职男生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观,是造成中职男生消费观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2、学校德育教育缺失。

首先,中职生作为刚刚开始独立消费的群体,消费心理还不成熟,正确的消费观还没有确立,学校未能及时地把正确理财和消费的相关知识普及至学生,也未能把如何理财,如何消费等教育落实至学生。其次,学校对校园内的超市、饮食店、小吃摊档、小卖部和校外周边大排档、外卖的管理欠缺严格化、规范化,也不加以防范,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非健康消费提供了方便。最后,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学校没有把引导学生正确消费观作为德育工作的具体内容。许多中职学校从职业教育本身来看,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在机制、队伍、投入等方面还缺少有力保障。

3、学生自身品德素质。

厌学、言行举止缺乏教养、纪律差、自控能力差、沉迷网络游戏、抽烟、喝酒是当代中职男生的几大通病。中职学校的学习压力小,课余时间多,加上男生厌学情绪严重,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之又少,课余时间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便去网吧通宵上网,在宿舍玩手机、打扑克聚赌、抽烟、划拳喝酒,这些恶习及违纪行为正正反映出他们过度消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好逸恶劳的思想作风和错误的消费观念、习惯、行为。

三、学校方面引导学生正确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对策

1、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充分发挥德育课的功能,拓展教学内容,开展青少年消费方面知识教育,使学生有机会接受正确、严格、规范的消费教育,并通过学生讨论、演讲、辩论会、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慢慢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2)以班会课为主要阵地,举办“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主题班会,开设父母辛苦劳动挣钱,而孩子在学校大手大脚花钱的情景剧,安排班上的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其他同学观看及参与讨论。通过参与情景剧的扮演、观看及讨论,让学生一方面体会金钱来之不易,是父母的艰辛劳动换来的,另一方面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对自己的消费方式有所觉悟,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消费观,要求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開支,做到有计划、适度消费。

(3)充分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网络宣传来普及学生正确理财、消费科学知识和中职国家资助政策的意义、目的。每个学期定期开展“中职生正确合理消费”、“资助政策助我成才”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主题校会、主题班会、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并在每学期的开学大会或散学大会上举办受助学生先进事迹报告和表彰,通过校园文化的广泛渲染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学习到正确消费的科学知识,学会如何合理消费,确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又让学生强烈认识到国家对中职生资助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孩子上学的问题,懂得只有遵守学校纪律,道德品质优良,奋发向上,生活简朴的学生才真正配得起获得国家的资助。

2、加强消费指导,进行理财意识教育。

(1)指导学生订立用钱计划和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班主任是学生首要面对的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应指导学生如何合理用钱,合理支配钱财,引导学生合理消费,要求学生订立用钱计划和做好日常消费记录,督促学生严格执行用钱计划,切实记录好每一笔支出的时间、用途、金额,记录自己的开支明细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日常消费情况,明确生活的底限和目标,了解自己的花费情况是控制不当消费的良好开端,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步地产生量入为出的习惯,自覺控制自己计划以外的开支。

(2)开设与理财相关的辅导课程,传授相应的理财知识。学校可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理财实际,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一些理财知识方面的课程,比如《理财常识》、《基础经济教育》等,向学生普及金融、理财、商务等方面的常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理财方式、理财技能。

3、开展实践教育,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

作为零零后的当代中职男学生,在生活上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加上社会奢靡之风不良的影响,造就了他们好吃赖做、不劳而获、鄙视劳动、厌恶劳动,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恶习。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必须多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多一些劳动机会,让学生亲身去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从劳动中受到教育,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感受劳动的乐趣和光荣。比如在某些重大节日、纪念日根据本校开设的专业组织学生到社区相应地开展志愿服务,如维修家电、维修摩托车等;或利用假期,通过学校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让学生深入社会,尝试假期打工赚钱,体验赚钱的艰辛。通过劳动让学生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和地位,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更不是无故白来的,是劳动、工作挣来的,从而树立珍惜劳动收入的成果,不奢侈浪费,保持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

参考文献:

[1]王永昌。关于加强对职校生消费习惯于理财教育的对策研究[J]。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3)

[2]张莉。中职学生树立消费观念之我见[J]。沈阳师范大学。2007

[3]李燕娜。和谐社会背景下中职生消费观的引导和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10(19)

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国家资助环境下技工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实践研究》

(GXZZJG2016A079)

猜你喜欢
消费观
正确认识消费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与自我修炼
论高中生消费观念对学校周边经济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青少年消费观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浅谈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
我国高档商品消费市场进入结构性转型时期
关于独立学院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