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2018-04-12 04:29陈官容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画角算式动手

陈官容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要加强基本的计算训练,因为任何一个较复杂的计算,都是若干个简单的基本计算综合起来的,如果基本计算的能力提高了,那么,较复杂的计算能力也会随着提高。一般的说,口算与估算是计算的基本能力。随着各年级教学内容的不同,计算的基本能力也有所不同。例如: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本能力是通分;多位数乘、除法计算的基本能力是一位乘两位数和估商;分数乘、除法的基本能力是约分。所以,培养计算能力,必须加强这种基本能力的训练。现在小学生的作业量异常繁重,计算又是费时费力的题型,因此,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作业,经常在计算上出现错误,而且是普遍现象。后果是即没有省时间,又养成了不良的計算习惯。作为教师,应在低年级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态度。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读题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读题能力的培养。现在很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对知识死记硬背,当遇到一些需要理解性的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了,能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其中的能力很低。最近我们做了这样两个数学测试题:第一个是列出一个很直观的算式,包括了一百以内的减法和整除法;第二个是应用题:食堂有3袋大米,重300千克,两袋面粉重120千克,问食堂里的大米比面粉重多少千克?针对这个测试,我们在不同学校的不同班级(均为二年级)进行了测试,在最后的测试中,我们发现了在二年级的学生中,对于第一个算式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速的算出来。而对于第二个,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做出来了,百分之四十的人没有做对,还有百分之二十五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其实这两道题都非常简单,都是一百以内的减法和整除法,只是第一是用直观的算式,而第二个是应用题,测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是典型的读题能力欠缺的表现。

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应注重动手操作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更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教学更是如此,在操作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每节课的核心。如教数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先摆小棒。“9根小棒分成两堆,该怎么分呢?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法最多,。”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动作很快。边摆边说边记,有的还在争吵,都想说服对方。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自己通过努力得到了知识很是高兴。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几何图形。因此,角的认识及画角是教学重点。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实物,如:三角板、五角星、书本等,请他们指出上面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实物角。再让学生利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一个活动角,对不熟练的再让好学生辅导一下。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更加深了对角的组成的认识。在教学画角时,我也同样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开始,学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不规则的角,比如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还有的画了个图等等。针对画角出现的问题,我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找答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主动练习,并再次给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用笔和尺画角,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积极探讨摸索,终于画出了正确的角,并总结出来。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思维异常活跃,而且富有想象力,也极易闪现出创造的灵感。因此,在一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教学“按规律填数”时,我什么都不讲,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找规律,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4,6,8,10,( ),( ),( )。一开始,反应较快的学生马上就想出了怎么填,而稍差一点的学生则颇费力气,可谓是绞尽脑汁。这时,我适当引导学生分析数字,经过点拨,部分学生马上就知道这些数应该是从小到大排列,几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要求回答。为了了解掌握情况,我临时又出了一题,如,20,18,16,14,( ),( ),( )。很快学生就举起了手,知道了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工作,没有什么窍门和高招,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处处为学生着想,持之以恒地辅导他们,要求他们坚持不懈地去训练,才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了画角的正确方法,这样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是十分有益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观动作思维。数学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加上低年级学生又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学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等现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引导与调控。

猜你喜欢
画角算式动手
顺学而教,让学习真发生
试谈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
谈学生作图经验的积累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思考”是一粒种子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