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分析

2018-04-12 04:29舒军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舒军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师生的课堂地位也有所调整。如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进行单方面演示和讲解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同样应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师生有效互动

引言:

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既能增进师生关系,也能让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这对于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益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现今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明显不足,陈旧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成为了制约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如何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作用失衡

在如今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师生间看似频繁互动,但教师明显占据了互动的主动权,师生仍然扮演着“支配”和“被支配”的角色,这样的互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根本上是无异的,自然也无法真正发挥出互动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这一现象目前普遍存在于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但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程度越来越低,效果也越来越差。

(二)师生互动中存在着差异性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师生互动还存在着差异性的问题,教师与不同学生的互动程度不同。由于学生的个人体质不同,男女生之间能够接受的体育训练强度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互动较多,男女生相比,与男同学的互动偏多,导致部分学生的内心不平衡,学习积极性所有降低。另一方面,在学优生和学困生方面,存在的差异更大。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偏向于学优生,对学困生的态度则是不闻不问,这就使得原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得不到公平师生互动的情况下,更加没有办法学习到应有的知识[1]。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策略

(一)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

个体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形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最自己的重视,能够对他们起到激励的效果,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好的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技术动作讲解与学生动作模仿示范、动作联系中教师的个别辅导、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教师的鼓励赞扬等,都存在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在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表露出对学生的期望、鼓励,对学生形成整体印象。例如:在鞍马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个别学生对鞍马产生胆怯感。教师针对这样的情况先进行疏导,然后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再针对学生适当地在鞍马前放上一块起跳板,使其增加鞍马与地面的高度,从而降低学生的胆怯感;教师在一旁有效帮助,鼓励学生反复尝试该动作,达到技能熟练的程度。

(二)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

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是体育课堂的主要互动形式,课堂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行和着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互动,在组织教学、讲解、示范、提问、评价、讨论和动作练习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群体互动。例如:《快速跑》一课中,当学生听到快速跑时,就反射性地产生了抵触、抗拒的心理。因此,我将本课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安排一到两个有针对性的有趣游戏,如:《前仆后继》反映的是协调、灵活素质的游戏;《快速扶棒》反映的是快速反应的游戏,学生们特别喜欢。如体育教师也参与到其中,既能把课堂有效的带动起来,又能活跃课堂氛围,这更能体现师生、生生互动的一方面。这样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会比枯燥的跑、跳、投等练习效果更好[2]。

(三)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使师生互动得到有效强化,便需要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对于师生情感互动来说,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情知互动、认知互动等均属于情感互动的范畴。情感互动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技术技能传授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及自身情感内容等,让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发挥到最佳状态,使教师与学生互相影响,共同发展。总而言之,情感互动是一种双向互动模式,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思维交流。比如:在开展撒网捕鱼、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以及800米接力棒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参与比赛,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教师融入比赛更能看清学生体育技能存在的问题,在比赛之后通过与学生积极交流,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以競赛为主要形式的互动

开展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竞争环境下积极进取,自主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在竞赛过程中,便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教学生投篮的技巧,然后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开展投篮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哪组投篮命中率最高,即为获胜。在完成了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实战的篮球比赛,由教师作为评委,参与到比赛环节中。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再以教练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技巧,获得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引导者,师生间的沟通多了,距离近了,感情也更深了。

(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互动

在教育改革后,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较为常用,成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更能为师生创建一个有效互动的平台。例如,在短跑或长跑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耐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师可以先扮演老鹰,随后再加入“小鸡”的队伍中,和学生融为一体,一同合作,打破师生间的屏障。同时,学生也在角色的不断变化中增强了体能,提高了耐力,同时也体会到了体育学习的快乐,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带来良好体验的同时,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经验与体会[J].考试周刊,2015(11).

[2]董世喜.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结合的经验[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5).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