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雨季,为学生撑起一把伞

2018-04-12 04:29徐红梅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病因心理健康

徐红梅

内容提要: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教师要抓住其心理特点,用教师的爱心与耐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病因;教育方式

心理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但进入本世纪,与之相连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表明,有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自私等,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迫在眉睫。

初中教育阶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初一的学生比较“乖”,初二的学生比较“散”、初三的学生比较“坏”,在初二、初三学生身上所体验到的种种躁动、种种心理扭曲,确实令人十分忧虑。由于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在学生成长的雨季里,我们要撑起一把雨伞,陪他们一起走过,要让他们的消极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放下教师的“架子”,倾听学生的心声。

一项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心理烦闷时先和父母讲的占30%,先和老师讲的仅占3.3%,和谁也不说的达到29.7%。是孩子们不愿意与老师或父母讲心里话吗?他们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每当我们打完球带着满心欢喜、满脸笑意走进教室时,老师总是说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可见,能不能让孩子们说心里话关键在大人。心里话的倾诉是教育的重要链条,因而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通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此为突破口,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民主、和諧、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异常。所以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每个人都有权利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应接受他人的批评,包括教师在内。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应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欣赏者。师生的交往也是双方互动的交往。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中情感成分比较重。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常作出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由此可见,教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帮助解决。教师经常利用课余与学生沟通,几句谈话,几声鼓励,一点暗示,一个微笑等等,都能给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用期望的目光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和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我们不能够等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样就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好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尽量避免出现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的因素出现。

比如,在一个班集体中,有一些学困生,他们也许是成绩不够好,反应不够快,与同学们相处有些小气等等。那么班集体中难免有同学会不喜欢这些人,甚至会歧视他们。那么,老师们就需要在班级营造一种气氛:不管同学学习如何,成绩如何,性格如何,家境如何,在这个班集体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歧视同学都是不对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那么,这些孩子们就不会陷于一种不良环境之中。渐渐地,也许会有令人惊奇的表现:成绩好的不再骄傲,成绩差点的有了进步等等。这样,就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对“后进生”倾注一片爱心。

后进生,往往是心理问题比较多的一个群体,后进生的教育,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那么,面对后进生,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这样的“后进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后进生”就没思想、没知觉,就无药可救。“后进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对于后进生,最忌讳的莫过于“歧视”和“放弃”。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用爱心精心呵护。许多后进生恰恰是缺乏“爱”的产物,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关爱之情,无异于“久旱逢甘雨”,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学生,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怎样“后进”,总还不至于是不近人情的“冷血动物”。在给学生以思想,学习上的关心和教育的同时,在生活上多多过问。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生活的温暖,另一方面让他们觉得老师并不因其后进而置之不理,照顾了自尊心。

把一个班中的所有后进生的工作都“承包”到班主任一个人身上,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班干部作为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一个群体,平时与同学们在一起,对后进生有较多的了解,同时,作为“同学”,他们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其观点、看法往往更容易彼此理解和接受。这样避免了班主任一人力不从心,孤掌难鸣。通过群策群力,利用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提高转化效率。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才能促进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教育理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撑起一把雨伞,陪他们一起走过雨季,我们必需引导每一个学生走上健康快乐向上的人生之路,我们也一定会从中探寻到一块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大陆”。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张相葵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3]《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刘捷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病因心理健康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