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与设计的发展变迁

2018-04-12 04:29董晓满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造物图案设计

近一百年来,中国的设计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非常传统的艺术设计时代转型成一个现代设计的时代。具体从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就是价值观的基点上,中庸的设计思想变为功能为主。第二是价值观念的目标整体和谐变为个人幸福的观点。第三是价值实现的手段,科学技术取代传统手艺。在第四点是价值实现的规范上,法律代替了工匠制度。这四个方面在我国的艺术设计的转换上充满了悲喜交加。

西方国家早就进入工业时代,我国和西方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和西方的设计价值观的巨大冲突。這种冲突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相差巨大的生产方式。这种冲突将决定是否新的设计秩序可以重建。

首先,我国传统造物观念受到西方设计观念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封建社会崩溃,近代社会不断变革倒逼着我国的造物艺术发生变革,国民从未经历过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对这种文化交流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文化激荡的环境里中国的图案学诞生了。以前我国传统的“士林”重义轻技以及重农抑商的价值观也受到了西方民主科学以及自由意识的冲击。中国传统造物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西方文化的引入,这奠定了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16世纪后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带带来西方的器物和他们的近代科技知识,这不仅使我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很大改变,同时使中国造物的技术手段得到提升。这使得我国造物观念发生变化,从消极排斥到主动学习。这是我国与西方国家全面竞争的标志。我国人民学习西方国家经存在这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定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制洋器”成为当时一个时尚的话题,不论是当时的洋务派还是反对洋务派的人都觉得西方国家强大在制造器物的技艺上,至此我国的造物活动开始了现代的转型。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逐渐频繁,所以图案设计及其相关领域也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阶段。不得不承认起初我们的设计师存在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一样的社会阅历,但是他们也是我国造物艺术向现代发展的动力之一。图案、手工以及写实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可以说我国图案学的发展受图案教育的推动,至此,中国设计教育开始了现代化。

其次,不得不融合的中西设计思想、文化以及理念。 在不断的学习西方文化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别人的东西彻底融汇成为自己的东西。恰巧,20世纪初期我国考古学和民俗学建立,考古学的研究对图案设计有这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民俗学可以帮助大众重新认识与了解我们的文化。之后,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我国发展壮大,遭受打击的必定是我国传统工业,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新旧两种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质,某些传统的工艺开始了想现代转换之路。一些行业开始衰落,可丝织业这样的却开始了向着近代大机器工业的过度。20世纪初期西方有一项涉及艺术绘画、建筑、设计以及雕塑等领域的变革,我们称之为“现代运动”。前期由于现代运动的传播仅仅基本上是局限在部分设计师的小圈子里,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对对中国的影响都是很小的,几乎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才受到普遍关注。期间还有一项运动对中国的工艺美术产生了影响。这便是1934年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可以理解为这项运动是国民大众走向现代化合理生活的一个开端。简单来说就是把礼、义、廉、耻用到真正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让使大众的生活趋于艺术化和军事化或生产化,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社会运动也是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艺美术设计。新生活运动那浓厚的本末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西方文化以及现代设计进行深入的了解,推迟了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脚步。建国后随着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的有序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进行图案学有了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我国图案学由此进入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20世纪设计史上一个重要成就。

最后是图案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图案和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第一届全国性质的民间工艺美术展览是在1953年进行的,之后“工艺美术”被定位为设计学科的名称。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立后,原来的图案教育被改称为工艺美术教育,至此,社会完全接受了“工艺美术”图案也被工艺美术的概念完全取代。工艺美术和图案的内涵、外延以及属性非常接近,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近代我国大部分行业开始了生产的机器化,不论科技还是实际的生产都有大大的提高,图案随之进一步发展,近代图案学逐渐产生。从理论上来讲,图案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可惜图案学的建立却是引进日本建立的“图案”观念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才慢慢建立的,所以难免在早期的发展时期会受日本以及西方的影响,但是六十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和西方文化处于隔绝状态,我国的工艺美术文化一直在走自己的路,直至改革开放。这次是我们主动打开国门了解外界的开放的设计思潮,封闭了将近20年的时间我们深深体会到自己的落后,奋起直追。于是图案的内涵也发生变化。于是引起了图案设计和教学的强烈争论,有利于图案思想认识的一次又一次不断突破。西方现代设计运动的思潮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被我国设计界逐渐了解,我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处于绝对劣势,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使得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产品等使用方式以及功能和结构。新艺术运动之后现代艺术的设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设计思潮有批判的色彩以及革命的意义。直至20世纪90年代电脑和互联网的建立与逐渐普及,图案设计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设计实践活动还改变了之前的设计方式以及程序,同时冲击这设计人员的思维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一种设计的手段,仅仅是我们使用的工具而已,我们对图案的构成或者是色彩的构成等依然应该保持基本的知识素养,方可不失设计本身。

参考文献:

[1]刘国良,中国工业史(近代卷)M 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2002

[2]傅抱石,基本图案学[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傅抱石,基本工艺图案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4]雷圭元,基础图案[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5]龚骏,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6]高叔康,中国手工业概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7]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8]郎绍君,论中国现代美术(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董晓满(1993.3—)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江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艺术学学士学位,专业:产品设计,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造物图案设计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BUBA台灯设计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以木造物
有种设计叫而专
淘宝造物节引爆创造力的盛会 华晨宇献唱 天天兄弟PK奇葩说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