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世纪世俗音乐的蜕变来看欧洲音乐的发展

2018-04-12 04:29杨帆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世纪欧洲

杨帆

摘要:欧洲严肃音乐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近几百年来它的发展之迅速、成果之丰硕更是令人惊叹。而当把目光放眼到它的源头中世纪,却发现专业音乐经历的是一个极其缓慢的成长过程,这段历史在过去很长时间因为发展的缓慢和教会统治的封闭被视为是无所作为的黑暗时代,而今天我们从这漫漫千年的音樂演变中看到的却不无深厚的积累,其中世俗音乐便是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关键词:欧洲;中世纪;世俗音乐

中世纪的早期,连年的战乱和古罗马文化的消亡,在人们的精神基督教凭借着信仰的力量拔地而起,成为了中世纪的精神支柱,欧洲音乐从此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教会音乐成为当时的绝对主流,教会几乎垄断了音乐,以至于现在几乎找不到那个时期的的世俗音乐记载。虽然教会极力维护自身的教条,但在其中却无疑存在着冲破禁锢的力量,八九世纪复调音乐的产生便是其重要体现,从原来单调平稳的单声部圣咏到二声部的奥尔加农,到后来的附加段和继续咏等更加自由而抒情的散文式花腔歌调,这虽然是教会自身的创造,但隐约可以看出民间的影响,他们共同体现出一种冲破束缚的愿望。就在此后,音乐开始由被动的仪式性需要而向主动的创造性写作发展。

欧洲中世纪的世俗歌曲最早都是单声歌曲的形式,最早有记载是从11世纪左右的拉丁歌曲开始的,其中一种广泛流传的单声部孔杜克图斯本是与礼拜活动联系的,然而后来逐渐世俗化以至于脱离礼拜活动而在民间单独存在,这种音乐形式不借助圣咏而是靠自创,歌词来源更加更广泛,可涉及政治和生活方面,但偏于严肃。从这种体裁也能看到宗教音乐形式的世俗化倾向。而在12世纪和13世纪早期盛行的一种由称为歌利亚德的游荡诗人创作的拉丁歌曲中更可以看到一种和宗教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这类歌曲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也十分不羁。

在13世纪教会音乐达到全盛的同时,欧洲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城市的兴起带来了迅速发展的市民阶级和城市文化;地区的纷纷独立造就了地方语言的兴起,方言文学和诗歌出现,产生了用方言创作歌曲的的流浪艺人荣格勒和游吟诗人;十字军东征开辟了骑士文化,与之相应的骑士歌曲也随之得到发展。其中法国的游吟诗人和德国的恋诗歌手创作的歌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法国游吟诗人

游吟诗人最早出现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当时使用南方的奥克语和普罗旺斯语所作,后来12世纪末13世纪初开始由于战争的缘故转向北方,南方的游吟诗人被称为特罗巴多,北方的被称为特洛维尔。游吟诗人的组成复杂,包含宫廷贵族和骑士阶层甚至于一些帝王,最早的一位即是博瓦图的伯爵威廉九世。他们的创作以爱情题材为中心,“宫廷之恋”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题材,除此之外有如田园歌、康佐、晨歌等,另外北方游吟诗人还特有较长的叙事体方言歌曲,重要体裁有传奇、叙事歌和莱歌。南方游吟诗人中有一位贝纳特·德·文塔多恩十分有名,从他创作的一首《我看见云雀扑打着翅膀》可以大致看见当时世俗音乐的旋律特点。法国的游吟诗人随着骑士阶层兴起而兴起也随着其衰落而衰落,在十字军东征结束以后随着大多数骑士身份的转变他们的歌曲也渐渐以全新的面貌展现。

2、德国恋诗歌手

由于受法国游吟诗人的影响,在12至14世纪德国也出现了方言抒情歌曲,这类歌曲在德国被称为恋歌,歌手被称为恋诗歌手。相比起法国,德国的恋诗歌手更具有骑士的风范,他们的爱情歌曲比法国游吟诗人的歌曲要抽象,并受到宗教歌曲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德国的骑士歌曲存在的时间要长于法国,一直到16世纪才随着骑士阶层的衰落被更新的市民阶级音乐所替代。

封闭的中世纪在14世纪已经到了末期,社会的巨大的变革一触即发,这不仅仅是连年战乱带来的后果,也是从中衍生出的信仰危机所带来的后果,教会对人性的长时间极端的压抑,人们内心渴望个性解放与自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同时对教权的至高无上产生了普遍的怀疑。其他方面,如城市兴起、市民文学鼎盛更是对这一时期音乐的变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时期的音乐在历史上被称为“新艺术”时期,被视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桥梁,呈现出一种过渡的风格。“新艺术”这一概念起源于14世纪前半叶的法国,后来形成了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音乐风格。其中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世俗音乐对宗教音乐的渗透影响在此时达到了十分有力的程度,宗教音乐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世俗音乐合流,更预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西方音乐的去宗教化的走向。

在新艺术时期,法国音乐在实践和理论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元素,并对整个欧洲有着广泛的影响。如由于经文歌的高度发展要求记谱方式的改进,二分不完整拍替代了三分完整拍,这对后世的记谱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还有终止式的使用和等节奏技术的运用使的音乐的创作内部能建立起一种统一的逻辑,从而复调写作的规模得到极大扩展等等,这些新元素极大地扩大了音乐家们施展才华的空间。马肖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一位代表人物,值得注意的是他是在音乐史上作品得到完整保存的第一位音乐家,他虽然也写作宗教题材音乐,但马肖的创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仍然是世俗音乐,宗教音乐只在他所有作品中只占小部分。其对世俗音乐最大的贡献是在其中引入在宗教音乐中高度发展的复调手法,并将其应用到完美的程度。从此世俗音乐进入和宗教音乐平分秋色的复调时代,许多宗教音乐作曲家都同时创作世俗音乐。马肖的复调世俗歌曲主要体现在14世纪法国音乐和诗歌的三中固定形式:维勒莱、回旋歌、叙事歌,其实这也是从14世纪以前的游吟诗人传统中继承而来的。除法国以外,意大利的兰迪尼也是十分有影响力的一位多产的音乐家,而与马肖的不同是兰迪尼流传下来的所有作品全部都是世俗音乐作品,更可见当时世俗音乐的影响力。在马肖以后,复调写作技巧被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音乐作品向着越来越复杂而艰深的方向发展,然而其中依然有向着简洁的趋势发展的萌芽。

结语: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经历了从单声到复调的蜕变,从形式简单的拉丁歌曲到复杂的复调多声部歌曲,不论是游吟诗人、恋诗歌手,都充分发展了欧洲音乐的多元性,抒发了更多的作为人类自身的情感,从默默无闻到遍及各地,它打破了宗教音乐的垄断格局,一直发展到和宗教音乐并驾齐驱甚至超越宗教音乐的程度,并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和宗教更进一步结合的基础。到今天,欧洲音乐中的宗教成分愈加被淡化,世俗音乐已然成为主流,宗教音乐也更多地关注人的情感,欧洲音乐的发展即是这样一个趋势,一旦某种风格被发展到极致就意味着它将走入另一个方向,而在这种类似螺旋式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也有着

参考文献:

[1]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

[2]唐纳德·杰·格劳特等.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

猜你喜欢
中世纪欧洲
火山奇迹
欧洲之桥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的理性与信仰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