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曼仗中寨阿卡人衣服制作的文化

2018-04-12 04:29袁青腾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葫芦服饰

袁青腾

摘要: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关键词:阿卡人;服饰;葫芦

曼仗中寨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暖和村委会,曼仗中寨是哈尼族村寨,自称阿卡人,现有36户,176人。生活在西双版纳的阿卡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其先民是云南古代散居在云南北部、东北部、西北部的羌族群,羌族群是云南的土著居民。公元前二世纪,作为阿卡人是古代羌族的后裔,羌族群在云南省现如今分布广泛,被历史学家称为“昆明诸种”。“昆明诸种”中“昆明人”也就是在这次大的分化、融合中,其中一支进入现元江上游流域。这部分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今元江、哀牢山地区。其中有少部分的哈尼族继续往南迁徙至西双版纳、澜沧江、老挝、越南以及泰国北部等地,这小部分人就是今天自称阿卡人。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从民族的纪元起到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歷史。

根据民族志的述说,以前西双版纳的妇女是勤劳能干的,哈尼族的衣服都是她们自己制作的,从棉花,到去棉花核,到搓线,到制成布,到染色,到绣上图案,到成品,都是哈尼族的妇女完成的。棉花树是3、4月份种植,8、9月份就是采摘没有去核的棉花。棉花采摘回来需要晒干,晒干后就是去核。去核的棉花即可制搓成线,搓线的工具是他们哈尼族自制的,搓线的工具就是如图一所示,搓线的工具非常小,容易携带,哈尼族妇女在去田间劳作的路上都不会忘记搓线。搓线的工具看是非常简单,就是一根筷子粗,比筷子要长一些的木棍,在木棍的三分之二处有一个硬币厚的石头圆盘。木棍的上面有两个内嵌,主要的目的是勾住线。圆片石头其实就是搓线的关键,不要看是简简单单的石头,他其实富有一定的哲学的。圆片石头的大小,是否形状为圆形,直接影响线的质量。搓线的时候把棉花放在接线处,转动石头圆盘,然后棍子悬在半空,但是一定要保持垂直地面。笔者当时认为很简单,试了几次都不行,说明搓线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而且拿棉花的速度决定了线的粗细,细线容易段,粗线影响美观,所以拿棉花的速度要控制好。线搓好了,接下来就是织布。在曼仗中寨里,

织布的工具相对其他而言比较简单,就是用图二的工具放在织布机上面,两个线干是放在织布机的两头,而织布机是多条线把三个工具连接在一起,图三是放在中间位置,竖的整理好,就是整织布机的横线,每穿一根横线,就要用图三去压紧一根一根的穿,每穿一次横线代表布又多一点。布就是通过这用原始方式一步一步的织出来的。布织出来就需要染,哈尼族地区的布都是染成藏蓝色,是用哈尼族特有的染色原材料。哈尼人善于用蓝靛染衣,各家屋前种有蓝靛,用其叶子放入缸内加水一泡即成藏蓝色。染好之后,哈尼族妇女就会在布上绣花。哈尼族阿卡人最喜欢绣葫芦在衣服上面,因为阿卡人认为葫芦是来源,是植物种子的来源,是动物的摇篮。有一个哈尼族传说就是关于葫芦文化。

具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经历了一次沧海桑田,地球上被一片深蓝的海水所淹没,于是世界上什么动物、植物也没有了,只有一个大葫芦漂在一片汪洋中,也不知道被漂了多少年,海水渐渐的褪去,葫芦被冲到了浅谈上,经过风吹日晒,葫芦就被渐渐打开,里面走出了一对男女(他们是兄妹),男的叫则朗,女的叫则瓢。他们看了看天,天上鸟都没有,又看看地,地上什么也没有。为了传宗接代,阿哥则朗吹着阿卡竖笛朝东去找心上人;阿妹则瓢吹着树叶朝西去找意中人。可是不知道多少次阿哥听到吹树叶的声音,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跑过去,总是能见到自家阿妹;阿妹也是不知道听到多少次的竖笛声,兴高采烈的跑过去总是能见到自家的阿哥。不知不觉,几年就过去了,阿哥对阿妹说;“阿妹啊,别找了,这世界上根本上没有什么人,这就是天意,让我们兄妹两个结为夫妻吧。”从此以后,兄妹两个人便结为夫妻,辛勤的劳作,又从葫芦的种子取出万物种子撒播大地,大地因此而变得碧绿,又从葫芦里放出万种动物跑遍了大地,因此大地变得生机勃勃。因此阿卡人一直以来把收获的种子放在葫芦里,便于来年播种①。

上面的故事是关于哈尼族阿卡人的葫芦文化,也是哈尼族阿卡人的起源。阿卡人认为葫芦是他们万物的来源。阿卡人把葫芦修在妇女脚套和衣袖上。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注释:

①张戈,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刺绣图解,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学校基地组织编写,2012年版,第2页

猜你喜欢
葫芦服饰
去海边吧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葫芦瓜
猜朝代
宝葫芦
画葫芦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台湾原住民服饰之美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