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18-04-13 06:55杨文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破膜结薯薯块

杨文波

1.马铃薯的选地和整地

马铃薯的适应性比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对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够提升温度,确保马铃薯的根系发达。这种栽培技术需要较多的肥水,因此在选择马铃薯的栽种地块时,需要选择排水通气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多且结构疏松的土壤。在高寒地区,土壤大多是红壤,显酸性,土层深厚且结构疏松,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而且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提高薯块的干物质含量,提升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通常来说,马铃薯的根系能够达到地下六十到七十厘米的地方,而且马铃薯块茎会在土壤中生长,这就需要马铃薯的种植土壤具有湿润、深厚且疏松的耕作层,通常深耕二十五到三十三厘米即可。

2.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马铃薯品种选为脱毒良种最佳,比如,青薯2号和5号或者大西洋等马铃薯品种。在选定品种之后,还要对种薯进行切块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生产的成本。不能将种薯切成过小的薯块,这样会对马铃薯的出苗以及幼苗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通常来说,种薯切成三十到五十克的薯块最佳,每个薯块上需要带有一到两个芽眼。在切块时,不能将种薯切成薄片或者将芽眼挖掉,更不能够丢弃顶芽,如果顶芽的生长态势非常旺盛,可以选择从中间将种薯切开。另外,如果在切块时发现病薯,或者切开种薯时发现薯肉存在病腐、环纹或者颜色异常等现象,要将此种薯丢弃,并对切刀与垫片采取消毒措施,再继续切下一块种薯。

另外,马铃薯播种前,需要进行地膜的选择。按照马铃薯的生长特性而言,地膜的选择需要遵循如下原则:第一,选择强度高且耐老化,各项性能满足国家标准的地膜;第二,地膜的厚度需要均匀,最厚的部分不能超过0.018毫米;第三,地膜需要具备较高的透明度;第四,地膜的宽度要与马铃薯的播种密度相适应,一般选择膜宽為八十厘米或者九十厘米的地膜。在铺膜时,需要将地膜拉紧、整平并盖严,确保薄膜能够紧贴地面。

3.马铃薯的播种

马铃薯的播种时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来决定,早春马铃薯一般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上中旬播种。如果马铃薯的播种时间比较晚,可能会出现高温烧苗的现象。在马铃薯播种时,需要合理密植,对于植株高大、分枝多且结薯较为分散的品种来说,应该稀疏种植;对于植株矮小,分枝少且结薯较为密集的品种来说,应该密集种植。通常来说,春季地膜马铃薯的播种量大约为5万株/hm2。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发现开墒下种并起垄覆膜的播种方式最适合高寒地区的马铃薯栽培。该播种方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选择好的地块呈顺山式按照一米划线进行开墒,然后人工顺线在两边进行错窝打塘,塘距为三十到三十三厘米为宜,空行的距离为六十厘米;其次,等到播种之后,施加足够的底肥,并用土覆盖起垄,垄高为十五到十八厘米为宜;最后将膜覆盖上即可。

4.马铃薯的田间管理

第一,破膜引苗,马铃薯通常在播种覆膜之后的二十八天左右开始出苗,如果膜内的温度比较高,就要采取破膜放苗措施,避免幼苗被高温灼伤。等到破膜之后,需要将破口使用土壤封严,保障膜内的温度和湿度不会降低。

第二,施肥管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施肥操作比较困难,追肥不是很方便。因此马铃薯在播种时,底肥一定要施加足够多的量,这样就只需要在马铃薯蕾期追肥一次即可满足马铃薯的养分需求。通常采用追肥抢施肥或者在地膜上进行离根打孔施肥,追肥使用的肥料通常为液肥,由尿素兑水而成;还可以采用叶面喷洒施肥或者将膜撩起施肥的方式。

第三,加土盖薯,如果马铃薯的结薯期有小薯露出土面,就需要将地膜撩起进行加土盖薯处理,盖好之后将地膜盖严,避免薯系变绿,影响马铃薯的品质。

第四,灌水排水,马铃薯在覆膜之后,会保存一定的水分,在初期阶段,需要注重水分的控制,避免幼苗在高温和肥水充足的状况下徒长;等到马铃薯生长到植株旺盛的阶段,正值高温季节,很容易遇到夏旱,就需要根据马铃薯的实际生长状况进行灌水处理;等到了雨季,土壤的湿度比较大,而且田间很容易积水,需要采取排水措施,避免马铃薯出现渍涝现象。

第五,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马铃薯主要存在早疫病、病毒病、晚疫病以及环腐病等病害,可以采用25%的甲霜灵喷雾来防止病害,每隔七天喷洒一次;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通常在播种的时候,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和水进行稀释,并与干细土共同搅拌制成毒土穴施。

5.马铃薯的收获和地膜的回收

5.1马铃薯的收获和贮藏

马铃薯成熟时,植株的大部分茎叶都会变成黄色,并渐渐枯黄,匍匐茎出现干缩现象,并与块茎分离,这时块茎不再增重,为马铃薯收获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在晴天进行马铃薯的收获最佳。在马铃薯收获之后,需要在通风处摊放两到三周,将马铃薯的水分与热量散发掉,再将马铃薯贮藏,保障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5.2地膜的回收

废旧的地膜遗留在土壤中,会对耕作产生影响,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家畜误食地膜之后,还有可能出现肠道疾病。所以,在马铃薯收获之后,需要将地膜完全回收,将地膜从土壤中拣出,进行回收再利用或者集中销毁。

(作者单位:163311 黑龙江省大庆市农业委员会)

猜你喜欢
破膜结薯薯块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引产时间对足月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自由体位待产下两种破膜方式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羊水流干对宝宝有影响吗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