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分析

2018-04-13 06:55刘敬东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破皮结薯块茎

刘敬东

1.选地

1.1马铃薯喜土层深厚、疏松的微酸性(pH=6.5左右)土壤,这种土壤不利于疮痂病的发生,而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在土壤中纵深发展、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植株生长繁茂,结薯多、块茎大,是高产优质的基础。

1.2土壤必须具有旱时能灌,涝时能排水的能力;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植株中有90%的水分,块茎(薯块)中也有80%的水分。如果结薯期间缺水,不仅大幅度減产,正在膨大的块茎就会停止生长。以后再浇水或降雨,会出现二次生长,形成畸形薯,降低质量。土壤水分过多,如不能及时排除,能引起块茎的皮孔外翻,薯皮粗糙,易感细菌病害,造成薯块腐烂。

2 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2.1 选种催芽

种薯抗病、优质、高产的特性对马铃薯高产十分重要,宜选择3代以内的脱毒种薯。种薯要进行严格挑选,用薯形好、薯皮细致、有光泽、结薯集中、耐低温的脱毒品种,挑出伤薯、病烂薯、畸形薯。可选用专用型或鲜食型马铃薯,如淀粉专用型品种克新4号,加工型品种大西洋;鲜食或覆膜栽培,可选用早大白、费乌瑞它,均早熟高产。用种量2.25~3.00 t/hm2。一般在播种前10~20 d进行催芽,可选择塑料大棚、室内、小拱棚、温床等较温暖的地方,保持温度在14~16 ℃,保持湿度在60%~70%,芽眼于15~20 d后开始萌动,幼芽微伸,待其长至1.0~1.5 cm,块茎表皮已晒绿,根芽呈紫绿或浓绿色,根点凸出时即可切块。

2.2 种薯切块

常在播前2~3 d进行种薯切块,忌切后放置太久而造成腐烂。用消毒后的利刀从种薯顶端向下纵切1刀,再切取种薯中上部带壮芽的作为种块,单个种块重量宜为30~60 g,且每块带1~2个芽眼。为避免切刀传染病菌,应事先准备2把切薯刀,交替浸泡在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一旦切到病薯,立即换上消过毒的刀,再将原先的刀浸泡消毒,此法对防治环腐病、黑胫病等均有效。同时必须对切种场地严格消毒。薯块切好后用草木灰拌种,以达到防病、作种肥的效果。若能直接播种30~60 g小种薯效果更好,因其能避免切刀传染病毒,从而降低病害发生几率,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3 科学播种

栽培密度取决于品种级别、特性和用途,并且要做到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提倡适时早播,当地土壤10 cm深处温度稳定通过5 ℃时及时播种。一般栽种行距65~70 cm,株距25~30 cm,保苗5.25万~6.75 万株/hm2。

4 田间管理

4.1中耕培土

马铃薯在土壤中的结薯层主要分布在10-15cm的土层内。因此,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才有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的伸长与块茎膨大。出苗后,查苗补种,及时清除杂草。苗期结合除草培土一次,现蕾初花期进行第二次培土,第三次在封垄前,尽量做到垄宽、垄高全部到位。一般垄高20~30cm,以利于多结薯、结大薯。

4.2追肥

幼苗出土后,需肥逐渐增多,可追施芽苗肥,促使幼苗生长迅速而整齐,茎叶尽快形成较大的光合面积。扩大有机养料的制造和累积。一般块茎膨大期追施尿素8~10kg/667m2,分两次追施效果更好。生长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g/667m2,一般喷施2次,间隔期7~10d。

4.3合理灌水

视土壤质地、气候状况和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灵活掌握。灌水原则前期和后期少,中间多,即苗期和终花期需水较少,块茎膨大期需水较多。灌水应注意小水勤灌,严防漫灌。收获前20d内不灌水。

5.病虫害防治

2.2 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的高产栽培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病虫的防治,一旦病虫害发生,将直接导致马铃薯减产,影响马铃薯质量。

虫害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害虫主要有菜青虫、蚜虫等。对地上害虫可使用高效吡虫啉液来防治;在地下害虫中,金针虫、地老虎对马铃薯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要积极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犁地前向地面均匀撒施3%的辛硫磷颗粒剂,在马铃薯生长期采取喷洒敌敌畏乳油或敌百虫粉剂等措施对地下害虫进行有效防治。

病害有晚疫病以及疮痂病等。晚疫病是在湿度较大、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其危害性较大,如果不进行及时的防治,很容易导致烂薯的大量出现。因此在开花期就应混合阿米西达、代森锰锌和金雷等对叶面尤其叶子背部进行喷施来加以防治。放线菌病害的疮痂病一般发生在碱性土壤和结薯期土壤高湿高温的情况下。因此一般不要把马铃薯种植在碱地上,有机肥要彻底腐熟才能施入土中,药物处理可通过向土壤撒施定量硫磺粉来进行消毒防治。

6.收获

当马铃薯成熟时,地上秧棵尚未枯萎,地下块茎的皮相当嫩,稍不注意就会破皮。块茎破皮后,极易感染病菌,同时破皮处变褐,影响商品性。收获前一周至十天,应先将秧棵割掉,使块茎在土中后熟,表皮木栓化,收获时不易破皮。另外,收获时,人工捡拾堆放小堆,田间晾晒。人工捡拾时,随时进行分级,把破损薯、病薯单放。晾晒1—2天后,运回贮藏地点,贮藏地要干燥、通风、遮荫。有的地方收获后用土埋假贮,防止块茎见光变绿。

(作者单位:150100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猜你喜欢
破皮结薯块茎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95%酒精湿敷对灸法留存非破皮性烫伤疗效的影响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灶台物语二则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南五味子育种研究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