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半夏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2018-04-13 06:55李文浩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多菌灵块茎病斑

李文浩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能够治疗痰多咳喘、风痰眩晕、痰饮眩悸、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生用外治痈肿痰核。还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咽炎、淋巴结炎等多种疾病。半夏为浅根性植物,生长气候温和、湿润,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15~26℃条件下最适宜半夏生长。清水县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半夏生长,小拱棚半夏种植技术每年面积达到2万多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造成半夏产量低且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尤其小拱棚栽培技术种植半夏,通风差,种植密度高,易造成病虫多发、病害传播快,给半夏种植带来很大的风险。生育期如发生病害,将会导致半夏大面积的死亡,造成整个小区减产甚至绝收。另外,夏秋高温和光照是半夏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清水夏秋多雨,尤其是连日的阴雨就会造成半夏倒伏和块茎腐烂,致使大幅减产。因此,加强半夏生产中病害防治以及配合高产栽培技术,尽量减少农民损失,非常必要。

1块茎腐烂病

块茎腐烂病是人工栽培地半夏最常见、最难治、也是危害最大、发病范围最广的病害。半夏块茎和珠芽的膨大期因灾害性天气高温、雨季、土壤湿度长时间过大会导致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块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几天后,斑点迅速向四周和块茎内部侵染扩展,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叶片也会逐渐由绿色变黄、最后枯萎,全株死亡。病菌会迅速蔓延侵染其它半夏块茎,短期内使整个半夏地块全部感染而腐烂,先腐烂大块茎后小块茎。

主要防治方法:(1)异地调用良种。(2)播前块茎消毒,50%多菌灵1200倍液浸种12小时;5%草木灰溶液浸种2小时;40%乙磷铝300倍液+50%多菌灵浸种半小时;300倍食醋液和50ml/升的高锰酸钾浸种,可预防腐烂病。(3)发生阴雨天气和水涝时,田间及时排水。要多次中耕松土,打破土壤板结层,并及时喷施杀菌药剂或撒施5kg/亩生石灰粉。(4)半夏生长后期遇到连阴雨天气,如部分植株发生腐烂病,应及时果断抢收,收获的半夏块茎应马上脱皮加工,防止内部腐烂。

2茎腐病

茎腐病主要危害半夏幼苗的地上或地下部嫩茎。染病苗出土后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浅褐色水渍状斑,然后绕茎扩展,呈褐色状斑,最后幼苗倒伏死亡;地下部染病苗会出现基腐。以病苗为中心向田间四周蔓延,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幼苗有田间虫伤或机械损伤会加重该病发生。

主要防治方法:(1)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2)选用无病种茎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5min后立即播种,可推迟发病约1个月。(3)合理浇水,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进行中耕,疏松土壤,创造半夏生长发育良好的条件。(4)病害流行时及时摘除病株,防止再次侵染危害。(5)药剂防治。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灌施或喷洒。

3叶斑灰霉病

叶斑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初期为水渍状退色病变斑,呈灰白色点状或条状病变斑,然后扩大呈褐色不规则大型病斑,最后多个病斑可愈合成更大型病斑,通常会造成叶扭曲,造成叶过早枯死,叶背面病斑湿度大时形成灰色霉层病原孢子。通常连续阴雨病情会迅速扩展。

主要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69%安克錳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铵500倍液,每7到10天喷l次,连续喷3次。如果夏天温度过高,采用半遮阴栽培,创造适宜半夏生长的凉爽田间小气候环境,结合施用一定比例的磷钾肥或草木灰,提高半夏抗病能力。

4病毒病

病毒病症状像马铃薯Y病毒组的芋花叶病毒,主要危害叶片,症状表现为花叶不规则褪绿或出现黄色条斑,致叶脉纵卷畸形,此病也可使半夏在储藏期间造成大量腐烂。初夏、高温多雨、发生蚜虫等情况下发生并传播发病。此病在桃叶型叶上发生较多,而柳叶型叶上发生较少。病毒病通常通过蚜虫、蓟马、叶蝉、飞虱等虫媒或病株摩擦等方式传播。研究表明,半夏块茎传毒可能性很大。染病株叶片叶绿素受阻, 影响正常光合作用,影响块茎产量质量。

主要防治方法:(1)选择无病地块,严格筛选无病半夏良种。(2)半夏生长期及时消灭或预防蚜虫等虫害的发生和传播。(3)半夏出苗后,要连续喷洒80%敌敌畏1500倍液或40%乐果,每隔7到8天1次,连续喷3 次。可用病毒清、毒霸、克毒威等新型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治疗,也可用磷酸二氢钾,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洒,每隔3天1 次,连续3次,促叶片转绿、舒展减轻危害。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5猝倒病

在人工种植半夏地块,猝倒病比较容易发。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最易发生,特别是在通风透光比较差时,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叶和叶柄上出现绿色不规则病斑,随即病斑色泽加深,患部变软,叶片似开水烫过,呈半透明状下垂,相互粘在一起。此病发病快,传染迅速,一经发现,很快蔓延,防治非常困难。

主要防治方法:(1)选择前茬作物没有发生过猝倒病的地块,不宜选择前茬为西红柿、茄子、黄瓜、白菜的菜地;(2)土壤选好后,要进行冬季的冬耕晒垡。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适当施用或不施用化学肥料中的氮肥。(3)以预防为主,发病前的高温雨后喷施,用75%百菌清800倍液;50%甲基托不津1000倍液,每7天1次,交替喷施3次。近年来用66.5%的普力克800倍液、72%杜邦克露5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也较好。注意一定要喷药均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作者单位:741499 甘肃省清水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多菌灵块茎病斑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及其种植土壤中多菌灵残留的研究
2种杨树烂皮病害早春症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