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

2018-04-13 06:55李洪良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叶赤眼蜂玉米螟

李洪良

一、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是我縣玉米种植史上新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成为影响我县玉米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

(一)推广抗病良种

玉米品种间的抗病存在明显差异,应因地制宜推广种植。

(二)保健栽培控病

实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可起到控制减轻发病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1、适期播种,错开危害关键期,从而减轻发病,减少损失。

2、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性农业措施。一般大穗型品种每亩以3500—4000株为宜;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条件,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发病程度。

3、平衡施肥,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适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尽量施用有机肥。

4、改变种植方式。多年以来以单一品种净种为主,实行间作套种以增强田间通风透气,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发病率,可采用玉米间作套种甘薯、豆类等。

实行合理轮作,发生严重病害的玉米地块,可轮作种植烤烟、马铃薯、豆类等作物。

(三)人工防治

1、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2、摘除底叶。摘除底叶结合中耕进行(两次),一般病株70%、病叶率20%时进行,实行先摘2-3片底叶雨追肥,中耕、增强田间通风,降低田间湿度。

(四)药剂防治

从大面积防治效果看,中抗至中感品种一般要求防治三次,第一次于5叶期开始喷药防治,第二次于大喇叭口期,第三次于花期或10-15天喷1次,连喷3次。

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50%、65%代森锌50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等农药喷雾防治。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效果好,又能降低防治成本,还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二、玉米绣病

(一)症状

玉米锈病病害可以发生在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以叶片发病最为严重;全生育期均能侵染发病,中后期发生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有铁锈色的粉末状物,为病菌的夏孢子;植株生长后期,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冬孢子。

(二)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防治上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多抗或兼抗当地几种主要病害的杂交品种。

2、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加强栽培管理。

3、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源。

4、在发病初期,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150克或25%三唑酮乳油100-120克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6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2次。

三、玉米螟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玉米螟的危害,因地制宜地选用赤眼蜂、性诱剂、白僵菌、高压汞灯等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玉米螟。

(一)农业防治 清除田间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堆沤作堆肥,以杀死潜伏在秆内的虫蛹。合理轮作,不宜连作,减少成虫基数。简化施肥技术,减少追肥次数,促进甜玉米个体之间发育一致。实践证明,可有效控制玉米螟幼虫在田间扩散。尽量减少分期播种的次数,避免两代之间交叉危害。春秋种植甜玉米的地区和田块,不宜再进行反季节栽培。

(二)生物防治 实践证明,利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和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效果良好。在螟卵初盛期开始放蜂,每亩放赤眼蜂1万头。在玉米心叶中期,以白僵菌菌粉与细炉渣或木糠按1:10的比例混拌均匀,施于心叶内,每株2克左右。

1、赤眼蜂防治:

(1)释放时间: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蜂适期,间隔5—7天再放第二次。

(2)释放数量:每亩释放赤眼蜂1.5万头,第一次释放0.7万头,第二次释放0.8万头。

(3)释放点数: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在释放时还要根据风向、风速设置点位,如风速大时,应在上头适当增加布点和释放量,下风头可适当减少。

(4)释放方法:首先要按照放蜂量、放蜂点数及有效赤眼蜂头数,将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块,用秫秸皮或针线别(缝)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距基部1/3处。

(三)物理防治

在玉米主产区村屯内距房屋15米以上的开阔地,按16公顷玉米设置一盏高压汞灯,下设药池,利用玉米螟的趋光性诱杀。

(四)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心叶末期(剥去心叶丛外面的绿色叶片,仅有2-3片黄白色嫩叶包着尚未抽出的幼嫩雄穗),此时是低龄幼虫最大限度地潜伏在心叶丛中为害的时刻。每亩用50%巴丹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还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公斤加水5公斤加细砂土25公斤配制成颗剂,每亩10公斤施于心叶防治。另外,施用辛硫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做为辅助措施,甜玉米授粉基本结束时,田间调查发现仍有大量玉米螟幼虫,可采用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喷洒在雌穗顶端花丝基部,能有效防止青苞受害。

(作者单位:157602 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心叶赤眼蜂玉米螟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分期播种对西藏甘蓝型油菜心叶出叶速度的影响研究
应用3种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