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应用富利尔钾叶面肥对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2018-04-13 06:55王璐张海燕陈兴良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利尔结实率长势

王璐 张海燕 陈兴良

富利尔钾穗粒数多1.7粒,结实率略高1.1个百分点,千粒重重0.3g,最终收获公顷产量为10147.5kg,较清水ck的9769.4kg增产378.1kg,增产比为3.87%,增产极显著,应用效果明显。

富利尔钾(Foliarel K)是水稻低氮高钾配方叶面肥,N≥4%,K2O≥48%,B=0.2-3.0%,特别适合作物后期补钾,可显著提高作物抗病、抗逆性,提高作物结实、座果、结荚率、增加着色、促进早熟、提高果实品质。2016年在我场现代科技园区进行应用试验。主要目的是明确富利尔钾对水稻产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本试验于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50农场农业现代科技园区进行,该园区地势平坦,土质为草甸白浆土,耕层18-20cm,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3.86%,PH=5.98,有专用育秧棚区和本田生产区,适合水稻秧苗苗床期及本田生长,符合试验要求。

供试水稻品种为龙粳31号;供试肥料富利尔钾(Foliarel K)意大利SCL公司肥料产品。

1.2 试验设计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法,每处理为20行区,35米行长,每区面积210 m2,三次重复,顺序排列。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为富利尔钾750g/hm2,孕穗期-齐穗期兑水225kg/hm2叶面喷施1次;处理2为清水ck。总公顷施肥量为尿素180kg,磷酸二铵90kg,氯化钾150kg,尿素分基肥、蘖肥、穗肥三次施入,施用比例按4:3:3;磷酸二铵全部基肥施入;氯化钾分基肥和穗肥二次施入,施用比例按6:4。4月20日整地,5月19日插秧,7月15日(孕穗-齐穗期)处理按要求量兑水进行叶面喷施,清水ck叶面喷等量清水。

1.3 试验调查与方法

喷施后7天、10天、15天、20天、25天观察田间长势与长相差异。9月25日收获前进行产量性状调查,收获测产,并进行室内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表现与差异

田间喷施富利尔钾后7天-10天观察水稻长势长相其与清水ck没有明显差异。15天以后,喷施富利尔钾的水稻长势略好,其株高上稍有差异,但不是特别明显。水稻灌浆速率上看没有明显不同,田间主穗其空粒略少。近黄熟时,籽粒饱满度较清水ck略好,粒色变黄速度稍有差异,其枝梗黄化速度稍快一点,最终成熟期略早一天。说明富利尔钾的应用对水稻空粒的减少及成熟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2.2 产量性状调查与分析:

收获株高富利尔钾较高为103.5cm,较清水ck的100.2cm高3.3cm;穗长为16.2cm,较清水ck的16.1cm略长0.1cm。m2穗数为487.7穗较清水ck的490.3穗少2.6穗,穗粒数为88粒,较清水ck的86.3粒多1.7粒,结实率为90.2%较清水ck的89.1%略高1.1个百分点,千粒重为26.2g,较清水ck的25.9g重0.3g。

收获小区产量三次重复间差异不大,但两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最终收获公顷平均产量为10147.5kg,较清水ck的9769.4kg增产378.1kg,增产比为3.87%。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多重比较方法:Duncan新复极差法,富利尔钾收获产量与清水ck比较达到极显著增产。

通过室内考种情况可以看出,水稻喷施富利尔钾较清水ck株高增加3.3cm,穗长略长0.1cm,穗粒数多1.7粒,结实率高1.1个百分点,千粒重重0.3g,公顷增产378.1kg,增產比为3.87%,增产效果明显。

在今年的天气情况下,田间喷施富利尔钾15天以后,水稻长势略好,其株高上稍有差异,田间主穗其空粒略少。籽粒饱满度略好,枝梗黄化速度稍快,成熟早一天。富利尔钾的应用对水稻空粒的减少及成熟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收获株高富利尔钾较高为103.5cm,较清水ck的100.2cm高3.3cm;穗长略长0.1cm。m2穗数少2.6穗,穗粒数多1.7粒,结实率略高1.1个百分点,千粒重重0.3g,最终收获公顷产量为10147.5kg,较清水ck的9769.4kg增产378.1kg,增产比为3.87%,增产极显著,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158308黑龙江农垦牡丹江联合企业总公司、 158422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50农场农业现代科技园区)

猜你喜欢
利尔结实率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人文与科学的亲密接触
——希利尔的三本书读后感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不同熟性披碱草自交、异交及开放授粉结实率的研究*
南方早稻长势与常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