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灌区建设促进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2018-04-13 06:55权渭芳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利用率调度

权渭芳

由于灌区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明显,致使我国的很大部分耕地无效有效扩展,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形成严重的限制作用。因灌区管理工作的不足,一些耕地资源在开发之后,无法获得充足的水源支持,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鉴于以上内容,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视,不断更新管理观念,保证决策工作的准确性,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

一、 现阶段水利灌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 管理体制缺失

现存的灌溉管理工作以人为控制为主,长期实行相同的管理方式,没有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和作物生长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致使形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同时,还存在部分耕地无法得到充足水源的情况。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灌区中调度工作与水资源配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无法通过调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對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现有的水田灌溉和旱田灌溉管理工作过于粗放,没有根据旱田和水田作物的生长特点实行分区灌溉管理,致使形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2、 管理资源浪费

由于灌区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问题或者人为管理不当导致的建筑物跑水、漏水以及冒水现象会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率,形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已有的灌区管理模式是在经济计划的影响下形成的,少部分灌区还在实行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行政色彩较为明显,对农业生产的服务职能履行不善,在管理工作中缺乏创新的思维,很难适应新的市场形式。

管理观念。灌区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观念得不到有效更新,致使灌区管理水平处于下降的趋势,灌区管理工作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调度作用,无法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灌区管理工作没有形成相应的竞争机制,致使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使灌区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管理水平也就无法保障。

灌区管理的责权不明。现有的灌区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的安排缺乏合理性,行政管理、工程管理中存在权责交叉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双方互相推诿,无法在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措施,这对灌区管理的质量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将带来严重影响。另外,由于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灌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

二、 为加强灌区建设促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 确立管理中心,转变管理体制

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需要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为主要目的,在实际改革中,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分配和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而达成灌区管理体制构建的最终目的。由水利工程管理向水资源管理的转变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调度系统,为耕地提供充足水源的同时,尽量减少用水量,这种运行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 围绕市场,提供优质服务

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式,创建合同供水服务,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灌区管理的经营收益,还能确保供水质量,以合同的形式来约束双方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供给关系。为了保证供给双方的利益关系,需要按照市场价格,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避免出现纠纷问题。这种管理方式更加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合理控制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3、 合理融资,保障灌区经营与发展

想要灌区管理体制进行制度上的改革,要将外界的投资与融资作为项目的经济支撑进行全面地引入处理,这种做法可以将水利灌区的经济发展渠道得到扩宽处理,这在水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可以让灌区的经济得到了稳定性的基础。

4、 完善改革机制,调度员工积极性

灌区改革管理体制的试运行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改革的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积极调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让灌区的管理机制增加活力。本着国家制定的改革规章制度对工作过程中的人员进行定编、定岗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精简,废除一些形同虚设的部门,提高工作上的质量以及效率。

总之,水利灌区在实行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灌区周边的经济也获得全面发展。水利灌区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灌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成功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以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715600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林皋水库管理处)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利用率调度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