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秋粮作物中后期管理技术

2018-04-13 06:55贾居纲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秋粮关键技术籽粒

贾居纲

为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安阳县在秋粮作物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按照全省稳产保收行动计划精神和省市要求,切实抓好以玉米为重点的秋粮作物中后期管理关键技术的落实,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1. 落实关键技术措施,重点抓好玉米中后期管理

玉米是我县最大的秋粮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县秋粮丰歉。所以必须抓住关键时期,突出重点技术,切实抓好玉米田中后期精细化管理,按照“一密四改”技术的总体要求,以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形成壮秆大穗为主攻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为夺取玉米丰收奠定基础。

1.1 科学施肥,提高肥效。要按照“低产田前重后轻,中产田前轻后重,高产田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实行因田、因苗科学追肥,提高肥效。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玉米叶龄指数分期追肥技术、化肥沟施、穴施等深施技术,指导农民改变“一炮轰”施肥方式,杜绝撒施和地头随水冲施的现象,做到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肥规律科学施肥,并注意N、P、K合理配比。拔节期施好“攻秆肥”,确保植株健壮生长,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脱肥田块和长势偏弱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施用量;大喇叭口期重施“攻穗肥”,促进穗多、粒多,一般亩用尿素30公斤或碳铵60公斤,脱肥田块可适当增加施用量。花粒期施好攻粒肥。田间发现有发黄脱肥现象时,结合土壤墒情、每亩追施7.5—10公斤氮肥,增强茎叶功能,实现绿叶活秆成熟,保证花粒期的营养供给。施肥方法上采取穴施或开沟施肥,施后及时浇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1.2 及时防治病虫害。玉米生育中后期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要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防统治工作,选用高效低毒的对路农药,于病虫发生始盛期,大面积开展综防统治,并做到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有机结合,实现科学防治,降低成本,提高防效。在认真搞好常发性,流行性病害防治的同时,加强对突发性、暴食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减少生产损失。药剂可选用多菌灵、禾果利、毒死蜱等喷雾防治。

1.3 中耕培土,灭茬保墒。全县玉米套种面积较大,组织农民群众在查苗补种的基础上,开展中耕培土,灭茬保墒,疏松土壤、铲除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后期倒伏,促进植株发育,达到增产增收。

1.4 合理灌溉,防止受旱。拔节孕穗期玉米生长迅速,水肥需求旺盛,加上天气炎热,田间蒸发量大,适时浇水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雌雄穗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的需水临界期,遇旱极易形成“卡脖旱”,对产量影响很大。玉米中期管理中要注意浇好“两水”,一是拔节期浇好“拔节水”,二是大喇叭口期浇好“攻穗水”,避免“卡脖旱”,防裂缝断根,促进穗部发育,争取穗大、粒多。后期浇好灌浆水。

1.5 站秆扒皮。如遇成熟期过晚或后期低温,可在蜡熟中期籽粒有“硬盖”时,将苞叶轻轻扒开,使籽粒全部外露直接晒到阳光,促早熟,防烂穗,保收成。

1.6 适时晚收。在不影响秋播正常整地播种的前提下,做到适时晚收,促进玉米灌浆和后熟,降低水分,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一般以苞叶发黄后7—10天,在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为宜。

1.7 抓好抗灾减灾工作。玉米生育中后期遇涝易导致生理代谢失调,严重影响产量。特别是在8、9月份降水量偏多,有可能突发雨涝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对秋粮生产安全影响较大。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做好应对雨涝灾害的准备。坚持防涝抗旱一齐抓,遇涝时及时开沟排水和中耕散墒,遇旱时及时浇水抗旱保秋,确保玉米正常生长所需水分供应。

2. 大豆中后期管理关键技术

2.1 抓好鼓粒成熟期管理。8月中旬,当大豆籽粒明显鼓起的植株达到50%以上进入鼓粒期,直到成熟。田间管理重点是及时防治病虫害,遇旱浇水,及时排涝。同时防止肥水过多,造成贪青晚熟。

2.2 及时收获。9月中下旬,夏大豆逐渐进入成熟期,此时植株变干,叶及叶柄脱落,籽粒收园变硬,即为成熟期。要掌握在黄熟末期至完熟期,籽粒变硬、摇动有响声时收获。要注意在露水干后收获。

3. 红薯中后期管理关键技术

3.1 防旱排涝。当叶片中午萎蔫,日落不能恢复,连续5—7天,可浇水,垄作以浇半沟水为宜。遇到多雨季节,使垄沟、腰沟、排水沟“三沟”相通,保证田间无积水。

3.2 控制旺長。可提蔓、不翻秧、不摘叶。高水肥地块,在封垄后,每亩可用15%多效唑50—75克,加水50—60公斤喷洒1—2次。控制茎叶后期疯长。

3.3 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可喷施1%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2次。

3.4 适时收获。以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为前提确定收获时期,于霜降前收获完毕。务必防止收获过晚发生冷害腐烂造成损失。

4. 谷子后期管理关键技术

4.1 防倒伏。谷子进入灌浆期,遇风易招致倒伏。抽穗开花期喷施磷肥可强秆防倒,同时增加千粒重。可每亩每次喷施2%过磷酸钙浸出液40—50公斤。如遇后期倒伏要人工及时扶起,捆成小把,顶部露出2—3片功能叶,减轻损失。

4.2 防秕谷。在抽穗至灌浆期根外喷磷肥,可有效减少秕谷,增加饱粒数。可用400—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80—100公斤,午后喷洒。

4.3 防旱防涝。谷子耐旱不耐涝,大雨来临之前,要组织人力,搞好防涝、排涝工作。降雨过多时,疏通垄沟,及时排水,以利根系生长。

4.4 适时收割。应掌握在穗中下部子粒颖壳变成本品种色泽,子粒背面壳呈现灰白色即“挂灰”时,子粒变硬,茎节开始皱缩、成熟、断青、全穗充分成熟时抓紧收割。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县辛村镇农业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秋粮关键技术籽粒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尽心尽责抓好秋粮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