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病害及高效防治技术的研究

2018-04-13 06:55李云波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黑穗病青枯病病菌

李云波

玉米的种植数量在我国农业的生产中占据着比较大的比例,也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玉米的病害也是相当严重的,不仅影响着玉米的产量,还在间接的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本文在讨论玉米的病害现象的基础上,对玉米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1.玉米病害分析

1.1大斑病

大斑病是玉米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和苞叶上。染上大斑病的玉米会在病发部位出现黑色的斑点,之后会迅速的向叶片的两端延续,最后会形成一个褐色的大斑点,在病害严重的时候,玉米叶片会迅速的干枯和破裂,从而影响玉米吸收营养和水分,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大斑病主要出现洼地和地势密度比较大的地方,病菌可以隐藏在叶片或者种子上,并借助气流进行传播,对玉米造成严重的影响。

1.2青枯病

青枯病不仅仅是玉米才会出现的病症,大多数农作物都会感染青枯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患上青枯病的玉米会出现青枯色,对农作物的有着巨大的影响。患上青枯病的玉米会在玉米成熟的时候枯萎,这种伤害具有突发性,对玉米的产量有着爆发性的危害,这种病一般发生在灌浆的末期,开始的症状表现在叶片的大片枯萎,颜色转变为褐色,玉米没有重量,颗粒呈空心状,甚至会出现大片的玉米倒伏。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灌溉的水分过多或者土壤过于潮湿。

1.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又被称为哑玉米,主要病发地为华北和东北地区,最早出现在东北,黑穗病的蔓延速度非常快,年发病率在百分之五左右,甚至在某些地区会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玉米黑穗病主要的病发症为黑穗、畸形穗,主要病原菌是孢堆黑粉,一旦感染此种病菌,通常情况下,整株玉米都没有产量。如今,这种病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仍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

1.4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最早在1966年的吉林发生,其病害伴随着高密度的种植而迅速的蔓延,由于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的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其主要的症状是茎基损害,从而破坏了营养的输导组织,导致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达不到最优的标准。发病之后的玉米会出现茎基根部腐烂,甚至是次生根腐烂的现象,主要的病菌是气生菌丝,一般是由播种密度过大、氮肥施量过多、水分湿度过大、持续阴雨天等因素造成的。

2. 玉米病害防治措施

2.1选种和种植

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在种子的选择上,也要选择优良、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经过研究表明,高产玉米品种龙高L2,以亩产吨粮、抗倒伏著称,曾经的最高记录是每公顷3.2万斤的产量记录。绥玉型号中的7和10,还有龙单等玉米品种也具有良好的抗倒伏能力。在播种之前,还要考虑到种子中是否携带病毒和细菌,对种子要进行喷药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三唑酮和立克莠进行拌种,要注意在种子露白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种子中不带有病菌。

2.2田间管理

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浇水、施肥、播种。玉米种植对肥量有很高的要求,在每个成长的节点都需要施肥,施肥的量也大不相同。在播种之前要做好肥底的铺垫工作,在盖土之后,要对玉米种子进行点播,在快要成熟的阶段要追肥,肥料过多会造成玉米营养过剩,甚至出现玉米减产的情况,施肥过少会造成玉米的生长营养不足,导致玉米营养不良,甚至害病。只有合适的肥量、合适的时机,才能确保玉米有足够的营养,确保其健康生长,保证玉米可以有效的抵抗病菌的侵袭。在浇水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水分含量,玉米属于旱作物,过多的水分会造成玉米害病和减产,过少的水分还会形成旱灾,不利于玉米的生长,不能保证玉米的颗粒度饱满。播种的时机也要适时选择,过早的播种会导致玉米发芽困难,过晚还会因气候不合时宜,导致玉米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玉米产量降低。所以,在管理玉米的时候,要加强玉米的栽培和管理的技术,对玉米进行合理的灌溉,同时,要注意洪涝对玉米水分和产量的影响,选择最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2.3无害原则

在有效的防治玉米病害的同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利用化学和农药杀虫的过程中,不仅会造成农药残留,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玉米的生长没有好处。同时,病菌和虫害在长期的农药的侵蚀下,会加强病菌和虫害对农药的抵抗力,从而导致病害加深。所以,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治理和监督,推行治理病虫害无公害、无污染的原则。

3. 玉米防病害技術

农作物专家针对玉米病害的现象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植物检疫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的检验玉米种子中和玉米种植中是否存在病菌,并在此基础上对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观察了玉米的生长环境和病害的关系之后,创造出适合玉米生长的条件。专家还提出了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作者单位:158418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六农场)

猜你喜欢
黑穗病青枯病病菌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来了 快穿好防菌衣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