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8-04-13 06:55胡芳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规模化大棚设施

胡芳

设施农业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的出现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施类型主要以毛竹大棚为主,重点以单一大棚种植。1992年后农业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农业增效,加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设施农业由单一的粮、棉、油、菜种植,向花卉、园艺、渔业、畜牧等全面发展,提升了农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全镇设施农业情况调查,针对现状存在问题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不成熟的建议,以供参考。

1 发展现状

1.1 设施农业发展速度之快,成效卓著 截止2017年底,全镇设施农业413.33hm2,占全镇总耕地的8%,其中连栋钢管温室大棚14.13hm2,葡萄和草莓设施钢管大棚166.67hm2,钢绳式温室水产设施大棚133.33hm2,其他设施中小棚99.20hm2,防虫网设施333.33hm2,喷滴灌设施1333.33hm2,设施农业配套农机具0.5万台(套)。据庵东镇2017年统计年报调查数据,全镇设施农业年创产值0.88亿元,占全年农业总产值的19.56%,设施农业亩均1.42万元,比常规农业增效58.82%。

1.2设施农业趋向多元化发展 自2010以来设施农业由单一种植业向多元化发展,设施农业由常规种植、果蔬立体栽培、无土栽培、水产养殖及苗木花卉等,据镇三农办统计调查,从2010年开始至2017年,钢绳式温室钢管大棚采用双季复式养殖,266.67hm2,亩均效益15000元至20000元,平均17650元;果蔬设施立体栽培和无土栽培年复种指数达到450,亩经济效益超2万元;种苗木类设施栽培20hm2,亩均效益创10万元,以及设施花卉观赏等亩效突破15万元。

1.3设施农业向规模化趋现品牌信誉 进入新世纪,设施农业由小规模向规模化发展,趋现具有特色化,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基地,截止2017年创建设施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2个,面积有100hm2,葡萄和草莓生产基地1个,666.67hm2个、礼品西瓜生产基地1个,16.67hm2,列入省级基地1个,宁波市基地1个,新区基地1个,成为当地的农业特色基地。创名特优农产品势在必行,顺应社会化大市场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增、农民增收有效途径。全镇设施优质农产品注册了商标,万子王西瓜、致味达酱菜、明灿酱菜、惠丰海鲜、海星果蔬、万丰野鸭、盐舍头葡萄、王鹅娘鹅肝等十几个名特优农产品,农产品信誉高销售额直线上升,有十多个名特优农产品进入麦德龙、大润发、永辉、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

1.4 设施农业的发展,形成地域农业产业带 设施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全镇已形成了大棚茄果蔬菜类产业带108hm2、大棚葡萄产业带666.67hm2、水产大棚产业带133.33hm2。同时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蔬菜、花卉、水產、畜牧和菌类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棉、油、菜种植向花卉、园艺、渔业、畜牧等多样化、高效益、高档次方向转变。

1.5政策扶持力度大,加速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进程 自2010年至今,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每年出台了设施农业扶持政策,为鼓励产业发展,2015、2016年连续两年出台了葡萄改良水泥钢管大棚每亩补助3000-4000元的补助政策,两年内发展葡萄改良水泥钢管大棚166.67hm2;为进一步促进设施农业发展,2011年起大棚设施补助资金向水产养殖业延伸与扩展,对于列入水产钢绳式温室大棚复式养殖试点的,按实际设施投资额35%标准给予补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养殖户建设水产养殖大棚的积极性;去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级财政对新建标准钢管大棚给予2000元/亩补助,连栋大棚给予5000元/亩补助,防虫网设施1000元/亩补助,水产养殖大棚调整为4500元/亩补助。自2010年至2017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级财政用于设施农业建设上的扶持资金每年达120多万元。

2 存在问题

2.1 布局单一经营规模小,制约形成商品生产 由于个别村一家一户分散传统经营,规模狭小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农户都是分散经营,很少集中连片,生产规模偏小。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较迟绥。设施农业的种植布局和产品结构单一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

2.2 基础设施不够完整,制约抗御灾害能力 近几年,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对农业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但跟不上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需求,部分地方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如高效农业规模化水利灌溉的设施现代农业先进机械设备需要更新。又如高效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对河、路、渠基础等设施有的不配套尚需完善。再如个别地方水资源不够充足,抗御灾害能力较弱。

2.3土壤基础较差,制约设施农业的效益 杭州湾新区庵东镇原是盐场,大部分盐田从70年代开始改为农田,改农历史较短,有部分土壤贫瘠肥力较差,土壤耕作层含盐量较高。据统计调查有350hm2土地尚未成熟在改造之中,由于设施钢管大棚连续耕种,长时间封棚闭塞空气流动通透性差,同时室外35℃以上使棚内上升到45℃以上连续高温久持,使土壤容易返盐导致作物盐害死亡,产量低效益差。

2.4生产成本上升,制约收益的持续增长 经营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如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据庵东镇三农办对2016年和2017年2年中的生产成本调查,调查农户数为102户,2017年每亩平均成本比2016年每亩平均成本增加11.3%;对庵东镇农资和种子公司出售的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查,2017年价格比2016年平均增加7.12%。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大户雇用劳动力工资上涨,据庵东镇三农办对2017年、2016年、2015年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大户雇用劳动力工资调查,调查农业企业8家,30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大户12户,2017年平均雇用劳动力工资为130.5元,2016年平均雇用劳动力工资为115.2元,2015年平均雇用劳动力工资为110.6元,2017年平均雇用劳动力工资与前二年对比,分别增加13.28、17.99%。

2.5 从业人员文化偏低,制约设施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技术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而目前很大一部分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老龄化,知识接受力较差,据调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文盲占7.27%,小学文化占88.88%,初中以上占3.85%。从事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方面调查,平均年龄在62.5岁,其中60岁以上老龄劳动力占78.3%,50岁至60岁占18.9%,40岁以下的占2.8% 。因此,对知识吸收趋向差异,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较低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适合设施农业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设施农业应用领域多样化、投入主体多元化 随着设施农业效益的日益凸显,设施农业的发展空间和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应用范围从原来单一的蔬菜类种植将不断向蔬菜、水果、菌类种植及水产、畜禽养殖延伸。此外,设施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农民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部门应进一步扩大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资金规模,提高对设施农业的补助标准;金融部门应进一步调整和扩大对设施农业发展的信贷业务,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争取多向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快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设施农业保险,增强对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化解农户的风险,促进设施农业持续的发展。

3.2 加强设施农业区域布局合理,优化结构提升优势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区域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镇已初步形成大棚蔬菜、大棚水果以及大棚水产养殖产业带,各地应继续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明确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调整设施农业结构,实施小规模大群体的集中连片发展战略,引导优势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加速培育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优势设施农业,形成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格局,着力强化特色,扩大规模,提升优势。

3.3 加强培育新型设施农业建设,充分发挥高效规模化优势 加快培育新型设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培育扶持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完善合理的产业链;要着力培育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设施农科教示范场(大户),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实施品牌战略,争创新型产业的名特优品牌,实行招商,带动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和订单农业;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业园区,着力培育独具特色的产品优势,扩大特色产品规模,强力推动设施农业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加速形成各自的设施农业优势。加强设施农业的建设力度,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改造;对土壤基础较差,效益低的设施农业,加快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对设施农业的土地实行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质肥料,加速土壤改良,为发展优高农业奠定基础,使之迈上一个新台阶。

3.4 提升设施农业科技含量,加速实用技术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 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导。通过有效整合各种农技、农机培训资源,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现场演示会和培训会,加强对设施农业经营户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培训。增强科技成果吸收、转化能力,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有效地提高设施内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重点引进一批优质、高效、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种植业方面要大力推广大棚田园管理机、微喷滴灌、微耕机、微滴灌装置、臭氧病虫害防治机、电子除雾防病促生机、机动和手动施药器具、烟雾净化和二氧化碳气肥器等;畜禽养殖方面要推广喂料机、喷淋设备、风机、冷水帘以及粪便处理设备,大型鸡、鸭、鹅饲养场还配备有自动孵化设备;水产设施要大力推广聚乙烯网片网箱、增氧机,配备通风设备和降温设备等设施。

3.5 提升为农服务意识,加强技能素质教育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农技术这支队伍的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意识,对农技人员要及时知识更新,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选送到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大型农业企业、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等进行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突出有重点地为设施农业产业化园区、设施基地、设施农业龙头企业、设施专业合作等为主体全方位服务,引进先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展试验示范。要有计划、有部署,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素质培训,大力开展“双证制”、“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政府出资,输送设施农企人员和优秀种养殖大户到农业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技术进修、深造,利用中央农广校进行函授学历教育;镇村创办农民图书馆,购买农业书籍、杂志报刊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乡镇有线电视开设农业专题栏目,农业技术部门咨询服务、农技简报等。

3.7提升农业网络服务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設 设施农业的发展要与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接轨。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农业网络体系建设,搭建好信息服务平台,做到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运转高效的农业网络体系,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网络营销等模式等共享资源信息,合理安排全年计划,布局种养殖结构,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价格行情。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加强农业执法力度,实行有标准化生产、品牌销售;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对生产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搞好生产基地质量抽检与市场挂钩供货制度,建立农药残留速测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控制农业源污染为重点,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使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技术,降低农产品药物残留,防止不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流入市场进入消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后果。

(作者单位:315327浙江宁波杭州湾新区庵东镇三农办)

猜你喜欢
规模化大棚设施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民生设施非“摆设”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