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认识”谁

2018-04-14 05:43游宇明
做人与处世 2018年4期
关键词:礼部势利严嵩

游宇明

俗话说:“得志的时候,朋友认识你;失意的时候,你认识朋友。”意思是,你有能力呼风唤雨,形形色色的人都会主动来跟你套近乎,纷纷与你做朋友;一旦你遇到了挫折,要啥没啥,那些曾经趋奉你的人又会一个个离你而去,此时你才知道朋友的真假。

这俗话有无道理?当然有。你看那些落马高官,在位时无数的人围着他们,与他们推杯换盏、称兄道弟,一旦这些人失意了,那些曾经腆着脸找他们违规要资金、批项目、解决工作的,都不知去了哪儿。不过,这俗话也不全面,因为它将“得志”的人先入为主地看得很高大,似乎做小人的只是他们的“朋友”。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失意时没人理,也与其得意时过于傲慢甚至阴险有关。我们可以将这句俗话表达成:得志的时候,你不认识朋友;失意的时候,朋友不认识你。

明代的严嵩当年拼命讨好同乡、礼部尚书夏言,夏言自然也极力提携他,严嵩很快升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并署掌院事。在其后10年,严嵩先是做国子监祭酒,后是做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严嵩赴京朝觐,明世宗对他印象不错,留其出任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6年后,他又被加以少保、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可谓飞黄腾达。严嵩知道,自己要保住皇帝的恩宠,就必须将正直的夏言撂倒。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鞑靼人入侵河套,陕西总督曾铣果断发兵将其夺回,并上奏建议在府谷黄甫与定边之间修筑边墙,然后再水陆并进,逼鞑靼退兵,此举得到夏言的支持,明世宗最初也同意这个计划。严嵩怕夏言再度得宠,指使人诬蔑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夏言,使明世宗打消了夺回河套的念头,并对夏言等人有了恶感。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曾铣因为严嵩的诬蔑被杀,其妻被流放2千里,夏言下狱。不久,身为首辅的严嵩利用传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毁谤皇帝,导致夏言被杀。严嵩得志时是完全不认识朋友的,他失意的时候,自然也没有朋友“认识”他了。他晚年时,儿子因罪被斩首,自己家产被抄,削官还乡,无家可归,一身破衣烂衫,满脸污秽,但没有人施舍给他一粒米,每天都在原野上那些坟堆间钻来钻去,捡那些上坟的供品为生。2年后死去,也无人吊唁。可谓奸臣最大快人心的下场。

人在得志的时候“认识”别人是少有功利之虑的,功利的東西越少,情义自然也就越真。得志的人失了意,固然会有势利之人离他而去,但一定会有善良的人留下来,给他以人世的温暖与真情。相反,如果一个人得志的时候顾盼自雄,“不认识”朋友,认为谁跟他交往都是想巴结他,朋友就会从内心瞧不起他,他失意的时候,势利者自然早就跑得远远的,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也未必愿意理睬他。原因很简单,世俗的人在乎以利换利,真诚的人看重以心换心。

世界虽然可能兜兜转转,但它的规则不会改变,那就是:所有的收获都要以最初的播种作为前提,成就事业是如此,获取爱情、友谊同样如此。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礼部势利严嵩
元代礼部尚书任职考略
《黑图档》所见盛京礼部祭祀管理的职能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李绅和严嵩
吉光片语
金朝礼部宗教管理方式刍议
势利人
严嵩父子的贪经
元朝宫廷音乐考论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