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科学毁了文学的美

2018-04-15 05:02李纳米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水晶鞋莫让伊索

李纳米

如豆的灯光下,丹麦的安徒生脸上都是汗,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未来的信,写信人告诉他,灰姑娘不可能穿水晶鞋见王子,安徒生是个骗子,骗了小朋友们这么多年,信里还附上了缜密的公式推导。安徒生左看右看看不懂,但是意思弄明白了。他犯了难。

童话就是童话,怎么还有物理题呢?

伊索迎著大太阳也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从英国寄来的。英国在哪儿?他一边嘀咕一边打开,是莱斯特大学的学生寄来的。信中礼貌地对他写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提出了质疑,龟语和兔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他们是不可能相约赛跑的,而且动物的行为目的中有觅食、求偶、躲避天敌等,并不存在娱乐这一项。

寓言就是寓言,怎么还有生物知识呢?那手里这个狐狸吃葡萄的故事还要不要留着?伊索停下来想着。

我真心佩服这些人的缜密思维和对科学知识的深入应用,但我仍然想说:文学是文学,科学是科学,莫让科学毁了文学的美。

我完全相信学生们的研究是基于对科学以及童话的热爱,他们也没有任何破坏童话美感的恶意,更何况他们的研究确有价值,至少打碎了女孩们穿上水晶鞋款款走向王子的美梦。但是,这并不应该被提倡和大力吹捧。虽说各种学科之间互有交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的,但各领域之间确有不可跨越的距离,而文学尤其是非写实类的文字,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距离而产生了独一无二的美。特别是一些修辞手法,其中虽然包含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但如果完全让作者用严密的推导去证明和解释,读来未免味同嚼蜡。

但我并不反对或阻止人们在文字中发现其他学科的魅力。比如读至两岸青山相对出”时惊喜地发现这说的正是物理学中相对运动”的概念,在体会作者乘舟赏景的雅趣时,也有一种物理学知识运用得心应手。而在物理试卷里看到不知云与我俱东”,在地理考题中偶见坐地日行八万里”,也颇有人文情怀。

文学与科学领域应当互相交融,但也要保持距离,解释得通就解释,解释不通也别强行解释一别欺负童话的无力反驳。

希望诸君不妨一笑了之,我可不希望安徒生老爷子删了水晶鞋、撇了南瓜车,让童话变成了滥俗偶像剧,也不希望多年以后回味童话和寓言时有种被耍的感觉。

佳作点评

本文可说是一篇充满意趣”的优秀之作。

一为构思之意趣。文章虚构了安徒生和伊索收信的情节作为开头提出问题,富有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情趣盎然,并发人深思。

二为语言之意趣。行文语言流畅,轻松活泼,把文学作品的诗句同其他学科的知识巧妙融合,并幽默地指出强行在童话类文学作品中过分追究科学性的荒谬感。

三为思想之意趣。在肯定科研价值的同时,辩证地分析了科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让人刮目相看。

(陈蜜)

猜你喜欢
水晶鞋莫让伊索
新物体发明大赛
卜算子·秋
生查子·秋夕
派对时分
蚂蚁和麦粒
老鼠开会
灰姑娘的水晶鞋
漫画
专属“水晶鞋”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