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泰斗今辞世,人间再无单田芳

2018-04-15 05:02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评书精益求精一代人

2018年9月11日,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单田芳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4岁。

单田芳生于1934年,1953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但因病退学,之后拜著名评书演员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从此开启了曲艺生涯。2012年,他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截至2007年他录制的评书巨作已达100多部,在听众中广泛流传;约11年,他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单田芳的成名作是《明英烈》,代表作还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乱世枭雄》《童林传》《水浒外传》等。单田芳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探索别人不敢轻易涉足的题材,形成了独特的“单式风格”。他对作品精益求精。录节目时,外面有监播员,单田芳以他们的反应作为自我评判的标准?我抖包袱,他们一咧嘴,成功了;我正说着,他们唠嗑呢,说明我失败了,没把他们吸引住。”

单田芳把一生都献给了热爱的评书事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离世对评书界、曲艺界,乃至整个艺术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多维解读

角度一:树文化自信,展文化魅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收音机广泛流行,打开收音機就是一段美好时光。听单先生的评书是那个时代很多人每天的保留项目,这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文化熏陶。单先生讲过很多英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及其侠义精神已经定格在一代人的记忆里,引导和培育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继承单先生的精神,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且听下回分解”继续下去。要有文化自信,还要有文化自觉,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是单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角度二:精益求精,后学楷模

他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更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单田芳一辈子用心耕耘,在他成功的背后,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的扎下身去”的积累、踏实和耐心。在《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中,单先生写道:我要告诉“80后”90后”的读者们,心浮气躁、恨不得一夜成名这是不可取的。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所成就,这是老先生对年轻人的谆谆教导。

角度三:博采众长,勇于创新

单先生博采众长,他讲的评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是“门里出身”,有天赋,特勤奋,喜钻研,他保存、复制、修缮、增补、改造了许多传统评书,并创造性地提出要讲“红色故事”。家学、天资、用功、创新成就了一个传奇。他传承并发扬了评书这门艺术,单先生不愧为一代宗师,亦是评书界的不朽丰碑。

猜你喜欢
评书精益求精一代人
一代人
周克耀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我们见证了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重要言论
我们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