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路径研究

2018-04-16 07:21梁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梁晨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近年来,高校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逐步加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力争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拓展和延伸了人们的视野、创意空间、思维想象力等,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不可忽视的教育阵地和实践领域。

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诸多新的体验:教学要求提升、咨询难度增加、咨询效果不可控、网络平台使用效果未知等。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度和硬件配备十分必要。借助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克服了时间、空间等限制,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查阅资料、获取知识、了解自身等,无疑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

通过网络平台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抽取4所高校1458名大学生和教师,发放问卷1458份,收回问卷1380份,其中心理课专兼职教师189份,大学生1191份,回收率94.65%。已初步掌握目前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需求、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师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情况等,调查的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紧跟网络媒体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创新,需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做到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

1.1 多数高校已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明显

调查显示,针对“您所在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时间为”这一问题,14.3%的教师选择“1年以下”;68.2%的教师选择“2~5年”;17.5%的教师选择“5年以上”。同时,在“您是否经常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中,35.7%的教师选择“经常”;51.1%的教师选择“偶尔”;13.2%的教师选择“几乎没有”。可见,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频次不高。

在“您所在的高校是否具备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条件”的调查中,61.2%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具备”;28.5%的教师和学生认为“不具备”;10.3%的教师和学生表示“不清楚”。由此得出,大部分高校已经具备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硬性条件。

另外,45.1%的学生 “想尝试网络与面对面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30.2%的学生“习惯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20.2%的学生“想尝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4.5%的学生选择“其他”。这一结果说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今后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1.2 多数师生赞同学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但对已经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一般

师生是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认知能够普遍反映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显示,73.7%的学生和85.3%的教师对目前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表示“赞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开展。

在满意度调查中,19.2%的学生和28.6%的教师对当前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同时,69.4%的学生和62.1%的教师对当前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一般”;另有11.4%的学生和9.3%的教师对此表示“不认同”。这一数据表明,师生对其满意度不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1.3 多数学生反映教师会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良好互动,但不及时

在受访的几所高校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几乎只有3~5名。除了教学、科研的压力外,他们还承担着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培训、危机干预等工作,再加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反馈力不从心,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在网络平台上的留言教师未能及时回复,从而无法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对咨询师的信任度下降,阻碍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教师需掌握更多的理论与技术,如网络流行语、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解读看不见的面部表情等。除此之外,部分教师质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这就使部分教师不愿意承担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阻碍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壮大与发展。

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

通过调查发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延伸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内容,拓展了服务形式等,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得到高校师生的普遍认同。但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依旧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2.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文化环境的融合“断层”

高校优质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信息化和网络化特征显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相应的网络教学、网络咨询、网络互动等活动。

当前,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正在稳步推进,但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软环境”——文化环境尚未成形,这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存在脱节现象,也即和校园文化未能进行融合。学生往往会根据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去完成某一项或几项活动,很少或几乎不会再做更多的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学生的主动性与求知欲尚不强烈。因此,“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丰富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不高的师生利用率形成“错位”

近年来,高校着力开发网络资源,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逐步将网络与面对面授课结合起来。但在实践中发现,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进而影响了师生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当前,大部分高校虽然都有符合本校特色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网络课程、心理测试、网络考试、相关网站等,但是资源之间有交叉、重叠、层次不清等现象,造成资源质量不高、搜索模糊、吸引力不大等。此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更新缓慢,网络课时较少,学生普遍反映信息有滞缓,师生线上互动时间较短,影响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果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融解,形成合力,那么丰富的资源与不高的利用率之间的“错位”就会趋于“平缓”。

2.3 信息更新换代之快与教师的理念出现“裂痕”

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给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直接影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具体来说: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学生的参与度与自觉性,突出自我探索与互动。其次,教师需要“走出去”。大部分教师的困境在于他们愿意适应变化,但是缺乏有效改良的途径、提高效果的方法、相应的技能培训等。这就需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周边高校讨论研究、咨询专家等,探索出一条符合当下及自身情况的最佳模式。再次,与其他校园文化氛围相比,教师主导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文化氛围尚不浓厚。

综上所述,高校应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整合网络资源,扩充职业化的教师队伍,投入充足的资金和硬件设备,熟知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跟进心理测试的评估工作,最终,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断适应大学生的需求。

3 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路径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优势之一在于其共享资源多,可满足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平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应发挥网络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试、心理知识宣传普及、心理互助等功能。同时,高校应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3.1 深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在面对面的课程教学基础上,建立符合学校特色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B1ackboard平台。平台模块主要有教学大纲、电子课件、素质拓展、心理效应、心灵书吧、视频资料、案例分析、课后练习、资源链接、期末考试等,设定一个学期的网络学时是10个学时,1个学时30分钟。学生根据学号和密码登陆进行自主学习,一学期学时达标,期末考试按钮灯会被点亮。结合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可按期进行网上期末考试。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完善,着重从以下三方面逐步深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3.1.1 充实网络课程内容

拓展与创新网络课程内容是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通常以丰富有趣的内容为前提,学生在学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会了解到众多心理效应,如蝴蝶效应、破窗效应等。学生点击某一效应,平台会呈现案例描述,由此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此外,开设“漫画人生”版块,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可爱逼真的漫画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3.1.2 升华网络测试系统

在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人格自评量表(MMPI)等进行心理测评。学生做完量表后,系统会给出相应的结果,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学生可自行选择预约心理咨询或放弃心理咨询。教师关注后台数据,根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及时给予反馈,实时监控学生的心理状况,力争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3.1.3 拓展网络实践活动

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开放舒缓压力、缓解情绪的音乐频道,同时,推荐多本书籍,并配音朗读,学生可以戴上耳机沉浸在心灵书吧中。此外,开拓网上沙盘辅导,学生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选择其所需的摆件放置到网络沙盘中,也可以选择沙的位置和流向。教师在后台可以看到学生的沙盘,并给予一定的分析和解释,即时性的互动形式有效提升学生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

3.2 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系统功能

网络的“大容量”及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调查发现,杭州4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都涵盖了心理测试、心理视频、信息快报、心灵视窗、心理百科、心理课堂、中心介绍、下载专区等功能,突出知识与信息的呈现,缺乏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自助、反馈模块。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功能一览表供大家讨论交流(见图1)。

图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功能

首先,教师在教授大学生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给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与创造性,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心理测试、团体辅导等方式搜寻各自感兴趣的心理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监控这一过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其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网络虚拟世界的隐匿性,大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心理测试、阅读心理学知识等方式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消解心理上被人知晓的负担。教师定期对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学生近期心情规律,研究相应问题的对策并在网站上发布一些小知识或小贴士。最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使互助和他助成为可能,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咨询师进行约谈,或在网络平台上在线咨询、留言,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其他大学生交流,进行朋辈心理辅导,从而产生共情。这种互助自助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心理活动的热情,大学生会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帮助别人或自己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3 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倘若将手机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对接,无疑会使信息传播更为广泛与便捷。

3.3.1 运营微信公众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建立以来,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关注。学生留言坦诚自己存在的困惑、需要的帮助、心理相关的问题等,可以看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公众号中设置了“关注我们”“我要预约”“心灵视窗”三个条目,其中,“关注我们”里有微官网、中心简介、咨询须知、预约登记四个选项,“心灵视窗”里有能量加油、佳书有约、心理圈、投稿四个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留言或者选择条目查看相关内容。公众号会不间断地推送心灵鸡汤、有趣心理小实验、心理学知识、心灵视窗等,满足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学生,学校运营微信公众号后,粉丝从零一直到两千多。由此可见,微信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3.2 增加QQ咨询频率

在工作日,教师主要以面对面的咨询为主,周五周六晚上6点到9点开放QQ咨询。一方面,满足周末需要咨询的学生需求,另一方面,适应不喜欢面对面咨询的学生需要。中国计量大学每学期进行QQ咨询的人次近百次,因此,增加QQ咨询的频率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拓展的工作之一。

3.3.3 合理利用校园“App”软件

学校针对全校师生开发了“i计量”App软件,师生通过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校园新闻、校内电话、就业资讯、班车信息、校历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可以在学校App中以模块形式呈现,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便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辐射式的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是给大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性学习的平台,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经过问卷调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已然铺成,并需不断在实践中评估、反馈与完善。

[1]马建青.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实务[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5]黄刚.网络场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6]王炜炜.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2.

[7]龙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8]胡树祥,谢玉进.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0-62,102.

[9]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2011(6):81-86,111.

[10]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11]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04):89-92.

[12]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3-116.

[13]潘柳燕,韩仁美,黄宪怀.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1-85.

[14]郑洁,梁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34-37,4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