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屠宰加工过程中如何防治常见的人猪共患病

2018-04-16 08:53黄云德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畜病原体屠宰

黄云德

摘 要:生猪屠宰过程中,由于职业性的因素,如没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有疫情初检疫没发现进入屠宰企业待宰过程中如果没做好相关的应急处置措施,将对从事生产加工及其他相关的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因此为了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患与监控,文章就屠宰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屠宰加工;共患病

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是指同一种病原引起的既可使动物发病又可使人体发病的疾病,有资料显示,人畜共患疾病有200多种,中国大约有130多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闹得沸沸扬扬的艾滋病、疯牛病、李斯特菌、SARS、禽流感、猴痘、西尼罗热、猪链球菌等等,都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古今中外有很多由于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安全的事例,近二十年来影响中国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1997年香港特区发生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2003年突来其来的SARS造成5327多人感染,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再度流行,2005年四川爆发人猪感染链球菌,导致206人感染,38人死亡。人畜共患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其中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动物之一,希望通过分析屠宰加工企业(宰猪)人猪共患病的防治,来引起加工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人畜共患病的现状与问题

1.种类多,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人猪共患病有病毒性(猪口蹄疫、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病);细菌性(李氏杆菌病、猪丹毒、猪链球菌);寄生虫性(钩端螺旋体病、绦虫病、囊尾幼病)等,对人和豬的危害严重。近年陆续群发或散发人猪共患病,近期发生的四川猪链球菌传染病,对我国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烈性传染性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曾一度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疫情回升较快,形势比较严峻。

2.肉品加工发展到现阶段,人们对肉品质量高度重视,但对人猪共患病的认识仍然不足。有关部门对人猪共患病的危害、防治等宣传力度还不够。公众对人猪共患病了解较少,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

3.人畜共患病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当前,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养猪业,对人猪共患病科研有较大的投入,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缺少专门研究机构和高水平防治技术支撑。

4.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重大的疫情信息基本畅通,但散发的疫情还得不到掌握,监控体系不健全。猪的疫情测报体系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实验室体系。

5.现在养猪业基本是集约化的大型猪场,防疫设施基本达标,但是某些地区还有散养的,家庭式的,其防疫基础设施较弱,防疫能力低下。不少地区的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落后,人员不足,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落后,一些专业人员从事与本职无关的工作,导致防治能力降低。

二、人猪共患病传播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道传播。带有人猪共患疾病的猪进入屠宰企业静养过程中,生存在猪的呼吸道表面的病原体,当呼出气流强度较大时,如咳嗽、嚎叫等,病原体可随同黏液或渗出物的小滴而喷出体外,并以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较大的颗粒在空中停留较短,落于地面,与尘土混合形成尘埃。当屠宰企业的员工或其他人员进入猪的静养区域呼吸气时,就有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体内而感染。

2.消化道传播。主要指吃入各种感染动物组织、肉类,以及病原体从患者和动物排出后,污染的食物、水和土壤,进入人的消化道而感染。

3.经皮肤接触传播。皮肤接触传播又分两种,一是带有人猪共患疾病的生猪在驱赶或吊挂过程中咬伤作业人员而感染;另一种是屠宰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不慎被带有疾病的猪骨划伤造成感染,或者是操作人员本来的创伤口感染了携带有疾病的猪等。

4.经节肢动物传播。蚁、蝇、蟑螂、螨、蜱、虻、虱、蚤等在人猪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2类。前者当它叮咬人和猪时,把病原体带入皮肤内。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繁殖,再感染人或动物。

三、预防人猪共患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人猪共患病防治,应着重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预防前置,严格落实监管部门实行的厂场挂钩,对有实行规范化疫苗免疫接种猪场重点采购生猪,疫苗免疫是动物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体异物,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在人猪共患病防治中,应加强对猪的疫苗的注射,强化免疫接种,使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2.消灭传播媒介和寄生宿主。传播媒介主要有媒介昆虫和野生动物。①搞好待宰猪栏附近的环境卫生。经常消除垃圾、杂物,搞好猪栏外面的环境卫生,是杀虫、 灭鼠的重要措施。②灭蚊蝇。保持猪栏有良好的通风,定期使用杀虫灭蚊药等,使用黑光灯。③防鼠灭鼠。可采用捕鼠夹捕杀和使用毒鼠药。

3.做好疾病预防宣传工作,对从事接触感染机会较大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疾病知识培训,降低发生感染的机会的机率,保证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4.做好场地和环境的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猪体表面及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消毒可切断疾病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5.宰前和宰后检疫也是防止疫病传入、传出的重要措施。可采取临床检查和必要的血清学反应方法等。对检出的患病动物要立即进行隔离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报请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理。

6.扑杀。捕杀对已经发生的传染病猪只,要因地制宜,根据人畜共患病传染病在不同时间、区域的具体流行特点而采取措施,扑杀传染病猪只,须经动物检疫主管部门及检疫人员的相关许可,不得随意急宰患病动物,不得剖检尸体,更不能扒皮吃肉,尤其是人猪共患病,严防传播扩散,扑杀屠宰要严格按动物防疫法及其法规、规章有关规定处理。

四、结语

近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及养猪屠宰企业共同努力下,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在防治人猪共患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随着养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肉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人猪共患病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防治工作也愈显得十分重要。人猪共患病的预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刻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疾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加大对人猪共患疾病防治工作的投入,确保人猪共患疾病的有效预防,减少人猪共患疾病的流行和传染。

参考文献:

[1] 甘海霞,动物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及防制进展[J]广西农学报,2009,24(1).

[2]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雨水.预防人畜共患的疾病[N].致富快报,2000-9-21(8).

[3]焦新安,涂长春,黄金林,等。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对策[J]中国家禽,2009,3在,(19):4.

[4] 邵柏.人畜共患疾病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志,2002,25(2):118~120.

猜你喜欢
人畜病原体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对基层动物防疫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调查与思考
四措并举 五相结合——湖北省推进畜禽屠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