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做起,预防抑郁症

2018-04-18 03:18编辑天下
科学生活 2018年2期
关键词:同伴人员研究

编辑/天下

童年期被恐吓 容易引起成年后抑郁症

一项研究显示,儿童在青少年时期受到同伴的恐吓后会极大程度提高他们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由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完成,他们发现孩子如果在13岁左右经常受到同班同学的威胁恐吓,那么他们在刚成年时抑郁的几率相比于其他同龄人要高一倍左右。

“我们的研究证明刚成年的孩子患抑郁症,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同伴的威胁,这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露西·鲍斯博士说道,“我们的研究同时发现大部分青少年在受到威胁后并不会主动向家长或者老师倾诉。然而向家长和老师倾诉是最好的降低同伴恐吓的方法。”这项研究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杂志上。

研究者们分析了一项称为ALSPAC(父母与子女的纵向研究)的调查中3398名18岁左右的参与者,分析了他们中在13岁左右受过同伴恐吓或/及18岁左右患抑郁症的情况。683名青少年被认为在13岁左右时受到过同伴频繁的恐吓(一周一次以上),其中14.8%在18岁时表现出抑郁症状;1446名青少年表示受到过一定程度的同伴恐吓(6个月中有1~3次),其中7.1%在18岁的时候表现出了抑郁的症状;剩下没有经受过同伴恐吓的人参与者中只有5.5%在18岁时表现出了抑郁的情绪。

相比于没有受到过恐吓的孩子,经受恐吓的群体在18岁时患抑郁症状的风险要高一倍以上。这一相关性与性别并无关系。

“由于我们了解恐吓与其他一些负面的健康风险,我们预期能够找到同伴恐吓与抑郁症之间的具体关系”。

在相关的一篇文章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玛丽亚·M. 托夫博士认为这一发现“继承并补充了现有的研究结果”。

同伴恐吓能够显著地“预测抑郁”,因此社会各界需要想办法保护年轻人免受暴力伤害。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同伴恐吓能够通过家长、学校等的干预而有效降低。“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于研究同伴恐吓对抑郁发生之间的具体因果关系”。

发育较早的女孩会面临抑郁风险

英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那些较早发育的女孩常会在青春期更多地出现抑郁症状,这可能是因为她们对生理和心理变化准备不足,因此学校和家庭应注意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2000名女孩的资料,结果发现,在十一岁半之前就开始月经初潮的女孩,在十三、十四岁时表现出最多的抑郁症状,而在十三岁半之后才有月经初潮的女孩,在青春期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最低。

研究人员卡罗尔·约翰逊说,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会在生理、心理和社交等方面出现很大变化,那些比同伴发育早的女孩常常会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感到孤单,从而出现更大的抑郁风险。因此学校和家庭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尽早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此前曾有理论认为所有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后都会面临差别不大的压力,而本次研究指出那些较早发育的女孩面临的压力更大。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这种差别导致的抑郁风险差异可能只存在于青春期,对于成人后是否仍有相关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焦虑抑郁

美国宾汉顿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不足的人容易陷入消极情绪并且难以自拔,进而焦虑、抑郁。研究报告刊载于《行为疗法与实验精神病学杂志》。

研究人员招募了52名有着“重复性消极思想”或睡眠问题的志愿者。所谓重复性消极思想,是指强迫性地沉浸在悲伤、焦虑、忧郁情绪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实验室内看一些图片,包括刀枪等负面图片、自然美景等正面图片以及家居用品等中性图片,并监测他们的眼球活动。结果发现,睡眠不足的志愿者,无论是睡眠时间短还是失眠,看负面图片的时间更长,而且难以摆脱负面图片引起的负面情绪。研究人员认为,这显示了睡眠不足与难以抑制负面刺激之间存在关联。

心理压力大可能导致患抑郁症

美国科学家以老鼠为对象进行了一次研究,其结果表明,长期处于压力重重的状态之下可能是导致一个人患上抑郁症的诱因,而非患病后的表现症状。负责本次研究的是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麦克琳恩医院的研究团队。本次研究的结论刊登在《行为神经科学》杂志上。科研人员认为,上述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对抑郁症的治疗。

据美国“每日健康新闻”网站报道,人体在面临压力时会释放出一种名叫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已经确知抑郁症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水平通常会偏高一些,但这种现象与抑郁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此之前尚未被搞清。而这项研究则告诉我们,此种激素的分泌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可能会促使一个人患上抑郁症。

啮齿类动物在面临压力时往往会释放出一种名叫肾上腺酮的激素。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特地让那些老鼠长时间大剂量地(时间长达17天到18天,且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用该种激素。与短期服用肾上腺酮的同类相比,那些长期服用此种激素的老鼠通常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情愿从一间小黑屋里转移到一片光线充足的开阔地上。这种行为测验往往被用来衡量某种动物身上所产生的焦虑情绪的大小。

通过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后者会变得更为胆小怕事,且不太愿意对自身所处的新环境进行一番仔细的探索。这些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长期服用肾上腺酮的老鼠在受到惊吓时所做出的反应总是显得非常迟钝,而这也恰好为证明它们的神经系统已经濒临崩溃提供了另一个有力证据。

经常使用电脑、手机恐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对4100多名年龄20岁到24岁的瑞典男女研究1年后发现,那些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更有可能出现压力增大、睡眠紊乱以及沮丧抑郁等心理问题。

领导此项研究的萨拉·托米说,电脑与心理疾病之间存在“明显联系”。她说:“经常使用电脑与许多成年人的压力大、睡眠紊乱以及抑郁有关。人们通常很容易在计算机前花费比预计更多的时间,这导致忽略了其他活动和个人需求,加大心理负荷。”

研究还显示,压力大与经常使用手机也有关系,特别是在那些不回短信和电话有种负罪感的人身上体现得更明显。玩电脑游戏的人患抑郁症的危险更大。托米说:“每天玩电脑游戏一两个小时,女性患抑郁症的危险将增加。”研究人员称,人们需要限制在电脑屏幕前花费的时间,以免患上精神疾病。

长时间工作易导致抑郁

英国和芬兰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平均上班11小时的民众得忧郁症几率,是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公务员的2.5倍,其中又以女性、年轻人、低薪者为主。

接受调查的2000多名公务员年龄在35~55岁之间,任职工作、薪资水平以及工作时间皆不相同。在对他们进行6年追踪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除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婚姻状况和工作压力程度外,加班和忧郁症间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工作调查问卷显示,66名受访者表示曾经历忧郁时期,约占总人数的3.1%;但若长时间工作者是享高薪、具挑战性工作的男性,罹患忧郁症比例较低。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因高收入能缓和心中忧郁情绪,且有来自下属的支持。从事高薪职业的女性患忧郁症的几率较高,因为除了工作以外,她们可能还要承担其他多种责任,当必须兼顾工作和家庭、财务的多重问题时,得忧郁症的可能性也更大。

研究员说:“超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而这些长时间工作的人也有必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这种情况可能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压力。”

婚后易患抑郁症

据外媒报道,经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婚后更容易患抑郁症。

夫妻双方不断的唠叨,家庭矛盾导致的压力日积月累,并无法通过婚姻的积极方面来抵消掉,同时,夫妻双方对于快乐的经验也毫无响应,这些因素导致人们婚后更容易患抑郁症。

此前也有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已婚人士比单身更幸福,更健康。 但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过11年的研究后,对单身的生活与长期的社会压力有关的这一说法提出质疑。

研究人员对一批已婚的成年人进行了六分制评估压力的问卷调查,并对他们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并在9年后,继续对已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压力评估。在第11年,试验者参与了“情绪反应测试”,测验的目的是看他们从一个消极的经历中恢复过来需要多长时间。这种测试方法常被用来评估抑郁症并监控皱眉肌或者皱眉。试验者分别被要求看消极的、中性的和积极的图片。

《国际心理生理学杂志》的研究报告表明,婚姻水平低下的人们对于积极的图像没有回应。

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理查德·戴维森说:“长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居于室内会使人身心更加脆弱。因为人们与生活中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认识到这一点尤其重要。同时,这也是一种揭示人们易患抑郁的情感信号。”

猜你喜欢
同伴人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寻找失散的同伴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