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2018-04-18 12:10王东东
决策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城际中原城市群

王东东

城市群协同发展涉及规划协同、产业协同、基础设施协同、公共服务协同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显著突破是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协同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区域内存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并有持续升级的动力保证区域竞争力,二是区域内不同城市产业通过合作与分工联动发展,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核心经济区自身建设及其对内辐射功能和区域产业创新机制,实现产业优势和升级的培育;由不同城市的产业内分工和配套协同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当前,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重点是培育市场产业协同的内生动力,通过市场为主导实现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调整,增强区域承载力。

一、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一)城市间形成产业集聚带和分工错位形态

中原城市群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集群以采矿业和冶金建材加工业、机电产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工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为主。2015年河南省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33个。装备制造和食品工业是万亿产业集群,是中原城市群的引领产业。形成沿陇海发展主轴、沿京广发展主轴、济南-郑州-重庆轴带、太原-郑州-合肥轴带的产业集聚带,城市群内各主要城市均有主导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带把不同城市的相关企业集聚起来,以此促进产业协同。

(二)中心城市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增强

推进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原城市群的发展重点。近年来郑州发展迅速,2016年全市总人口972.4万,GDP为7994.2亿元,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向城市群其他城市经济辐射能力逐步增强,例如,新乡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中约1/4来自郑州。中原城市群内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河南自贸试验区等战略平台(简称“三区”),“三区”对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三)初步搭建城际产业协同机制

2016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制定了顶层发展框架。城际协同机制有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9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制度、9市市长论坛、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郑汴“五同城一共享”已基本实现,开港经济带、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沿黄生态带纳入省“十三五”规划,“四带三区”产业布局初步展开,郑汴港“金三角”共识初步形成,开封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成功申建,开封被纳入郑州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城市,为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融城发展提供了示范。

二、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阻力分析

(一)产业协同的内生动力不足

核心城市是构建城市群产业完整梯度结构的起点,核心城市的功能发挥不到位,直接影响城市群内产業协同的良性闭环形成。首先,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交通等中心,虽然区域内资源配置能力很强,但无论是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处地位,还是衡量总部经济水平的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占比,都表明郑州的区域经济引领力不够。其次,洛阳在“十二五”以来,除2012年的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达到10.07%外,其余年份都不足10%,产能过剩且产业占比较大,与豫西北各城经济联动不足,使得洛阳的副中心经济引领力不足。中心城市的经济引领力不足,其对经济的影响是以集聚资源为主,辐射力薄弱,这直接影响中原城市群内形成由市场驱动的产业转移。同时,造成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的产业极差,影响产业对接。如北京汽车制造商需绕过中原城市群,去长三角采购零件。

(二)创新能力不足是主要短板

产业空间转移和城际产业极差相互契合是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的空间转移需有进有出,否则就没有产业转移的动力,这需要产业转移地区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以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承接。创新包括引进或者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和自主创新。中原城市群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短板。高端人才短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市郑州的国际化程度低,导致中原城市群科技引进力度不足。自主创新方面,河南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353家,湖北、安徽、湖南三省分别有3300家、3157家、2168家。2016年,R&D;经费490亿元,而湖北是620亿元,四川是561.4亿元。可见,河南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和能力相较于中部地区其他省还较为落后。

(三)企业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存在障碍

郑州对生产要素的虹吸效应依然明显,并未形成中原城市群城际之间出于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多元化、双向流动状态。如“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内60%的流动人口流入郑州。企业转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开放的市场条件为前提,而目前中原城市群的城际行政壁垒没有完全打破,城市群统一的金融、技术、产权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尚在规划中。中原城市群地区生产要素的集聚主要是靠行政手段实现,利用市场因素(如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动)实现生产要素城际流动的渠道不畅。

(四)各城市间产业互补性不强

城际产业协同要有系统秩序,各城市功能有差异性互补,城际产业有优势性分工,经济发展层级相互链接、构成完整梯度结构,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群内能共同培育未来产业。经济区域主导产业要随国家和区域战略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等因素升级换代。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在培育中。二是支柱产业的深层次分工。城际之间能够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深入进行产业内细分,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河南省9个省辖市中有7个以装备制造、4个以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这是市场相对分割状态下选择的结果,必然造成同质竞争,不利于产业协同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一)突出“三区”对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引领和经济辐射功能

“三区”是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柱。航空港区是枢纽功能产业引领,河南自贸区是产业开放引领,郑洛新创新示范区是产业创新引领。其中,自贸区建设为郑洛汴的产业分工进行了清晰定位,比较优势明显,功能衔接有序,是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布局空间调整的基础。同时,要注重“三区”协同和相互对接,定期梳理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发挥“三区”的经济战略叠加效应,并向可对接区域产生外溢效应,重点增强其对内辐射功能,打造其为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催化剂。

(二)建立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

中原城市群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模式要从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以聚集城市群内科技资源进行科技研发、传播和成果转化为驱动的区域发展模式。第一,引导创新资源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创建科技创新扶持奖励政策体系,提升中心城市创新经济发展能级。第二,重点在共用技术或城市群重大产业项目上通过企业、科技中介、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联合科技攻关,在城市群内推行科技研发合作,提高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构建普惠性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局部科技研发优势创新,以此带动相关核心技术创新。第四,建设区域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城市群技术创新联盟等城市群协同科技研发平台和组织。

(三)促进城际产业极差的契合

通过构建郑州“1+4”大都市圈、城乡一体化等融合发展措施逐层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重新配置,进而推动产业在不同等级城市间进行重组,着力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间产业的优势互补性,促进城际产业极差的有效契合。产业空间重组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结果。产业重组包括承接产业、完善产业链、延伸产业链等。对于郑州和洛阳,只有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极才有产业自然转移的动力,一是承接外部需要,积极引入跨国公司、企业区域功能性总部;二是发展内部需要,受华北地区的环保限产政策、土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限制,可促成技术成熟、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一般制造产业外迁,引导金融、咨询、创意产业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总部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和现代服务成为主导产业。对于其他城市,可根据各自区位优势,从政策、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提高环境友好性,积极对接中心城市产业,寻找与中心城市产业互联互通、合作发展的契合点,重点培育接续产业,积极参与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实现扩容提质。

(四)突破产业协同的空间形态和协作模式

在深入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同城化和发展“四轴”产业集聚带、“四区”示范区来便利生产要素流动的基础上,创新地疏通和搭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企业合作模式、产业协作渠道。第一,产业空间重组过程中,中心城市要注重集中保留中枢管理功能(研发、新技术孵化、生产服务、总部窗口);周边城市要集中生产加工功能,如生產工厂、科技转化、后台服务等。第二,产业协同强调市场配置功能为主导。政府主要发挥引导功能,如搭建城际不同主体间交流与合作的云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创建产业协同发展相关专项基金等,打造产业协同发展的支撑平台。第三,以容易突破产业协同的现有集聚空间形态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重点领域进行协作模式创新。第四,不断扩大城际间的产业重叠区,将更多企业纳入到产业重叠区,增加企业间交流协作的便利性,以区域企业协作促进产业协作,强化产业外溢效应。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推动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2017JC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城际中原城市群
沁园春·赞中原
城际铁路CTC中自动折返功能设计与实现
万科城际之光售楼部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一种城际车载列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My Favourite Animal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