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阁:见证三百年中国的盛与衰

2018-04-19 07:04宗禾
畅谈 2018年2期
关键词:功臣画像乾隆

宗禾

近日,一个明星的负面新闻成为热搜,登上各大门户网站。本来,“今天好了,明天吵了,后天离了”早己成为明星的惯常动作,不值一提。但是,这件事后续发酵事件却引发了笔者关注,甚至血压升高一一因为署名为“紫光阁”的国家机关刊物的官方微博发文谴责该明星,该明星粉丝在极度无知的情况下竟然认定“紫光阁”是一家饭店,然后在网上大肆散布谣言“紫光阁贩卖地沟油”一一紫光阁怎么成了饭店?由于搜索量不足,“紫光阁地沟油”最终未能登上热搜榜。但无论如何,“紫光阁地沟油”已经足够炸出另一番讨论,毕竟,很多人似乎并不清楚紫光阁是什么。

紫光阁究竟是啥?

紫光阁是中央国家机关党建宣传网网站名,于2001年正式开通。网站由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主办,以机关党的建设和相关内容为主题,旨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中央国家机关党建信息,交流探索机关党建经验和规律,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时间再往前推,《紫光阁》还是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主管的杂志,创刊于1993年10月。创刊以来,《紫光阁》杂志记录共和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背景,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素质服务。

不过,紫光阁怎么听都像是一个建筑的名字。没错,作为建筑,它的历史还要向前追溯。紫光阁位于北京中海西侧,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初为明武宗朱厚照跑马射箭之地,名日平台。

不过今天我们所见的紫光阁,大体上是乾隆二十五年和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时的原貌,体量宏伟高大,阁面阔七间,前抱厦间面阔五间,是两层重檐楼阁。阁前有四百余平方米宽敞的平台,白石栏子,雕龙望柱。阁后建武成殿,并以抄手廊与紫光阁相联结,形成了一个典雅、肃穆的封闭院落。乾隆对修葺紫光阁十分重视,对紫光阁的陈设布置作了精心的安排。而它的存在,也见证了晚近中国以来的风云岁月。

曾经只是个平台

位于北京中海西岸的紫光阁,古称太液池之滨。

据史料记载,明代正德年问为一个四方平台,每年五月,明朝皇帝在此观龙舟吃粽子,看御马监的勇士弯弓骑射。

清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有载:“台高数丈,中作团顶小殿,用黄瓦,左右各四楹,接栋稍下,瓦皆碧。南北垂接斜廊,悬级而降,面若城壁……”

后来废台建阁,到崇祯时面貌已大不一样,“阁甚高敞,树阴池影,葱翠万状,一佳景也。”名称也变为紫光阁。

到了清朝,“紫光阁”旧名得以沿用,门前空地还种植桃杏,春暖花开,芳香满园。

康熙皇帝曾重修紫光阁,每逢八月十五,会在此举行比武射箭。比赛后,康熙赏赐优胜者金牌和银牌,上刻“旗胜”二字,最优者得金牌。1702年,康熙为检阅骑射,专门为紫光阁增建了阁前的长廊。

乾隆时期达到辉煌

真正在这里大兴土木,将这里建成一个宫殿并将其推向巅峰的是清乾隆皇帝。

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到巅峰。乾隆本人极其好大喜功,四处征讨,终于建立下所谓“十全武功”。在这十全武功中,乾隆最为重视两次西征一一平定准噶尔和平定回部之乱。乾隆为了表彰自己这两大功绩,决定修建一座宫殿。这就要提到东汉云台阁与唐凌烟阁。

云台阁始建于东漢光武帝刘秀时期,原来是用作议事之所,后汉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位功臣宿将,命绘就这些功臣的画像,悬挂于云台阁中。

凌烟阁原只是位于唐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命大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并命大书法家褚遂良题字。有诗云“请君暂上凌烟阁”盛赞其功!

乾隆仿效东汉云台阁与唐凌烟阁,把在这两次战事中有功的人员一并画成画像,陈列其中!

他选中了这个武选用的土台子,经过修葺,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将紫光阁建成。并于第二年举行了落成典礼。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上、下二层样式,后殿称为武成殿。

从此,紫光阁就成为了皇家军事博物馆,里面悬挂着大学士定西将军阿桂,定远右副将军、户部尚书丰升额等一百功臣图于阁内,总计功臣像280幅。

“名垂丹青册,像遗紫光阁”一一能够在云台阁、凌烟阁、紫光阁中留下画像可谓功臣最大的梦想以及最高的殊誉!

“紫光阁”的二百八十名功臣画像

上文说到,乾隆仿效东汉云台阁与唐凌烟阁,绘制西征功臣画像一百幅图像于上,并亲自或命朝臣写诗。这里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755年,清朝政府平定西域准部、回部得胜,乾隆决定:“图功臣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定边将军一等武毅谋勇公户部尚书兆惠以下一百人于阁内。五十人亲为之赞”一一这样就一次性绘制了一百名功臣画像。

第二阶段,1776年,清军平定大小金川凯旋,乾隆又决定:“复命图大学士定西将军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定边右副将军一等果毅继勇公户部尚书丰升额等一百人,列为前后五十功臣”(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一一这样就又一次性绘制了一百名功臣画像。

第三阶段,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后,乾隆决定增加《平定台湾功臣像》50幅、《平定廓尔喀功臣像》30幅。最终,终乾隆一朝,总共绘制并悬挂在紫光阁内的功臣像达到280幅之多。

画像中被我们熟识的人有许多,现在列出几个:

乾隆的小舅子、皇后富察氏的弟弟大学士傅恒,大将军兆惠,名将海兰察,乾隆后期领班军机大臣阿桂,傅叵的儿子、但据传是乾隆私生子的名将福康安一一当然,最出名的是早己被清宫戏细说无数遍的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仇人无数,却在乾隆一朝安然无恙的和珅与他的对头大学士王杰。

和珅怎么会上榜?

主要原因:首先,和珅是乾隆第一宠臣;第二,和珅负责筹措军费,在当时确实有功。

国势日微,已不足道

在紫光阁内,正面壁间悬挂平定伊犁及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左壁为伊犁全图,右壁为回部全图。东西廊壁悬挂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两金川全图及告捷凯歌十首。阁上收藏得胜灵纛及俘获兵器,正中绘平定西陲凯宴图,左壁绘西陲献馘图,右壁绘平定伊犁郊劳图。

紫光阁后有武成殿,乾隆题额“绥邦怀远”,左右有配联,上联“两阶干羽钦虞典”,下联“六律宫商奏采薇”。左右壁门张挂“开惑论”“西师诗”。东西庑各十五间,内中陈列乾隆诗石刻三十六块(现存三十块),共刻诗二百二十四首。

此后,每逢正月十九日,皇帝邀请功臣进殿,设宴款待,随即开放紫光阁,君臣共览,炫耀武功,形成一种制度。到了清代同治、光绪时,紫光阁曾一度作为皇帝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但国势日微,己不足道了。

1886年,慈禧决定扩建西苑三海。

当时正努力兴建铁路的李鸿章为了赢取慈禧的支持,提议建造一条御用铁路,让从未见过铁路和火车的慈禧亲身体验。铁路的起点,就定在紫光阁。1888年,这条全长1.5公里、专供慈禧乘坐的小铁路落成,称为紫光阁铁路。

慈禧每天上午散朝后,就同光绪及大臣乘坐小火车去吃午饭和睡午觉,这节小火车也成了往返于皇家办公室和御用食堂之间的摆渡车。为显示等级,慈禧和光绪乘坐的车厢用黄绸窗帷,而其他车厢则是红绸和蓝绸窗帷。

这条铁路运行了十余年。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对这条铁路进行了破坏,拆毁了大部分路段。而紫光阁的门前,也插上了八国联军的旗帜,出现了荷枪实弹的外军。

紫光阁内的功臣像和陈列文物或遭破坏、或被抢掠,全部损失殆尽。如今功臣像留存在国内的,只有天津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两幅。近年,紫光阁功臣像在海外屡有发现,如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德国柏林国立民俗博物馆、美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均有收藏。这些己发现的功臣像与原有的相比,不过是极少数,以后或还有可能再被发现,但大多数可能己毁于战火了。

之后民国建立,继而军阀混战,紫光阁在几十年里也基本无人过问,建筑残破不堪,1938年还曾被雷击毁一角。紫光阁的由盛而衰,也是三百年来中国由盛而衰的缩影。

重获新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紫光阁进行了重新修缮,作为我国领导人接见和宴请外宾的场所。

在每晚的新闻联播中,常会提及紫光阁。港澳特首赴京述职的场所,也正是此处。

1993年,国家机关工委主办的时政类月刊《紫光阁》创刊,如今已成为重要党刊。此外,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东门厅也名为紫光阁,是国家领导宴请年轻俊杰的场所,寓意紫气东来霞光朝元。不论是哪里的紫光阁,都没有地沟油半点容身之处。

那块刻有乾隆谕旨的石碑,一度曾因“破四旧”的原因被弃掉,后来也是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将碑找回立于原处。

周总理把这块碑概括为“下马必亡”碑。一国之青年,若忘却上马骑射的尚武精神,则其国危在旦夕。

如今的生活,也许不再如此希冀青年尚武,但青年该有的学识总应保留。最起码,在投诉“紫光阁地沟油”之前,查查紫光阁有何来头,对于这些白诩走在互联网时代前沿的年轻人来说,并非什么难事吧。(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等)

猜你喜欢
功臣画像乾隆
灭害功臣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画像
纪晓岚戏乾隆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泥土中的功臣
画像
老翁妙对戏乾隆
莫尼卡的画像
画像背后藏着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