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对城市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溢出影响探析

2018-04-20 12:24陈艳芳安阳学院财会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第三产业

陈艳芳(安阳学院财会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由图1可知,浙江省201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785亿元,同比上年涨幅10.9%,排除价格因素外涨幅约11%;根据经营地来看,城镇消费品的零售额为16523亿元,较上年涨幅10.6%,而乡村消费品的零售额为3262亿元,涨幅为12.4%。根据消费类型的统计,2015年浙江省商品零售额为1779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1%,餐饮收入为1988亿元,较上年增加9.8%。浙江省全省网络的零售额为7611亿元,较上年涨幅49.9%,而省内居民的网络消费为4012亿元,较上年涨幅39.6%。由此可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上升,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商贸流通产业对浙江省第三产业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商贸流通业对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截至2015年12月底,浙江省全年地区的生产总值(GDP)为42886亿元,同比上年涨幅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83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19707亿元,较上年度涨幅5.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21347亿元,涨幅为11.3个百分点,浙江省第三产业经济对该省GDP的增长贡献率接近62.9%。截至2016年,浙江省全年生产总值(GDP)为46485亿元,较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966亿元,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0518亿元与24001亿元,相比上年分别提高5.8个百分点和9.4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接近67%;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由2014 年的4.3∶45.9∶49.8变成为4.2∶44.2∶51.6,而第三产业的比例增加了1.8%;2016年浙江省人均的GDP约84000元,较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2015年与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比如图2与图3所示。

由图2、图3可知,浙江省社会就业中,第三产业总的就业人数占据的比重较大,同时第三产业承载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力。2016年该省商贸流通业的总从业人数突破了737万人,其中浙江省邮政业、交通运输;仓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的从业者分别是147.25万人、448.97万人以及146.01万人。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大与产业规模转型升级,有利于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商贸流通产业,进一步促进了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区域的居民消费率,保障当前流通业市场的有序发展,并及时做出调整。

商贸流通过程中的信息、服务技术等生产要素流通越快,促进经济社会的作用就越明显,2015年浙江省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较2014年有了很大提高,全年核心产业的增加值为3310亿元,涨幅15.1%,占到GDP总额的7.7%,较上年增加0.6%。2015年全年人均实现GDP约77700元,涨幅7.6个百分点;该省全员劳动生产率近11.51万元/人,较上年涨幅7.7个百分点。

表1 2005-2012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行业从业人数(单位:万人)

图1 2010-2015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对比

图2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图3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图4 2007-2015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图5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与其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比(单位:%)

商贸流通产业对浙江省社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浙江省住宿、餐饮、零售、批发、仓储运输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吸纳了社会闲置劳动力,促进社会就业岗位,助推经济的繁荣发展。表1为2005-2012年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从业人数逐年增加的对比情况。截止到2013年年底,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就业总人数接近590万人,年均涨幅约20.3万人。2014年该省批发业就业人数超过650万人,该数值占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比重的近51%;商务服务业以及租赁业从业者年均增加10.03万人,2015年12月底,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从业总人数接近822万(为821.23万)人,城市与乡镇商贸流通业总从业人数占该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60.58%以上。

商贸流通产业对浙江省消费的影响。商贸流通业作为衔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枢纽,对扩大内需、提高经济效益及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截至2015年12月份,浙江省全年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约19785亿元,较2014年涨幅10.9个百分点,利用网络方式实现了零售额涨幅36.2个百分点,如图4所示。2015年全年商品零售总额约1779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1.1个百分点,餐饮及住宿企业的营业额约2956亿元,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零售、批发企业的销售额接近82454亿元,较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浙江商贸流通产业能够促进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进一步发挥出对经济发展的全面带动优势。

商贸流通业是支撑经济稳步发展动力源泉。商贸流通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能够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年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对该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凸显:贡献率处于16.57%左右,该省的计算机软件、邮政业、信息传输业及交通运输仓储业的贡献率也有一定的发展,但远低于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此外,2015年浙江省的GDP提高8.0%、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65.7%,而65.7%当中的30.01%是通过商贸流通业发展带动而来的,尤其是餐饮业、住宿以及批发零售业所提供的贡献,具体如图5所示。

(三)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溢出效应的途径

营造公平合理的商贸流通产业环境。政府部门应为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大对财政税收法律法规的修订,进一步改善当前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市场与政策环境,更好地统筹协调发展商贸法规与各项制度,扎实推进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制造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准则,避免出现行业垄断或非正当方式阻碍、影响流通产业发展的行为,加快商贸流通业的转型与升级。增强商贸流通企业的帮扶,全面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与引导优势,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企业朝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发挥流通对第三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

完善现阶段国内商贸流通的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商贸流通各项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切实拓展商贸网络消费的领域,推进城乡物流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商贸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城乡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逐步形成商贸流通网络,积极建设集物流运输、餐饮、休闲娱乐、零售、餐饮、产品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多功能商贸中心。此外,大力拓展配送站、社区便民菜市、快餐店以及便利店等服务站点,完善当前商贸流通的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发挥商贸流通业助推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注重商贸流通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商贸流通产业对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通过发挥商贸流通产业的辐射带动与引导功能,快速促进第三经济及消费水平的提高。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运输、餐饮、房地产、批发零售、科教文卫、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不断提高社会从业人员的数量,通过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增强商贸流通业的辐射功能,促进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

加强商贸流通信息平台的建设,切实提高流通效率。为了提高商贸流通的效率,应加强商贸流通信息平台的建设,企业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借助电子商务以及营销信息网络平台,较快形成社会化服务及公共服务平台,确保流通平台之间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通过大力发展物流基地、发展城乡商贸流通综合服务网点,进一步降低商贸流通的成本,有利于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商贸物流的运作效率,全面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焕.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4(32)

2.刘宏,李述晟.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3(4)

3.司增绰.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链识别与优化研究[J].江海学刊,2014(5)

4.赵霞,蔡文浩,徐永锋.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的关联特征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9)

5.诸惠伟,应翔君.浙江流通创新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

6.雷萍.我国流通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与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2)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第三产业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