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18-04-20 01:17陈杭萍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口语教师应

陈杭萍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中,口语交际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文”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鼓励、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个性人格和优良的创新品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因生施教,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兴趣倍增。如,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兴趣,我在学期之初召开了一次“小记者招待会”,在简要阐述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后便给学生发了“记者证”,允许他们采访同伴、老师、家长等,许多学生感到新颖有趣,都积极报名参与活动。学生心有所想便有所说,可谓畅所欲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由于各个年级层次的学生表达能力不一样,我针对高年级学生设计了辩论赛和演讲比赛。在辩论赛上,我设计了“给同学取绰号可以吗”“暑假里学生是否可以直接结伴到河里游泳”等话题,由于话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因此,争辩的气氛十分活跃。众所周知,演讲是一种综合性、高难度的口头语言训练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此类活动虽然比较难以开展,但教师可以坚持言传身教的原则,从锻炼学生说话的节奏、音调和表情入手,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具有生动性、逻辑性和创新性,从而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智力。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以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演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学生乐于说话的原动力。如,我在教学《北风和小鱼》一文后,就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草、小鱼、北风和梧桐树等角色进行对话。他们幽默的神态、敏捷的动作、诙谐的语气、生动的表演,使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氛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增长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营造氛围,创设学生的说话情境

学生的心理、个性素质各有特点,有些学生只会做不会说,有些学生内心明白却不想说,有些学生怕同伴讥笑就干脆不说……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对症下药,逐步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己、朋友,说话时要诚恳热情,语言要富有童趣,态度要和蔼可亲。针对踊跃举手说话的学生,教师应予以适度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给其他班上教研课,课前初步了解到这班学生比较保守、拘谨,一般不愿举手发言。对此,我在上课时首先作了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风格简要阐述了一下,然后热情洋溢地说:“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老师想看看你们当中谁的发言次数最多、最精彩。”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虽然寥寥几句话语,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发言欲望显著提升。课后一个听课教师如此点评:该班学生思维敏捷,发言热烈,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说话资源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应善于鼓励、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细节,让他们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自己的口语能力。如,在去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我正在授课,突然,天上乌云滚滚、雷声轰鸣,空气异常闷热,许多学生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向外窥视。此时,如果继续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因此,我急中生智,临时停止授课,允许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窗外的天气变化。随着连续不断的雷声,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山雨欲来”时的情形。教室里鸦雀无声,从学生凝神的脸上,我发现了他们好奇、兴奋、紧张……过一会儿,暴雨如注,我干脆打开教室门,让学生站在檐下观察奇妙的雨景,不少学生欣喜若狂,天性尽情舒展。有的贪婪地抬起头嗅着泥土的气息,有的伸出小手掌去接雨点,有的叽叽喳喳表达内心的欢乐。五分钟后,我要求学生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开始说“雨”,顿时小手如林。有的说:“好不容易接住了很多雨点,但最终雨点又从我指缝间狡猾地逃走了!”有的说:“雷声好像电视里的大炮声,好害怕啊!”有的说:“雷雨中的闪电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啊!”……如此生动的发言,都是学生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可谓美妙极了。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学生应具备的交往礼仪,但不少学生说话往往信口开河,说出的话缺乏礼貌。记得有一次,一个比较腼腆的男生打电话小声问我:“我问一下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是什么?”在对话过程中,我发现他居然没有称呼老师,自己也没有说清楚自己的姓名。第二天,我利用半个小时的上课时间进行模拟打电话练习,先请学生说说打电话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让两个小组的学生直接上讲台演示。其中,一组学生完全采用标准化的文明用语,另外一组学生的对话没有使用文明用语。最后,我让学生分别谈谈不同小组通话的感受,很多学生的话匣子被打开了,都讲得津津乐道。类似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说话内容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娇生惯养,社会活动、家里力所能及的劳动参与率较低,虽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取材,可受空间、时间、学生人数等局限,这样的活动不能经常开展。那么,应如何让学生冲出狭小的空间呢?课堂上合理渗透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我在指导学生说一说《我喜欢的一种动物》之前,通过摸底调查,大部分学生说出了家里的狗、猫等小宠物。为了改变这种单一、枯燥的现象,我在新课导入时就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将《动物世界》的剪辑画面呈现于学生,静态的、动态的,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学生看得目不暇接,不时发出惊讶的叫声。欣赏完这些画面后,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说出了各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征,从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锻炼口语多渠道,课程改革前景好,与时俱进创新路,以生为本效率高。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善于帮助学生搭建说话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生活情趣的话题,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舞台上尽情演绎出自己的精彩!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口语教师应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酒中的口语诗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