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考场上的“天才枪手”

2018-04-20 03:55呼延云
蓝盾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石乡试科举考试

呼延云

要说科举作弊登峰造极的“天才枪手”,还要属晚清学者丁树诚在《仕隐斋涉笔》中记录的一件事:一个富二代竟然在密室中作弊成功……

我国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度,这一制度虽然有僵化呆板、束缚思想等弊端,但也确实给出身贫寒但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进入朝堂、管理国事的机会。不过,既然是考试,哪怕监考再严,总还是有“空子”可钻。

“水烟袋”帮助身份验证

清廷十分重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所以历任皇帝对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尽管如此,依然防不胜防。

清朝科举考试防止作弊的方法叫“糊名易书”,这一方法主要是指:考试结束时,考生的试卷经由内收掌官(收卷人员)收取后,统一交给弥封官,弥封官在监临官(即监察官)的监督下,将试卷中有关考生本人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一切可能暴露本人身份的相关内容,经折叠反转后以空白之纸覆盖弥封,然后在骑缝处加弥封官关防和监临官关防……这样一来,阅卷官便不知道试卷是何人所做,无法徇私舞弊了。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糊名易书”的目的是杜绝阅卷官与考生私相交结,串通舞弊的可能,那么只要事先在考卷上约定一些暗号,让阅卷官无需看考卷被弥封的部分,也能知道考卷系属何人便是——这在当时叫“关节”,也叫“关目”。《清稗类钞》中说,这样的事情“大小试皆有之,京师尤甚,每届科场,送关节者纷纷皆是”,相应的,暗号也多种多样。比如有一科,题目是“子谓子夏曰”,某考生与考官暗通关节,于破题中连用四个一字,于是这个考生破题写的是:“儒一而为不一,圣人一勉之一诫之焉。”等发榜时,果掇高魁。还有一科的诗题为“所宝惟贤”,考官和某考生相约,只要在点题中有“水烟袋”三个字,即为其人的考卷,结果考生以一句“烟水潇湘地,人才夹袋储”,身份验证成功,自然金榜题名。

当然,还有更加恶劣的行径,清末学者朱克敬在《瞑庵杂识》一书中记载,嘉庆三年,湖南乡试,担任岳麓书院首席讲师的大儒罗典特别推重一个名叫彭莪的学生,乡试结束后,彭莪把自己的考卷重新默写了一份拿给老师看,罗典一看,拍案叫绝,说今科你一定得中,谁知“榜揭无名”,罗典深为叹息。不久后的一天,罗典应考官之邀前去讲评本届乡试的考卷,一看解元(乡试第一名中举者)的卷子,登时目瞪口呆,因为内容与彭莪默写的一模一样,甚至字迹都是彭莪的,但解元的名字却是闻所未闻的一个名叫“傅进贤”的人!罗典立刻找到湖南巡抚,告发本次乡试存在舞弊行径,一时间人言汹汹,那个名叫傅进贤的解元找到彭莪,愿意为他捐一个道员的官,“更与万金暨美田宅”,只要他不再追究此事。彭莪听得动心,找到老师说情,但罗典以为科举考试作弊,事关国家,岂能“私下解决”?毅然向更高层举报。调查得知,原来傅进贤是个家里极其有钱的富二代,但学习成绩很差,为了乡试得中,他贿赂了布政使署的吏役,把自己的考卷和彭莪的卷子切割下来,交换弥封,来了个“狸猫换太子”,谁知竟东窗事发!最后,串通作弊的吏役和傅进贤都依罪论斩。

富二代密室作弊成功

不过要说科举作弊登峰造极的“天才枪手”,还要属晚清学者丁树诚在《仕隐斋涉笔》中记录的一件事。

有个富二代,平日里不学无术,却想在科举考试中混个功名,就找来枪手替考,县试中竟拿了第一。这一下引得其他考生哗然,主考官也觉得其中有鬼,将他叫到考试院再考,谁知枪手买通了主考官的仆人,题目一出,枪手挥毫成稿,交给那仆人带给富二代,富二代誊抄一遍交卷,“四试皆第一”。

古代县试一般考五场,主考官想,这最后一场绝对不能再让富二代得逞,他仔细打听,得知仆人是富二代作弊的“联络人”,便下令,把富二代“通身搜括,闭置室内,随写题纸,自送入室,出则锁户”,也就是全程只有自己一个人和这位特殊考生接触,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过了半晌,主考官用钥匙开了门,进去看看富二代答题答得怎么样了,果不其然,这位和外界完全断绝联络的考生“伏案辗转,未成一字”。主考官冷笑着问他:“你妙笔生花的才情都去哪儿了?”富二代还嘴硬:“我习惯先打腹稿,斟酌好字句再寫。”主考官呵呵两声,转身出门,再次将房间上锁,严禁任何人接近。

眼看着太阳落山了,主考官估摸了一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便开门进去,准备看富二代的笑话,谁知看到的竟是书案上一篇写就的答卷,“观其文,洋洋洒洒,丰腴流畅”!主考官這下坚信,富二代没有作弊,于是对其大加奖挹,列为第一,还贴出考卷来让大家学习。

所有人都惊呆了,但又实在想不出富二代是怎样在“密室”的环境中作弊的,直到多年以后,才由富二代自己揭开了谜底,原来这是作弊团队“协同作战”的结果:首先,主考官出题时,他身边被买通的书童迅速将题目传递给外面的枪手,枪手挥笔成文,交给书童,书童趁主考官不注意,将答卷贴在了他后背的衣服上,这样当主考官第一次进密室奚落富二代,转身离去的时候,富二代从他后面将答卷随手揭下,誊抄一遍就可以了。

“大石砚”助人金榜题名

不过,有一种“无意间”或者说“天注定”的枪手,才真的是荒诞离奇。

《仕隐斋涉笔》中记载,有个秀才,文运不佳,几次科举考试都考不上,心情十分郁闷,这一年乡试在即,他一点儿把握都没有,竟不用心复习,白日睡觉,梦中见到去世多年的老父亲对他说:“今科你当中,入考场时一定要带上我的大石砚,千万不要忘了!”

秀才一觉醒来,觉得莫名其妙,“初以为妖梦”,但“累梦皆然”,就是说老爸怕他忘了,只要他睡觉就在梦里提醒他一次,秀才只好“如其言”,乡试这天,端着老爸生前用的那方大石砚进了考场。

一拿到题目他就蒙了,“文思窘迫,尽日不能下笔”,万般无奈之下,他的精神竟有点儿崩溃了,一边在那个大石砚里磨墨,一边哭泣着抱怨道:“都是你这个大石砚耽误了我!”从开考一直抱怨到了中午,隔壁有个年长的考生,留着一把大胡子,虽然秀才的哭泣声很烦人,但对他的应考没有影响,早早就做完了文章的草稿,正在誊抄到正式的考卷上。这时他听见秀才还在哭,“不安于心,出号视之”,问秀才为什么抱怨这个砚台?秀才起初不敢说,禁不住他一再追问,只好说了老爸托梦的事儿。年长的考生听完,觉得离奇,把大石砚端了起来,上下查看,以为有什么夹层,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又拿起墨在砚台里磨了半天,也没发生什么异状,便安慰了秀才两句,回到自己的号房里,继续把没誊抄完的考卷抄完……谁知没抄几个字,突然发现试卷上“墨痕满纸,如云烟缭绕,几无空白处”!这是怎么回事?本来好好的试卷怎么突然变成了满纸涂鸦?他揉了揉眼睛才发现,原来刚才自己看大石砚时,一把大胡子粘上了砚台里的墨渍,“归乃误扫卷上”!

清代科举考试,弄脏试卷的结果就是直接被淘汰,根本没有资格让考官阅卷,年长考生想起秀才刚才告诉自己的怪梦,不禁惊呼:“原来那大石砚是这样成就的你!”于是把自己弄脏的考卷交给秀才,让他誊抄一遍后交卷——果然得中!

年长考生这个枪手,当得真是无心,大概他也是感到冥冥中的鬼神就决定了自己的考卷乃是为他人所做,所以才干脆成其好事吧。

(摘自《华声》)

猜你喜欢
大石乡试科举考试
胆小鬼的长裤子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十岁练什么
“科举考试”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无名石头国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胸口碎大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