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2018-04-20 08:38姚岚
艺术评鉴 2018年5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音乐教学

姚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千姿百态,各种不同类型的优秀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经典咏流传》作为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开播于2018年春节期间,以传统诗词为载体,以音乐为形式,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基于此,本文从介绍《经典咏流传》及其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经典咏流传》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从拓展欣赏资源、介绍民族乐器、注重文化底蕴、鼓励学生创编等方面对《音乐欣赏》课程提出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   音乐教学   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122-02

中国素有诗的国度的雅称,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明清时期的前七子、后七子、袁枚、查慎行,优秀诗人层出不穷,诗歌作品也绵延不绝。在中国数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中,唐代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时代。初唐的四杰、盛唐的李杜、中唐的元白、晚唐的小李杜,灿若群星的诗人共同谱写了唐代优美的篇章。诗与歌有着天然的联系,有诗余之称的词就是依律填声而作,唐诗中不少名篇也被谱写成歌曲传唱,薛用弱《集异记》所记载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就是唐诗谱曲的典型。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流行歌曲成为人们最为常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不少经典名篇在谱曲后以新的经典形态呈现,比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经典咏流传》是央视最新制作的综艺节目,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流行歌曲的形式重新诠释诗词经典,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社会反响。基于此,本文以《经典咏流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一、《经典咏流传》及其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系

《经典咏流传》为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以歌曲的形式展现古代诗词的魅力,自2018年2月16日播出以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效果与社会反响。《经典咏流传》以“咏”的形式来开辟歌曲流传的新渠道,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传承经典。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宋词更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瑰宝,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着独特的地位。《经典咏流传》虽然以歌咏的形式呈现,但着眼点却是流传,对诗歌在新时代的传承有着良好的效果。其次,传播经典。古代社会,文学传播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且传播的范围也多集中于文人士大夫圈子里,除了白居易此类以白话诗文见长的诗人,大部分诗歌的传播度其实并不理想。《经典咏流传》依托于央视强大的宣传平台,同时又选择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因此,经典传播的效果非常之佳。比如袁枚的小诗《苔》原本知名度不高,被《经典咏流传》演绎后,迅速获得了全社会的关注,实现了前两百年未能实现的传播效应。最后,创新经典。经典的传承不可能以一成不变的形式传承,紧扣时代的发展需求,予以创新,不仅是经典传承的必然要求,也是重新赋予经典的客观需要。《经典咏流传》中不少作品就是将流行歌曲与古代诗词融合起来,如张卫健的《真英雄》中加入了杨炯的《从军行》。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肩负着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任,同样也是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重要环节。《经典咏流传》中的优秀曲目以及创编经验,对当前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綜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

(一)拓展欣赏资源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欣赏对象是最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欣赏对象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欣赏教学的实际效果。当前,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对象以民族或西方经典声乐作品、器乐作品为主,此类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但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能仅仅以某一类音乐作品作为欣赏对象,而应该从音乐世界的多样性出发,尽可能地拓展音乐欣赏资源,为欣赏教学的深入开展铺平道路。《经典咏流传》作为大型诗词文化音乐,以诗词为内容,以音乐为载体,其中不少歌曲对音乐欣赏教学资源的丰富有着显著的效用。对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流行歌曲的引入。相比于民族歌曲而言,流行歌曲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欣赏教学的价值也更加突出,值得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应用。其次,将诗词作为欣赏教学的重要资源。词作为文学体裁,古代可以谱曲传唱,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词谱传承下来,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将诗词,特别是可以谱曲演唱的诗词作为欣赏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文化与现代通俗音乐的结合不仅能够丰富欣赏教学的资源,对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样具有价值。

(二)介绍民族乐器

“一千个读者,有一个汉姆雷特”,音乐欣赏同样如此。同一首曲子,不同的欣赏者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所处心境不同以及审美能力、文化水平不同,在欣赏中会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人视作天籁之音,而有人却认为不知所云。但可以肯定的是,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上,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乐理、乐器知识,才能在音乐欣赏中找到准确的欣赏点。对此,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乐器,尤其是民族乐器的介绍工作,让学生对中国古典乐器有清晰的理解与认知。《经典咏流传》以歌咏经典为内容,而诗词经典诞生的实际环境决定了古典民族乐器配音比钢琴等现代乐器配音更加适宜。曹轩宾在节目中选择的经典曲目为《送元二使安西》,并将其改编为《别君叹》。在其演唱环节中,采用了南宋的古琴配音,典雅的乐音与西安方言演唱的歌曲相得益彰。不仅如此,节目组还巧妙地将古琴的有关知识,如琴谱的识谱方法融入到了节目中,在音乐欣赏的同时,起到了音乐知识传播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欣赏教学环节中需要注重民族音乐知识的融入与渗透,提升欣赏教学的实效性。

(三)注重文化底蕴

音乐欣赏有一定的层次性。一般而言,第一层次的欣赏以感受美妙的乐音为主;第二层次的欣赏则从乐理分析的角度来欣赏,比如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第三层次的欣赏主要感受音乐里面的感情;最后一个层次的欣赏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音乐。在当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地是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层次的欣赏,对文化层面的欣赏着眼不多,致使很多学生难以感受音乐背后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底蕴。《经典咏流传》作为全新的音乐综艺节目,其歌词多径直以古典诗词为主,或者在既有歌曲中融入古典诗词,内容典雅,风格蕴藉,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听众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也在感受中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在欣賞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欣赏的文化性,不仅仅要引导学生从技艺层面来欣赏乐曲,更要指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品鉴乐曲,特别是对于古典名段的欣赏,如《彩云追月》《十面埋伏》等,更是如此。文化欣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着相当深刻的意义,它不仅是提升音乐欣赏教学层次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四)鼓励学生创编

欣赏教学系音乐教学的一个环节,与其他内容的教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音乐教学活动。因此,在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的全部内容均落在欣赏层面,还要从欣赏教学与其他教学的关联性出发,做好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从欣赏与歌唱教学的关系,又如从欣赏与创编的关系出发。当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大都存在创编能力不强的现象,而音乐如果缺乏创新,必将止步不前,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对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中,需要鼓励学生创编,将欣赏作为创编的前提,将创编作为欣赏的发展方向。《经典咏流传》表面上是以诗词为中心的文化综艺节目,实际上却是一款全新的音乐创新节目,里面的歌词均为古典诗词,但曲调却是原创,以新时期的音乐风格诠释了古典诗词的魅力,特别是《苔》,更是收获得了亿万国人的感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将创编作为欣赏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结合已经学习过的诗词,选择适宜的诗篇作为创编的对象。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苏东坡的《念奴娇》等,这些都有着很好的音乐表现潜能。

三、结语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音乐美育的重要课程,一直以来,在教学内容上将经典中西方音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单一的现象,由教师讲解为主,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环节,在心理共鸣和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着“教”与“学”的“两张皮”现象,这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喜爱度不高等问题,这对于音乐的美育作用发挥带来了不利影响。《经典咏流传》的热播为音乐欣赏教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学生心理共鸣为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洁.消费文化浸润下的音乐欣赏——从《我是歌手》的成功谈起[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3(02):17-19.

[2]冯亚.是媚俗还是坚守——对中国音乐类电视栏目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2,(07):7-8.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音乐教学
敢“问”路在何方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