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2018-04-21 10:26曾焕奎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

曾焕奎

摘要:随着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加大了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矛盾逐渐凸显时期,如何在实现政局稳定的同时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成为政府政策制定者和公共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为此,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主体多元化的需求,必须依赖政府、社会和公民之间互动的多元治理模式才能在实现政局稳定的同时促进公民积极广泛的参与到公共服务决策中。本文通过简述目前阶段我国公共管理的现状,逐步分析出我国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过程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能够有效改进和完善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决策;问题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1

一、公民参与对公共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公共管理指的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行政部门融合社会资源,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借助经济与管理知识处理社会事务,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不断实现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质量的一些列社会活动。它强调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着重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即各项事务的社会性,也就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而公共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依赖于政府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政府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又依赖于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参与,这就使得公民参与在政府治理社会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探讨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就成为目前提升政府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现实需要。

二、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发展成熟而广泛的公民参与是建立政府多元化治理模式的首要条件,单方面依靠政府的治理不能够满足社会主体多元化需求,必须建立政府、社会与公民之间互动的多元化治理模式,才能实现在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实现政府政治局面的稳定,但目前我国现有的公民参与制度还不够完善,公民参与渠道较少,参与方式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政府垄断绝大部分社会资源,尤其是对政府信息的垄断,导致今天许多政府官员对政府信息仍然持有保护的态度,缺乏对政务公开的准确理解,拖慢了我国政府公开制度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机关人员政务公开意识还比较淡薄,依法依規进行政务公开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二是政务公开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政务公开程序不规范,更有甚者还存在政务公开的形式主义倾向。这些原因都造成我国难以快速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阻碍了公众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的行使。

2.公民参与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公民参与建立了舆论信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听证制度等多种制度,但这些有关公民参与制度的落实大多缺乏可操作的细则,至今仍然缺乏一部规范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系统性法律或法规,比如《公民参与法》、《行政程序法》等。由于保障居民参与权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居民参与行为合法化的风险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公民广泛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纪律,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3.缺乏引导和培育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制度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整体上还不够成熟,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法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严重不足。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既可以减少社会成本,又可以促使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和决策变得更加透明和科学。在现有的管理体制条件下,政府部门掌管着非政府组织运作的方方面面,非政府组织的官办色彩浓厚,自身独立性不足。另一方面,缺乏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和社会监督体系,造成非政府组织良莠不齐,有些打着公益的幌子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就严重影响力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信誉,削弱了非政府组织在处理公共行政事务的能力。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途径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只有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非政府组织,引导和规范公众在参与社会事务中的行为,才能保障公民合规化、程序化的参与公共事务的处理过程,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法制化进程,从而摆脱公民参与保障机制的困境。

首先,加强公民参与制度法律化。借助已有的法律法规,逐步将公民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和结社权等进一步进行细化,形成一个完善的参与制度体系,保障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对公民参与权的实现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法规细则,通过立法手段不断推进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进程。其次,引导和规范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行为,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渠道。政府对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促使公民能够做出自愿、主动和理性的行为,逐渐从动员型公民参与形式向自主型公民参与形式转变。第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意识也逐步增强,从而产生了公民参与需求与社会参与渠道之间的缺口矛盾,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参与效率,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才能满足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需求。最后,努力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为公民参与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经济与文化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蔡璇.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9):199-199.

[2]张艺馨.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3]顾芸.从公众参与角度探析我国公共管理中的管理与自治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6(4).

[4]张冰乐.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2):35-35.

[5]张敏娟.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5(6):9-9.

猜你喜欢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探析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