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2018-04-24 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内科组间护理人员

王 颖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呼吸科,辽宁 沈阳 110044)

呼吸系统疾病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疾病具有病情易反复并且病程时间较长等方面的特点,病变部位主要为患者胸腔、气管以及肺部组织,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神态抑郁、心态低迷、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消化功能并很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呼吸功能衰竭或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为患者提供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治疗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护理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本次实验研究选取呼吸内科重症患者50例,为其中一部分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干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男性比例29/21,平均年龄(46.4±11.3)岁;观察组男性比例35/15,平均年龄(47.1±1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P>0.05具有充分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维持室内空间通风,确保患者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同时也要清除室内刺激性气体或粉尘,避免检测结果受到粉尘的干扰。对室内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重点控制室内温差,防止由于环境温度因素造成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进而引发细菌感染。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可将患者带入人群密集环境中,防止院内其他患者受到传染。根据患者当前的康复情况对药物种类与药物使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护理:①机械通气护理:第一,要做好气管插管固定工作,对患者门齿到管端之间的进行测量,对相关的操作与生成的参数进行详细的记录,严禁出现气管插管滑脱问题;对患者呼吸道进行专门的清理,由于部分患者组织弹性不足,在大量黏液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肺不张疾病。另外,患者体外循环转流的过程中,也会对肺部造成损伤,产生呼吸功能不全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翻身与拍背护理,帮助患者排痰,避免出现严重的肺炎症状,适当应用开塞露灌肠,避免胃肠胀气膈肌上抬而影响患者呼吸。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依照患者自身的文化程度水平,对患者疾病症状变化情况进行适当的说明,从患者最关心的病情变化角度出发,提高医患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同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求,用亲切的言语与温和的态度对患者进行耐心的疏导与劝解,即要赢得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信心,也要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症状的困扰,很可能在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恐惧、抑郁以及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动员患者朋友与亲属来到医院探视患者,多关心、多陪伴患者,使患者得到更加充分的情感支持,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健康宣教: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要向其转述清楚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作用关系,明确吸烟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指示患者正确的戒烟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例数和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对组间资料进行对比的过程中,组间通过χ2值来进行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通过t值来进行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FEV1%与FVC%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EV1%与FVC%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FEV1%与FVC%指标对比(±s)

注:组间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状态 FEV1(%) FVC(%)观察组 50 护理前 0.32±0.12 0.52±0.26护理后 0.45±0.15 0.57±0.15对照组 50 护理前 0.35±0.25 0.53±0.25护理后 0.36±0.26 0.55±0.23

2.2 两组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对比(±s)

注:组间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状态 VAS QOL对照组 50 治疗前 6.4±1.3 22.3±5.5治疗后 1.4±0.3 38.2±8.5观察组 50 治疗前 6.5±1.4 23.1±5.2治疗后 0.7±0.2 46.7±8.8

3 结 论

呼吸内科疾病包括肺炎、咽喉痛、流涕、咳嗽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在基础护理工作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康复环境进行清洁与打扫,做好消毒工作。为患者提供维生素含量高、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并且均吸收的食物,禁止患者食用高油脂、辛辣刺激的食物,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工作,将各种药物的名称、使用量以及服用时间向患者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导进行持续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任何形式的异常反应需要在第一时间通报主治医师。

在呼吸道护理工作方面,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当前的呼吸道是否通畅进行明确的判断,对于存在慢性症状刺激并且长期患病的发作期患者,需要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向患者传授正确的咳嗽与呼吸方法,对于无法将痰液自行咳出的患者,则需要轻拍患者背部。必要情况下为患者提供雾化吸入和吸痰治疗,对患者咳痰的量、质地以及颜色进行详细的记录,观察痰中是否存在血液。

在吸氧治疗方面,为了能够对患者的低氧血症进行有效的纠正,需要严格遵循合理用氧的治疗原则,为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低浓度、低热量吸氧,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肺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依照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和病情对氧气的浓度与流量进行调节,以70%酒精对氧气进行湿化处理,将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5 mL,避免出现氧气中毒。对正在投入使用的氧气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避免出现折叠弯曲以及脱落等方面的问题,保持设备通畅,在保证湿化瓶水容量的同时也要对鼻导管进行定期的更换。经实验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疾病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采用高水平的护理干预文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孙维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241-242.

[2]郭薇,孟繁芝.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66-267.

[3]黑胜楠.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6):129-130.

猜你喜欢
内科组间护理人员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内转科型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