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2018-04-24 08:31邱宏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预见性脑出血护理人员

邱宏霞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以及预后差的临床特点,患者发病后常会出现泌尿系感染、偏瘫、便秘等并发症,因而,临床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1]。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4.35±8.73)岁;脑室出血8例、丘脑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5例、桥脑出血6例、未分类1例;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3例,中专4例,大专及以上4例;职业:工人10例,农民14例,干部3例,自由职业3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7~73岁,平均年龄(54.12±8.92)岁;脑室出血7例、丘脑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6例、桥脑出血5例、未分类2例;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10例,高中4例,中专3例,大专及以上4例;职业:工人9例,农民14例,干部3例,自由职业4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预见性护理程序,当患者入院后,必须将其快速推放在床边,平稳放于床上,嘱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将床头适当抬高,维持20°~30°为佳,从而使脑水肿症状得到缓解。然后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做好急救的各种准备,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认真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呼吸、意识反射以及循环系统等情况。准备好各种抢救仪器以及药物,如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以及心电监护仪。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类的食物,并告知患者每天对顺时针的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的蠕动。采用甘油对口唇进行涂抹,避免发生口腔炎以及口腔溃疡,并每天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口腔感染、压疮、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编制的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服务及时性(30分)、服务态度(30分)、管理规范性(15分)、住院环境(15分)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10分),总计共100分,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口腔感染、压疮、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表2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

表2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 n 服务及时性 服务态度 管理规范性 住院环境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照组 30 20.38±0.92 19.42±0.32 10.39±1.27 11.43±1.21 7.24±0.73观察组 30 25.46±1.20 24.51±1.33 13.26±1.35 14.55±1.62 9.41±1.33 t值 - 12.379 11.425 6.587 6.937 5.879 P值 -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3 讨 论

脑出血又被称为脑卒中、脑溢血、中风,是由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发的出血。脑出血患者极易留有如偏瘫、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头疼、失语、眩晕、步伐不稳、恶心、无力、颈项酸痛疲乏、痴呆以及记忆力减退抑郁等后遗症[2-4]。因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因而需要临床上加强对脑出血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见性护理程序指的是医护人员提前对患者的入院开展相关的准备措施,先准备好脑出血患者所必须的物品、医疗器械以及药物,以有助于于入院后及时开展护理干预[5-6]。预见性护理程序由于以先预防后治疗为原则,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8]。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口腔感染、压疮、肺部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观察组的服务及时性、服务态度、管理规范性、住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1]张超,谢延风,但炜,等.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10):624-626.

[2]张俊,宣宏飞,谢仁龙.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术后发生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51-553.

[3]阿晓军,郝学红,阮琳,等.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染后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560-1561.

[4]翟安林,袁淼,苟志勇,等.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其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3):68-70.

[5]潘贤妃,王海英,童巧薇,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3):135-137.

[6]霍云云,刘华,师雪娇,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75-77.

[7]吴艳.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267-268.

[8]陈玉华,张圆圆,梅晓,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8):255-256.

猜你喜欢
预见性脑出血护理人员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